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走了10多万外国工作者!月薪中位数首次下降,这些岗位正缺人

2020年12月05日   •   9万次阅读

2020年的新加坡劳动力报告已经出炉!

不过乍一翻开就有种不妙的感觉?

来源:MOM

今年情况比较特殊,就连标题上都小字注明“新冠疫情影响到了劳动力市场”

内容上也跟往年的比较不一样,比如这次特别增加一个“在家办公”版块。

来源:mothership

这次的报告有几个看点,咱们赶紧来瞧瞧~

新加坡收入中位数下降 16年首次!

这次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新加坡的居民全职工作者的月薪中位数下降了!

不过下降幅度不算高,也就从去年的4563新降到今年的4534新,仅只下降了0.3%。

没有补助计划的月薪中位数 可以说属于极小幅度的波动。但这确实是新加坡自2004年以来第一次出现月薪中位数下滑

只是,今年裁员减薪的动作那么多,不下滑才有怪的吧。

看报告,这次月薪中位数下降,确实是因为那些受到冠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员工减薪了。

来源:AJ Jazeera

其中,收入最低的20%员工实际的工资减幅最大。不算补助的话,他们的月薪中位数从去年的2457降到今年的2340。

这个情况可能发生在哪个群体身上,大家多少也可以料到。

新加坡今年被打击最惨的行业,比较突出的就是餐饮业、零售业、酒旅航空相关的了。

疫情,没有游客,阻断期。估计有不少店铺为了撑过去,只能从员工薪水上面“节流”。

来源:海峡时报

另外有的自雇人士也受到影响,类似德士司机跟私召车司机,还有食阁的商贩等等,今年的业务量全部暴跌

不过,上述是没有计入政府补助而出现的结果。

政府前段时间有针对保工作展开各种补助计划,比如就业补助计划调整顶限从2000新到2300新。一次性的特别补助3000新。

还有针对自雇人士的补助计划,以及覆蓋人群比较大的冠病疫情薪金补贴等等。

有补助后的月薪中位数 加上这一些补助的话,那么今年收入最低20%的人的月薪水平,其实跟2019年的差不多。

2020年收入最低的20%员工的月薪中位数为2449新,而去年为2457新。

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点,这次月薪中位数的下滑程度,在以往的经济衰退历史上算是相对小的了。

非居民工作者走了10万人 岗位、行业失业率情况

前阵子的“裁员潮”声势还是挺大的。

不过看报告的话失业率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糟糕,主要还得看是什么行业什么岗位。

这次的劳动力市场报告所提到的失业率,也没有把非居民就业者算进来。

来源:Yahoo

但据前天人力部长杨莉明表示,仅2020年上半年,新加坡的非居民就业人数就暴减近100000人!

也就是说今年新加坡的外国工作者,其实真的走了很多。接下来当局还会出一份专门报告讲这个。

今天我们先来看居民失业率情况。

岗位情况: 非PMET员工失业率暴增

这次非专业人员、经理、行政人员与技师(PMET)

的岗位员工,简直就是经历了一轮洗刷。

非PEMT的员工失业率,比去年增加了1.7%。而PEMT人员,失业率比去年增加0.6%。

其中非PEMT员工的失业颓势比较强悍,不管年轻还是年长,几乎覆蓋整个年龄层。

PEMT员工会好一点,虽说各个年龄层都有人失业,但50岁及以上的资深员工失业率最高。

不过从长期失业率来看的话,40岁左右的PEMT的失业情况会比其他年龄段的人严重得多。

非PEMT员工则相反,出现50岁及以上人群稳定,30岁以下和40岁左右年龄层失业人数增加的情况。

但如果跟前几年出现过的经济衰退对比的话,今年的整体失业率还算是比较小的了。

从这次岗位失业率的分析情况来看,如果是专业经理一类的人群,失业的人少,但年龄大的不吃香。

非专业人群,职场小白跟工作经验一般的人容易被裁。

行业情况:

专业服务跟房地产行业较稳定

此外今年失业率增加幅度较大的有以下几个行业:

住宿业(或指酒旅),失业率增加5%

社区或个人服务业,失业率增加2.4%

建筑业,失业率增加2.3%

零售贸易业,失业率增加2.2%

餐饮业,失业率增加1.8%

教育业,失业率增加1.8%

不过类似那种提供专业服务或者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失业率基本不变或者增加幅度极小。

新加坡一周工作时长减少 在家办公

据报告,全职员工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从去年的45.8个小时,下降到了今年的45.4个小时。

这个下降幅度据说是近几年最大的了。

不过也有点是被疫情带节奏的意思。比如工作时长减少的主要都是艺术、娱乐与休闲、零售贸易、建筑以及住宿跟制造业。

跟全职员工相反,兼职员工的工作时长倒是有增加一点点。

而平均每周工作时长增加的全职工作者,主要集中在工厂机器操作员、配送员以及自雇人士等岗位。

例如私召车司机每天得多跑几趟才能弥补回损失,叫外卖或其他商品的配送服务增加,外卖小哥、物流人员也得加班。

此外,因为疫情全新加坡几乎近一半员工(49%)都在家办公了。甚至跟欧洲的在家办公比例相比,新加坡都算高的。

但能不能在家办公也跟行业有很大关系。

比如信息通讯、金融保险服务、专业服务和教育行业的人,比较多都是PEMT岗位,基本在家办公。

但从事餐饮、运输与仓储、零售贸易、卫生服务、行政服务等行业的人,就必须出门到现场办公。

从性别来看,在家办公的女性比例要高过男性。

从年龄段来看,30岁到39岁在家办公的比例最高,达到63.2%,其次是40岁到49岁跟25岁到29岁,比例分别为59.3%和58.6%。

60岁及以上在家办公的人最少。

从学历来看,拿到学士学位(degree)的人群高达76.4%都在家办公,而低教育水平的只有9%。

新加坡就业率6年来最低 PEMT职位受疫情影响较小

这次的就业率是自2014年以来的最低点。

今年15岁及以上的居民就业率,从去年的65.2%降到今年的64.5%。其中15岁到24岁变化最明显,直接下降3%,今年只有30.9%。

25岁到64岁的人就业率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为80.3%,跟去年同期相比变化也没有很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65岁以上的居民就业率却是上涨的。今年比去年高出0.9%,有28.7%。

此外,集中在25岁到64岁这段年龄的男女就业率变化也不一样。

女性工作者就业率略下降,比起去年只降了0.1%。

但是男性工作者却相比去年降了0.9%。这已经达到了2004年以来最低水平。

从岗位来看,就业率今年还略有上升的主要都是PEMT职位,达到60%。非PEMT职位的人就业率就很明显下滑了。

比如批发贸易,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服务以及从事交通、清洁服务的 岗位就业率一个比一个低,分别为21.1%和19.1%。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