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荣登首届亚太区最佳城市排名的榜首。(联合早报)
国民素质也需要变第一
新加坡在国际上是出了名的好同学、怕输生。
在不同科目的国际考试中,新加坡都会交出好成绩。
较远的不说,且说从去年底以来,几个重要的国际评比,新加坡都站到了领奖台上。

鸟瞰新加坡。(联合早报)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去年11月间发布2024年世界数码竞争力排名(WDCR)。新加坡第一,瑞士、丹麦第二第三。美国则下降了三位,排在第四。
报告指出,新加坡的优势包括城市管理、高科技专利授权数量、银行和金融服务以及公私合作。
12月间公布的布拉瓦尼克公共行政指数(Blavatnik Index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新加坡整体排名第一,是进入前十的唯一亚洲国家。紧跟在后的是丹麦、加拿大、挪威和芬兰。
本月11日公布的2024年度廉洁指数,丹麦以90分连续七年居冠,紧接着是获得88分的芬兰,我国以84分排名第三,新西兰则以83分排名第四,挪威、瑞士和卢森堡以81分并列第五。

新加坡政府每年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有审计署独立对账。图为新加坡政府拨款举行的城市艺术灯光秀。(海峡时报)
相较于2023年指数,我国在2024年的得分进步一分,排名也上升两个名次。继续是排名前十中唯一的亚洲国家,也是2010年以来首次超越新西兰,成为亚太区最清廉的国家。
国际反贪组织“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国际排名深受我国重视,这对新加坡的反贪反腐是一种肯定和鞭策。
其他国家的经验显示,一旦国家领导层缺乏意志力和决心,清廉始终是个“讲”字,而且还会以国情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来自我开脱。
最新放榜的一个评比,新加坡也不客气,荣登首届亚太区最佳城市排名的榜首,之后依次排名就坐的亚太城市是:东京、首尔、香港、北京、曼谷、悉尼、上海、墨尔本和吉隆坡。

新加坡是一个宜居城市。(联合早报)
国际咨询公司Resonance Consultancy星期三(2月12日)在宜居城市中心(Centre for Liveable Cities,简称CLC)举行的讲座上,发布了有关报告。该报告中有一段有趣文字,颇能点出新加坡的特点:
“在这里,亿万富翁可以穿着人字拖散步,休闲的生活与超乎想象的繁荣自然地融为一体。”
它描绘了新加坡是个安全的繁荣城市。
这个排名从宜居度(livability)、受喜爱度(lovability)和繁荣度(prosperity)三大类别,从城市表现和观感两个方面,对亚太区100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进行了评比。
在去年11月发布的世界最佳城市排名中,东京排名第四,新加坡则居排名第五。
世界最佳城市评选的观感调查在全球30个国家进行,因此差距可能反映欧美受访人群更熟悉或认可东京,亚太区的公众则更认可新加坡。
?

新加坡是个安全的繁荣城市。(联合早报)
这项排名调查,是基于受访者的“观感”,但是“观感”是来自实际的体验、感受和累积印象。
新加坡得到的“印象分”最高,也即表示新加坡多年来在提高宜居水平方面所作的点点滴滴都得到回报,别人看在眼里,啧啧称奇,新加坡人却可能习以为常而当作理所当然。
例如,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的有盖走廊,几乎已成了一项社区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它为热带小岛国的居民遮阳又挡雨,高度亲民利民,也可鼓励国人放弃汽车,多使用公共交通,一举数得,合情合理,也符合成本效益。

新加坡无处不在的有盖走廊,艳阳高照时不必怕晒、下雨时不带伞也不必担心会被淋湿。(联合早报)
新加坡政府再厉害,样样行,也不能改变热带的炎热天气。
但事在人为,推行绿色环境,建长廊,为组屋外墙涂上隔热漆等等的努力,在于不断改善新加坡的宜居环境,而最后一关,还是有赖于国民的素质。
新加坡人要作为全球最宜居城市的幸福人群,就必须不断提高公民意识和公德心,不随意弄脏公厕、不高楼抛物、不在地铁车厢内高声讲手机、不霸住博爱座位……
这么一来,“亚太区最佳城市”的美誉,才当之无愧。
新加坡 亚太区 最佳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