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来了它来了~
新加坡的“减糖”终于向
奶茶咖啡泡泡茶下手了
你知道你超爱的续命水
到底有多甜(肥)吗?
这回都让HPB(新加坡保健促进局)
给你“写在脸上了”

特别明显的跟我说.....
A(我不甜,买我)
B(我有点甜,考虑买我)
C(我甜,少买我)
D(我特甜,别买我)
咖啡和奶茶分级
·奶茶
新加坡奶茶全都是C和D
含糖量7%-8%
其中黑糖奶茶竟高达11%
你以为喝的是奶和茶
其实都是糖;

来源:8视界
你以为你加的是
仙草和芦荟,听起来很健康?
加的也都是糖!糖!糖!
仙草和蒟蒻+2%
芦荟和珍珠+3%
雪糕+8%

想像一下,点一杯黑糖奶茶
再加个冰淇淋
这就是整整20%的含糖量
OMG!
再也无法自欺欺人......

·咖啡
再看看咖啡,感觉好那么一丢丢
大家认准无糖黑咖啡
Kopi O kosong是少有B级别
Kopi O有6%
普通的Kopi也是6%
Kopi C是7%
so大家记得Kosong和Siew dei!!!
就是无糖和少糖啊

这么看,这个标签真的很有必要
不明确的标出来含糖量
就无法意识到问题~
常见饮料分级
“营养师黑皮”
(小红书ID: 1504317480)
整理过常喝饮料的级别
分享给大家

他整理的主要是我们
在国内常喝的饮料
A和B级别的基本上就是水和茶饮

像是茉莉绿茶
优酸乳
柠檬C这样感觉不甜的饮料
其实都是C级别


博主整理的列表中
前三甲是某乐多
奶茶和优酸乳

看完了国内再看看新加坡 真是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
原来美禄冰以为比较健康的饮料
其实含糖量含脂量挺高
虽然是酸奶饮料
但评级竟然是D

我以为你是维C的C~
结果你是糖多的C!
优酸乳的等级也是D

Yakult普通的是D等级
所以买益生菌饮料记得选择
Less Sugar

这款果汁意外也是D

普通的Meiji牛奶是C
这种creamy的就是D了!
小贴士:但是大家要注意一点,小朋友不能完全按照这个标准。比如饮料和果汁,家长们可以参考下含糖量。
但是牛奶和酸奶等,这个等级标签还有含脂量,C和D不代表不适合孩子,小朋友不宜选择脱脂的A或B等级的奶制品。
大家要搞清楚这点!

还有我每天一杯的咖啡
Kopi Siew Dei(咖啡少糖)
竟然是D!

Kopi O也是C......

想要少糖?
那要认准Kopi O kosong!
其他都不行~

天哪,感觉有点意外!
那比较少糖的选择有哪些呢?
这款巧克力奶是B
下面这款牛奶也是比较少糖的

想要喝到优等生A
那就要认准“不!加!糖!”

这标签的效果是杠杠的
编辑部的小编们已经习惯
买饮料的时候选择A和B
默默的放下C和D~
这件事情之前就上过微博 热搜
光是限糖还不行
现在是直接是“写脸上”
这次,连冲泡的饮料
甚至里面的配料也不放过!
新加坡营养等级标签
新加坡从2022年12月30日起
所有在本地售卖的包装饮料
都要贴上营养等级标签
方便大家选择较健康饮品

饮料们准备好了
考试开始了!
当局规定每100毫升中含糖量
超过5克的包装饮料
强制要求打上C等级标签


含糖量超过10克的饮料
就是D等级
有多严格?
大家也要在菜单上列出——
果冻、珍珠、冰淇淋、发泡鲜奶油
等饮料配料的含糖量
售卖现泡现榨饮料的餐饮店
伙食承包商、网络商店、以及非零售地点
如:酒店、工作场所、学校、
医院和托儿所,都需要遵守相关禁令

商家不得为被列入D营养等级的
现泡现榨饮料打广告
违规可被罚款多达1000新币
重犯者的罚款额加倍
决心很大,代糖也算!
异麦芽酮糖这种益生元
也算在含糖量里
A这个级别是真的很严格
严格到不得含有任何非糖代替品

来源:HPB官网
所以你也不用担心
陷入“0糖”陷阱

这样就能更明显的提醒大家
C和D就是糖多的意思
糖多了有啥危害呢?
肥胖、糖尿病、老的快
有可能就都来了

饮料分级查询
如果你想看饮料的分级
Healthhub给大家贴心整理
大家可以去网站查询

详情:https://www.healthhub.sg/programmes/191/nutrition-hub/nutri-grade-a-and-b-drinks#home
新加坡这波操作
还是要给个大大的赞
这样我们就能更容易的分辨
哪些饮料不太健康
就可以不喝或者少喝!
这比自己看热量表靠谱多了
其实,为了新加坡为了国民健康
已经做了很多!
全球1st 禁止高糖饮料广告
2019年,新加坡成为全球1st禁止大众传媒,为高糖饮料打广告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