新 加 坡 極 簡 史

2024年08月12日   •   3萬次閱讀

令古惑仔不寒而慄的新加坡法律

(1890年代的橋北路,大暴動時新加坡的街景類似。圖源:NAS)

同年,福建峇峇陳金聲等人創立翠英書院,是新加坡有籍可查最早的華人私塾。

(翠英書院,1905年)

由於翠英書院坐落於廈門街和克羅士街路口,因此,人們把廈門街俗稱「義學口」。

清朝開放華工出洋

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之後,與清朝簽訂北京條約。其中,《中英北京條約》容許外國商人招聘華人出洋工作。這些出國勞工都是契約華工,俗稱「豬仔」;到了南洋之後,關押他們的客棧稱為「豬仔館」,例如廣合源。

(1880年左右的華人賭場。圖源:NAS)

「豬仔館」內部擁擠雜亂,環境惡劣。在受僱傭期間,僱主往往通過黃賭毒等方式,設法使華工欠下新的債務,使他們無法還清債款而不得不續約。

志願消防隊

1869年,新加坡志願消防隊成立;1888年,正式改為全職消防隊。這是新加坡民防部隊的前身。

同年,蘇伊士運河開通。新加坡當時已是東南亞主要港口,運河的開通,大大推動了新加坡的外貿。

(蘇伊士運河開通)

英國、清朝緊抓華社影響力

19世紀五六十年代,華人經常發生大規模械鬥,而且私會黨猖獗,於是,殖民地政府於1877年設立「華民護衛司」,直接統治華人,逐步廢除使用了半個世紀的華人甲必丹制度。

同年,清朝要加強對新加坡華社的影響力,首次委任駐新加坡領事官。首任領事為本地僑商胡亞基,新加坡成了中國在海外設置領事的首個地方。

到了1881年, 清朝首次從北京派駐專業外交官左秉隆。

第一份中文報紙

1881年12月,新加坡閩幫鼻祖薛佛記的孫子薛有禮創辦文言文《叻報》,是新加坡的第一份中文報紙。

之所以名為「叻報」,是因為新加坡當時叫「石叻坡」。

第一所華人基督教堂 1889年,衛理公會直落亞逸禮拜堂成立。這是新加坡閩南社群設立的最早的基督教堂。

(圖源:衛理公會直落亞逸禮拜堂)

華社的第一所女校

1899年4月,林文慶、宋旺相和邱菽園聯合創辦SCGS新加坡女子學校,是東南亞華人社會中第一所女校。

(當年的SCGS,圖源:網絡)

種族黃金比例

從1824年以來,新加坡華人人口比例逐漸上升。

到了1911年,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其他的比例分別為72.4%、13.8%、9.2%、4.7%,基本與今天相似。

第一所華文小學

1905年,客家籍貫的應和會館設立了應新學校,相信是新加坡第一個以中文教學的華文小學。

同盟會新加坡分會

1906年4月6日,孫中山在晚晴園正式成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作為同盟會在南洋的總支部。

(同盟會新加坡分會成立)

同盟會新加坡分會創始人之一的張永福,把晚晴園借予孫文。後來,同盟會至少在晚晴園策劃了三次起義行動,包括黃岡起義、鎮南關起義、河口起義,對辛亥革命的成功有一定影響。

同年,中央消防局建成。

印度兵團譁變

1915年2月15日,駐守新加坡的印度穆斯林第5輕步兵團發生譁變,攻進英軍軍營,釋放德國俘虜。

在譁變中,一共44名英軍官兵和英籍平民,以及3個華人、2個馬來人被害;56個印度官兵被殲滅。譁變平息之後,法庭判47名印度官兵死刑,165個印度官兵被遣返出境。

(譁變官兵被處決)

