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冠病危机时刻 新加坡政府越是需要加强与民众定期沟通

2021年09月29日   •   9576次阅读

根据一份麦肯锡顾问公司 (Mckinsey)的报道,面对冠病危机领导人必须更频繁地与公众沟通,以诚恳、精简、不粉饰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及时的信息。(海峡时报)

作者 王正

前,卫生部长王乙康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回答记者提到公众对政府的一些措施感到疑惑时,表示希望公众能谅解,因为目前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正在“打仗”, 没时间好好地解释。

卫生部长王乙康。(通讯及新闻部)

然而,根据一份麦肯锡顾问公司 (Mckinsey)的报道,面对冠病危机,领导人必须更频繁地与公众沟通,以诚恳、精简、不粉饰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及时的信息。

该报道指出,公众由于冠状病毒肆虐而感到焦虑,渴望得到及时的信息以安抚情绪。

一个好的领导人需要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与公众沟通,而且需要重复性的提供明确的信息。

根据另一份中国学者的研究报告显示,公众需要连续接受9至21次的同样信息,才能意识到信息所要传达的内容。由此可见,领导人反复的与民众沟通是极其重要的。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是一个善于与公众沟通的典范。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是一个善于与公众沟通的典范。(法新社)

虽然新西兰目前的每日确诊病例少于50人,但是阿德恩总理和团队每两日召开记者会,并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向公众提供新西兰最新的确诊病例,并向公众解释政府采取的措施。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每日确诊病例已超过1600人,医疗体系也倍受考验,王乙康部长以一句“没时间好好地解释”为由寻求公众谅解,难免让原本情绪焦虑的公众更感到不知所措。

在官方信息缺乏的情况下,有公众就设立了Telegram群组,为焦虑的冠状病患提供咨询与慰问。病患在群组里抱怨卫生部的热线打不通,患病多日后仍然没获得卫生部的任何指示。

SG Quarantine Order Support Group Telegram群在短短一星期内就从24人增至将近1万零600人。(Telegram截图)

幸好,卫生部意识到病患的困境,派遣两名卫生部代表加入群组中,为病情严重的冠状病患提供协助。

9月24日,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再次宣布了收紧措施,试图减缓病毒的传播。黄循财部长解释这次是“稳定疫情阶段”(Stabilisation Phase),而不是回到之前的高警戒解封阶段。

但是稳定阶段的新条例毕竟还是一种收紧措施,政府采用新的措施名称或许是为了避免公众的恐慌。

然而,政府的好意可能会让公众误以为这次病毒的传播,没有以往那么严重。公众可能会因此松懈防疫工作, 让德尔塔(Delta)变种病毒继续蔓延。

一份中国学者的研究报告显示,公众需要连续接受9至21次的同样信息,才能意识到信息所要传达的内容。(海峡时报)

接下来一个月,本地的确诊病人有可能翻倍,达到每日3200人,到时疫情的情况也将更加严峻。

倘若政府继续“没时间好好解释”措施的进展和成效,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将大打折扣。

新加坡冠状病毒的防疫,需要公众与政府的紧密配合,才能有效的把病毒的传播有效地控制下来。如果缺少了政府的及时汇报与沟通,公众必定会焦虑不安,怨声载道。

希望部长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及时地解答公众的疑问,以便安抚民心。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5985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814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5643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蔡澜助理回应遗产分配:少去八卦别人隐私!新加坡财富传承的三重密码
2025年07月01日   •   4275次阅读
榜鹅海岸巴士转换站启用,旧站即将翻新,增风扇长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阅读
蔡澜走了,但他藏在云吞面里“活过”的答案,还在人间冒着热气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