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地铁比堂食安全? 新加坡总理夫人:餐馆或应公开空气净化系统是否达标

2021年11月12日   •   6840次阅读

10月21日,位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意大利餐馆Gemma的午餐客流。(海峡时报)

作者 侯佩瑜

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周一(8日)宣布,由于本地冠病疫情保持稳定,我国将逐步放宽部分防疫措施,包括从今天起允许同一户最多五人一起上餐馆堂食,条件是须完成冠病疫苗接种。餐饮场所也获准播放预录的轻音乐。

总理夫人何晶转发我国9日的疫情最新情况时写道:

“我们还没有完全处于稳定阶段。随着堂食限制的放宽,我们需要留意三到四周后的新增病例是否再次激增。”

限制堂食对阻止病毒传播有用吗?

完成接种的公众即日起上餐馆时,要是同住一户,每桌可坐多达五人。(联合晚报)

何晶写道,有些人问新加坡是否有找到任何感染群的传播方式来证明限制堂食是合理的。

她解释说, 虽然我国有通报本地的感染群,但这些病例通常是可追踪的。我们还有很多无法追踪的案例,找不到之间的联系。但我们可从其他地方对疫情的各种研究和观察中知道需要限制堂食。

她举出五个例子来说明这点:

美国一项针对100个城市的流动性的大型研究表明,去餐馆用餐是导致病例激增的首要因素;

在中国和韩国进行的小规模接触者追踪案例研究显示,餐馆里受感染的人有的处于空调气流的下游,他们有的是相邻坐着,有的是隔了好几张桌子;

其他研究表明,说话时会产生包括气溶胶(可在空气中漂浮数小时)的飞沫,这些飞沫可以落在一米内,也可以飘到几米外;

唱歌会产生更多更大的飞沫,所以出现了好几个类似唱歌练习活动所造成的感染群;

我们知道,戴口罩可以防止较大飞沫的传播,也可以减少较大飞沫和细小气溶胶的吸入。

何晶继续写道,

我们吃饭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呢?我们摘下口罩,不仅仅是为了吃东西,也是为了聊天和大笑,这些都会产生飞沫和气溶胶,飘到我们周围的空气中。

许多小餐馆安装的都是分体空调,只是简单循环冷却空气,房间里的气溶胶会积聚扩散,增加传播病毒的风险。

为了安全起见,在任何封闭小空间内进行摘下口罩的活动之前,都应该先增设可经常净化空气的系统。

她认为, 仅靠限制堂食人数来控制餐馆内的就餐人数是不够的,经常净化空气和换气是很重要的。

地铁和隔离病房的空气更好?

地铁的冷气系统持续快速地更换空气。(联合晚报)

何晶接着给出了一堆数据。

注:空调冷气的换气率称为每小时换气量(Air Change per Hour,简称ACH)。

隔离病房或地铁的冷气系统持续快速地换空,相当于每小时更换整个空气体积12至14次,即:每4至5分钟就更换一次空气;

一般办公室中央空调的ACH为4至6次,相当于每10至15分钟更换一次室内空气。

相比之下,在使用分体式空调冷气系统的空间内用餐,比在户外用餐更糟糕,因为那种空间通常都没有更换室内空气。

因此,何晶建议餐厅应该在室内增设高质量的空气过滤系统。

她举出一些实用简单的方法:

用简单但高质量的过滤材料覆蓋在风扇上,藉以收集病毒和细菌颗粒;

使用空气电离器来“抓取和聚集”气溶胶,让它不再漂浮在空气中;

安装配备高效微粒空气(HEPA)过滤器、紫外线杀菌消毒设备,或其他能消灭细菌和病毒的空气过滤系统。

何晶说,其实在纽约,商场的空气处理系统都必须达到最低效率报告值(Minimum Efficiency Reporting Value,简称MERV)等级13或更高的质量,才可以开门营业。

(MERV为空气净化和过滤设定了标准,以去除细菌和病毒大小的微粒。MERV 13等级意味着滤网能捕获3至10微米范围内90%的颗粒物,0.3至1微米范围内则能捕获50%。)

何晶认为,本地的商场、食肆和餐馆或许应该公开他们的ACH和MERV评级。

这么做是有价值的。确保封闭空间中的清洁空气应该是我们过渡到“与冠病共存”的重要工作之一,也应该是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这能够有效帮助降低未来呼吸道疾病大流行的风险。

樟宜机场搭客大厦的冷气系统过滤器已提升到更强的MERV-14滤网。(樟宜机场集团提供)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7011次阅读
对你的Singpass做这些事,换来的不是快钱,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6669次阅读
卫塞节遇上母亲节,新加坡一波活动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5985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新加坡留子们必看!在新加坡地铁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险挨罚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与新加坡人结婚有医疗和生育补贴?官方回应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3078次阅读
24万富豪集体涌入新加坡!他们为何对狮城情有独钟?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