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早報》的最新報道,總部設立在新加坡的企業已達4200家,遠超香港地區,現已一躍成為跨國企業成立國際總部的亞洲首選。對於企業謀求全球化拓展來說,構建一個理想的全球投資架構至關重要。Swift Assurance 將基於在新加坡市場的豐富經驗,針對不同商業主體架構進行解讀,運用投資實踐的智慧及項目經驗的積累,向尋求出海新加坡的企業提供詳盡的合規指引,助力企業在全球化的大時代中行穩致遠。
獨資企業或合資企業

獨資合資控股結構在出海新加坡的企業中十分常見。這種結構為企業提供了一種高效的海外拓展策略,同時還優化了海外結算和稅務管理。通過這種模式,企業能夠靈活地由一個或多個企業股東共同控股新加坡公司,實現業務範圍的國際化擴張。
這種結構的優點包括:
有限責任保護
個人資產與公司債務相互隔離,為股東提供強大的風險屏障。
靈活性
企業可以根據市場趨勢和業務需求迅速調整戰略,保持競爭優勢。
稅務優勢
運營公司收入通過分紅方式回流至股東公司,無需承擔額外的稅收負擔,降低稅務成本。
此外,盈餘資金可以保留在海外帳戶中,既有助於資金的靈活運用,又能有效隔離或延遲個人股東潛在的所得稅義務。新加坡的銀行和外匯結算體系也為獨資合資控股結構的企業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實現跨境資金的快速流轉和結算。


投資控股公司架構

投資控股公司架構通過掌控特定目標的分支機構或子公司的股份來實現。這類控股公司並不直接參與子公司的日常運營或與其進行交易,而是通過持有公司股份的方式成為其權益的持有者。例如,2020年在SGX上市的科技獨角獸納峰科技(Nanofilm)。
這種架構適合那些希望將業務擴展至更多行業和國家的企業,通過設立工廠以降低人力成本,同時確保訂單營收留在新加坡控股公司,從而享受17%的低稅率和國際匯兌的便利。此外,控股公司還能享受子公司派息收入和資本增值稅的稅收豁免,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資產管理架構和家族辦公室

可變資本公司(VCC)
資產管理架構通過可變資本公司(VCC)進行投資。VCC是根據2020年VCC法案出現的一種嶄新的新加坡法律實體形式,可用於各類集體投資計劃。新加坡的資產管理公司需向MAS申請資產管理牌照方可運營,一個持牌管理公司可以發行和管理多個基金,基金資產由託管銀行託管,接受獨立基金行政方的共同監管。
VCC的管理成本較低,吸引了大量投資者。這對於出海新加坡的企業來說具有很大吸引力。
家族辦公室架構
家族辦公室架構與資管公司類似,其中家族辦公室主體為管理公司,管理家族基金中的資產,實控人為家族的受益人成員。這一結構不僅能為企業主提供身份規劃和傳承規劃,還能為財富管理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會議現場圖片
紅籌架構(VIE)

VIE結構一般由三部分架構組成即
境外上市主體、
境內外資全資子公司 (WFOE) 或境內外資公司 (FIE) 、
持牌(實際運營)公司
VIE架構旨在滿足特定商業需求,通常包括多層海外權益主體。
例如,2017年在美股上市的Sea Limited(東南亞電商平台Shopee的集團上市主體)。該架構通過設立BVI公司和開曼公司,利用其運營便利和稅務優惠,實現利潤和資產的分配。
雖然近些年來,因政策調整,選用VIE架構的企業有所減少,但其整體性和設立的成熟度依然較高,是企業開拓境外市場、融資和資金合規流動的有效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