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新特区≠第二个深圳!华人企业抢占东盟桥头堡的攻守道

2025年07月02日   •   1368次阅读

作为全球最繁忙的陆地关口之一,新柔长堤在高峰期每日见证着数十万人次的跨境流动。 “新加坡赚钱,新山消费”,已成为两岸居民心照不宣的双城生活模式。

周五晚上,新加坡人开车堵在兀兰关卡,就为去新山吃顿便宜海鲜、加满便宜油;周一早晨,天还没亮,新山打工人已经挤爆新柔长堤,赶去新加坡赚3倍工资!

但这条法则的代价,是每天数万人把大把时间耗在堵车和排队上—— 钱是省了、赚了,可宝贵的时间全“堵”在路上了。这对个人是煎熬,对两地深化经济融合、释放更大发展潜能,更构成了现实阻碍。

图源:新加坡经济发展局

通关瓶颈只是表象,其背后是跨境要素流动面临的深层制度壁垒——规则差异、政策衔接不畅、产业协同不足等,都制约着“新加坡+1”战略的潜力和新山的发展机遇。

为了系统性破除这些障碍,打造一个高度融合、高效协同的区域经济引擎, 2024年初,新马两国政府签署重磅协议,联合打造“柔新经济特区”(Johor-Singapore Economic Zone)。

这可不是普通开发区,它像极了二十多年前的深圳特区——靠着香港,从小渔村变国际大都市;现在,新山就想复制这条路,背靠新加坡这棵大树,变身“东南亚深圳”。

李显龙与安华共同见证新柔地铁跨海桥梁的中央主桥墩完成衔接,并且签署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的合作备忘录。图源:总理公署

柔新特区,能否成为企业持续受益的战略要地? 若想深度洞察其发展机遇与核心逻辑,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即将举办专题论坛,汇聚政策制定者、行业领袖及区域经济专家,提供权威解析。

柔新特区的战略本质

破解融合瓶颈,释放协同红利

特区诞生的背景,是两地优势互补的迫切需求与现实障碍的交织:

新加坡优势: 资本充沛、治理高效、法治健全、顶尖人才、全球网络。

柔佛优势: 土地广阔、劳动力充足、运营成本低廉。

融合瓶颈: 跨境法律冲突、政策真空地带、产业衔接断层,导致效率损耗、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柔新特区的建立,正是瞄准这些深层矛盾,旨在构建一套高度协同的区域运行规则,将两地的优势真正拧成一股绳。

新柔地铁预计2026年通车。

2026年通车的新柔地铁及其配套的通关便利化措施,是破除物理瓶颈的关键一步,但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其为制度协同奠定的基础。

企业战略机遇

三重跳板,主动布局

柔新特区,俨然成为新加坡企业实践“+1战略”的理想战略腹地!

啥是“新加坡+1战略”?简单说,就是新加坡本土资源(尤其是地和人)太贵太有限,企业得把部分环节(比如生产、仓储、数据中心)放到周边成本更低、但又足够近、联系足够紧密的地方去。

“新加坡+1”战略让企业在新加坡设立总部、研发和先进生产设施,同时善用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地和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充分发挥各地综合优势,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势。图源:新加坡经济发展局

柔佛,完美符合这个“+1”的角色。但机遇需主动把握,而非被动“躺赢”。

企业可通过将生产基地、仓储物流、数据中心等高土地/人力成本环节,战略性转移至柔佛这一成本洼地,实现显著的运营成本优化。

其价值核心在于利用柔佛的显著成本优势(如工业地价约为新加坡1/5,劳动力成本也远低于新加坡),例如科技巨头英伟达、万国数据已在新山投建数据中心,报道显示英伟达项目可实现约40%的成本降幅。

充分利用马来西亚作为东盟核心成员国的身份及其参与的RCEP等区域自贸协定,将柔新特区定位为进军6亿人口东盟市场的战略支点。

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两方资源:一方面依托新加坡签署的高标准国际协议(贸易、金融等)获得便利,另一方面享受马来西亚在东盟内部的市场准入和关税优惠,从而实现进可攻(拓展整个东南亚市场),退可守(稳固新加坡总部)的战略灵活性。

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特区内的跨境政策试点项目,如简化外资持股限制、便利跨境资金流动、统一特定行业标准等,以抢占先机。

企业有机会在制度创新的前沿阵地塑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从而有效降低跨境交易成本与合规负担。

图源:新加坡经济发展局

机会虽好,坑也不少

柔新特区前景广阔,但企业淘金之路并非坦途,需清醒认知并主动规避风险: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法律体系、行政流程、执行标准都不一样。破局关键在于组建专业跨境合规团队,进行细致的法律适配与风险评估。

地铁、港口升级、水电配套…规划图画得是令人振奋。但大型跨境项目的复杂性意味着实现这些愿景需要时间、持续投入和双方政府的紧密协作,企业需关注进展并做好相应规划。

随着特区热度的提升和越来越多国际巨头(如台积电、日本大厂)的入驻,新山的土地、人力等资源成本呈现上升趋势(例如工业地价去年涨幅显著)。

这对所有企业,特别是资源相对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意味着需要精准定位细分市场或产业链环节,避免同质化竞争,打造独特优势。

图源:新加坡经济发展局

新山论坛解码特区政策

所以看中柔新特区,别光听“下一个深圳”的热血故事,或者被“成本省一半”冲昏头。 得像当年第一批去深圳的港商,既敢赌,更要精打细算:实地跑几趟,把法律风险、落地进度、竞争态势摸透,准备好应对“水土不服”,这钱才能赚得踏实。

面对柔新特区的复杂机遇与挑战,企业亟需超越表象的深度洞察与实战策略。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即将在新山举办的专题论坛,汇聚政策制定者、行业领袖及顶尖学者,旨在为企业提供关键的决策工具,而非浮于表面的红利宣讲:

图源:新加坡国立大学

柔佛州议员李廷汉深度剖析特区规划与供应链枢纽机遇。全球知名经济学家、新国大EMBA学术主任傅强教授,拆解关税政策。新加坡前国会议员、新国大商学院客座讲师杨木光聊“新加坡+1”战略下的东南亚新机遇,揭示企业区域布局核心逻辑。

更有新马两地顶尖学者/企业家帮你出谋划策。(吉利马来西亚CEO、森松戴乐马来西亚董事总经理、德勤马来西亚合伙人、富力马来西亚董事副总、林宝控股总裁、Eco-Resource创始人等)

论坛就在柔新特区现场开!听大咖们分析完,你还能亲眼看看这片热土的实际发展情况,心里更有底。

论坛核心价值定位:

提供深度政策解读,掌握规则制定动向。

揭示真实风险与挑战,做好充分预案。

学习已验证的商业模式与落地策略。

搭建高端资源对接平台。

深圳特区的腾飞,始于1992年南巡讲话带来的制度性突破。2025年,正值柔新特区备忘录签署周年,新马深化合作的制度框架有望迎来关键定型期。

7月13日新山论坛,正是与政策起草者、跨境实战派共话规则、定义区域未来十年的关键时刻。深度参与,方能把握制度密码,在东盟经济融合的浪潮中赢得先机。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918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8721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721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8721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840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