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全球化拓展的首选之地——新加坡

2024年07月20日   •   1710次阅读

根据《联合早报》的最新报道,总部设立在新加坡的企业已达4200家,远超香港地区,现已一跃成为跨国企业成立国际总部的亚洲首选。对于企业谋求全球化拓展来说,构建一个理想的全球投资架构至关重要。Swift Assurance 将基于在新加坡市场的丰富经验,针对不同商业主体架构进行解读,运用投资实践的智慧及项目经验的积累,向寻求出海新加坡的企业提供详尽的合规指引,助力企业在全球化的大时代中行稳致远。

独资企业或合资企业

独资合资控股结构在出海新加坡的企业中十分常见。这种结构为企业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海外拓展策略,同时还优化了海外结算和税务管理。通过这种模式,企业能够灵活地由一个或多个企业股东共同控股新加坡公司,实现业务范围的国际化扩张。

这种结构的优点包括:

有限责任保护

个人资产与公司债务相互隔离,为股东提供强大的风险屏障。

灵活性

企业可以根据市场趋势和业务需求迅速调整战略,保持竞争优势。

税务优势

运营公司收入通过分红方式回流至股东公司,无需承担额外的税收负担,降低税务成本。

此外,盈余资金可以保留在海外账户中,既有助于资金的灵活运用,又能有效隔离或延迟个人股东潜在的所得税义务。新加坡的银行和外汇结算体系也为独资合资控股结构的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实现跨境资金的快速流转和结算。

投资控股公司架构

投资控股公司架构通过掌控特定目标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的股份来实现。这类控股公司并不直接参与子公司的日常运营或与其进行交易,而是通过持有公司股份的方式成为其权益的持有者。例如,2020年在SGX上市的科技独角兽纳峰科技(Nanofilm)。

这种架构适合那些希望将业务扩展至更多行业和国家的企业,通过设立工厂以降低人力成本,同时确保订单营收留在新加坡控股公司,从而享受17%的低税率和国际汇兑的便利。此外,控股公司还能享受子公司派息收入和资本增值税的税收豁免,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资产管理架构和家族办公室

可变资本公司(VCC)

资产管理架构通过可变资本公司(VCC)进行投资。VCC是根据2020年VCC法案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新加坡法律实体形式,可用于各类集体投资计划。新加坡的资产管理公司需向MAS申请资产管理牌照方可运营,一个持牌管理公司可以发行和管理多个基金,基金资产由托管银行托管,接受独立基金行政方的共同监管。

VCC的管理成本较低,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这对于出海新加坡的企业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

家族办公室架构

家族办公室架构与资管公司类似,其中家族办公室主体为管理公司,管理家族基金中的资产,实控人为家族的受益人成员。这一结构不仅能为企业主提供身份规划和传承规划,还能为财富管理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会议现场图片

红筹架构(VIE)

VIE结构一般由三部分架构组成即

境外上市主体、

境内外资全资子公司 (WFOE) 或境内外资公司 (FIE) 、

持牌(实际运营)公司

VIE架构旨在满足特定商业需求,通常包括多层海外权益主体。

例如,2017年在美股上市的Sea Limited(东南亚电商平台Shopee的集团上市主体)。该架构通过设立BVI公司和开曼公司,利用其运营便利和税务优惠,实现利润和资产的分配。

虽然近些年来,因政策调整,选用VIE架构的企业有所减少,但其整体性和设立的成熟度依然较高,是企业开拓境外市场、融资和资金合规流动的有效工具。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