同年,福建會館成立崇福女校,是新加坡第一所華文女子小學,也是今天崇福學校的前身。

第一批以中文教學的女子中學

1917年,受孫文提倡女子教育影響,陳楚楠、張永福、陳嘉庚等人成立南洋女子中學校。

同年,商人熊尚富設立南華女校,是今天南華中學的前身。

南洋女中、南華女中是新加坡最早一批以華文教學的女子中學。

華僑中學

1919年,陳嘉庚在新加坡成立南洋華僑中學校,是東南亞第一所涵蓋初中、高中的華文學校。

陳嘉庚、蔡元培、老舍,這所新加坡中學有半個南洋名流圈的故事

《南洋商報》創刊

1923年,陳嘉庚在新加坡創辦《南洋商報》;1929年,胡文虎創辦《星洲日報》。

1983年,兩報合併,成為《聯合早報》,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中文媒體之一。

新柔長堤開通

1924年,連接新加坡、馬來西亞柔佛新山的新柔長堤開通,從此新馬之間有了陸路連結。新柔長堤今年剛好慶祝百年。

(慶祝新柔長堤100周年首日封)

新加坡最繁忙的關卡:不是樟宜機場,而是這百年新柔長堤

南僑機工支援中國抗戰

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陳嘉庚發起組織新加坡籌賑會,捐募1000萬元支援中國抗戰。

(南僑機工華僑先鋒第二大隊第六中隊中隊長,印度裔達拉星,改名王亞龍)

1939年,陳嘉庚組織3200多名南僑機工到滇緬公路服務抗戰,包括數十名印度籍、馬來籍機工。

這些勇士代表了中華民族正氣,決不做亡國賤奴

陳嘉庚也在新加坡組織星華義勇軍,有一兩千人,1942年2月5日上前線與日軍作戰。

新加坡淪陷

1942年,日軍南侵。2月15日,大年初一,英軍投降,新加坡淪陷。

英軍之所以守不住,除了彈盡糧絕,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水供被日軍切斷。

日軍在新加坡展開名為「肅清」的大屠殺。

(日據時期,物資緊缺。這是當時使用的購物許可券)

抗日英雄林謀盛犧牲

1944年6月29日,抗日英雄林謀盛壯烈犧牲,年僅35歲,國民政府追封為國軍少將。

35歲情報員壯烈犧牲,他為了誰?

淪陷三年半之後,1945年,日軍投降,新加坡光復。

新加坡成為直轄殖民地

1946年,海峽殖民地解散,新加坡脫離英屬印度統治,直屬英國殖民部,成為直轄殖民地。

罷工、食物短缺

1947年,新加坡出現多次罷工,影響公共服務、港口和公共運輸;食物短缺,人民營養不良。

暴力事件和罪案多發。

同年5月,新加坡與吉隆坡、怡保、檳城開通民航線路。

新馬進入緊急狀態

1948年,由於馬共武裝顛覆政府,殖民地政府宣布馬來亞、新加坡進入緊急狀態。

(為了防止糧食流入馬共手中,政府採取嚴格的食物配給制度)

1950年宗教暴動

1950年12月,發生「瑪麗亞暴動」,演變成穆斯林與基督徒的抗爭,造成18死173傷,燒砸車119輛,多處房產遭到破壞。

死者包括7名歐洲裔人、2名警察,還有9人是平息暴亂時被軍警開槍打死的暴徒。

新加坡種族和諧日活動來了!快來體驗多元種族文化氣息

反國民服役示威

在1954年馬來亞緊急狀態時期,英國殖民地政府想引進國民服役制度,觸發許多華族中學生抗議反對。

(圖源: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兩千多名中學生聚集華僑中學和中正中學,罷課示威。當局出動警察鎮壓。48人被捕,後來殖民政府妥協,展延國民服役計劃。

馬紹爾成為首任首席部長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4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9063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5985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
PR不在新加坡,再入境許可證REP過期了,還能更新嗎?
2025年05月07日   •   3933次閱讀
聊聊新加坡共和國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