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的时候,图书馆可能是大家待得最多的地方。离开校园后图书馆就成了一个陌生的名词,甚至于在大城市由于路途遥远,去图书馆都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但是在新加坡,图书馆的便利程度超乎你的想像。新加坡全岛有20+间图书馆,无论你在哪一区,最近的地铁站或社区中心附近一定会有一家公共图书馆,除了丰富多彩的图书之外,还会有各式各样的读书会和兴趣俱乐部。
小编今天就带你转一转非常有特色的几家图书馆,快乐时为你提供心灵栖息地,烦躁时躲进书的静谧天地中。
01 港湾图书馆
港湾图书馆是新加坡第一座临海的图书馆。白天坐看海面平静,白云朵朵,晚上还可以欣赏到环球影城的灿烂烟火。

坐落在怡丰城三楼的港湾图书馆设立了16台电子报阅读站,随着社会数码化,人们更常通过手机等电子产品接收资讯,图书馆也必须改变,通过数码渠道接触社群,不再只是让人们阅读和借书的地方,也成了学习知识和交流的场所。
02 国家图书馆
位于维多利亚路的新加坡国立图书馆,历史底蕴浓厚。国家图书馆在图书馆大厦7到13层,面积60,000平方米。李光前图书馆位于第7层,面积14,265平方米。

7层:商业和科学技术收藏;
8层:文学和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收藏;
9层:华文,马来文,和泰米尔文收藏;
11层:新加坡和东南亚英文收藏。
03 碧山图书馆
碧山图书馆以它的建筑外形像树屋而闻名。一踏入图书馆,即开始了体验之旅。竖向开敞的中庭里有连贯又舒展的Z字形坡道,同时也连接着4个楼层的阅览室。建筑内外部使用的天窗、格架结构和有色玻璃将射入室内的日光转变为多种色调,如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参差斑驳的光影,为图书馆内营造了温馨的阅读氛围。

形似吊舱的“盒子”在图书馆外部平整的立面中悬挑而出,颇有书籍从书架突出的意象;而在图书馆内部,这些“盒子”又错落有致地形成一个个独立又私密的阅读空间。

人们可忘记生活的繁琐,静心沉寂在书籍的阅读和学习中;亦可举行小型研讨会或开展读书论坛,远眺大街上的车水马龙、熙来攘往, 可说是相当具有巧思的设计。
04 乌节路图书馆
这家图书馆位于热闹非凡的乌节路上,商场内3-4楼,以“波浪型书架”走红于Instagram,书架的线条像波浪形,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纯白设计,走在书架之间,真的有种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的感觉。

馆内的10万多本藏书中,有4万5000多本设计、生活方式和应用艺术方面的书籍,是新加坡拥有最多杂志的公共图书馆,有超过450种各类杂志期刊供读者选择。
05 ESPLANADE图书馆
作为新加坡第一家表演艺术图书馆,滨海艺术中心图书馆开业于2002年9月12日,面积2,308平方米,收藏量110,000卷,座位数200个。

有音乐,舞蹈,剧场和电影四个“村落”:
三间放映室(每间容纳4人)
一间项目室(最多4人)
一间钢琴练习室(最多3人)
一间静音工作室(最多7人)
06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简称NLB)是目前东南亚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图书馆之一。这是新加坡最早的图书馆,由新加坡奠基者莱佛士·史丹福创建于1823年。

1957年,根据颁布的《莱佛士国家图书馆法令》,该图书馆成为免费的国家图书馆兼公共图书馆。1960年11月12日,国家图书馆大楼正式启用。2005年重建,新馆位于市中心维多利亚大街100号,由两栋16层的建筑物组成,每层楼均有一座天桥连接。
图书馆是求新求变的地方,
亦是机会之所在,
引领我们进入发现之旅,
开创新世界。
以图书馆为依托新加坡教育部为年轻一代提供兼具深度和广度的学习体验,同样也是为了培养新加坡人终身学习的精神。
小编也鼓励大家在假期的时候多出门转转,参加图书会、交流会等,多读书、读好书,享受书籍给人带来的思维的交流与碰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