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CNA | 集中出现肺结核病例的区域(橙色)
实际上,惹兰红山的肺结核病例早于2022年出现,且多数都集中在前文提到的地点:
2021年4月,惹兰红山第3座组屋出现1起病例;
2021年11月到12月,惹兰红山第1座组屋出现2起病例;
2021年2月到2022年3月,惹兰红山第2座组屋出现7起病例;
2022年1月,惹兰红山第3座组屋出现1起病例;
2022年5月到8月,惹兰红山第2座组屋出现7起病例;
2022年5月到2023年7月,惹兰红山第1座、第2座组屋及ABC砖厂巴刹与熟食中心出现10起病例。
2023年11月也检测到其他病例。
相当于这一场肺结核病菌感染,跨度3年,每年都来点小动静......

图源:todayonline
今年这一次3000人强制筛查,还不知道能查出几个感染者。
卫生部是已经“表决心”了:
如果这一次有该做检测但缺席的人,会挨个联系通知到位,到时缺席检测者就得到陈笃生医院结核病控制中心接受检测。
肺结核恐怖吗?如何防范 被曝光曝光
前文已经提到,肺结核感染者分潜伏型跟活跃型。两种肺结核,最大的属性差别就在于会不会传染给别人。
去年筛查出来的病例,多数是潜伏型患者,这也是官方认为不构成公共危险的最大原因。
根据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的总结,两种类型的肺结核特性如下↓
1)活动型结核病 (active tuberculosis)
可能把结核病传染给他人,需要即刻接受治疗。
一般情况下,只要根据医生指示服药,患者都可顺利治愈,甚至超过95%有药物敏感性肺结核的人士也都会完全康复。但如果没有遵守服药指示,结核病有可能复发,患者也可能对一些结核药物产生抗药性。
据卫生部统计,2022年全年新加坡累计新增活跃型肺结核患者有1200人。

2)潜伏型结核感染 (latent TB)
即患者曾接触造成结核病的结核杆菌,但结核杆菌在体内处于非活动状态,没有任何症状。无症,同时也不会把结核病传染给任何人。
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接受预防性治疗,以免日后引致活动性结核病。
据卫生部统计,潜伏型的感染率年龄越大占比越高。如18-29岁人群感染者占2%。但70-79岁这个年龄群体,占比达到29%。
咱们再来进一步了解下肺结核的传播、症状。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①飞沫传播:如果患者的痰液检验出细菌,细菌就可能附着在咳嗽、吐痰、讲话所产生的飞沫。致病飞沫的飞行距离约1-2米内,不慎吸入带菌飞沫,有可能感染。
②空气传播:如果患者的飞沫接触到空气(例如随地吐痰、未戴口罩等),细菌就可能附着在尘埃上,飘到更远的地方,扩大感染范围。

肺结核治疗棘手吗?
肺结核可以治,但麻烦,通常治疗时间6个月-9个月。
潜伏型结核感染者必须服药4到6个月。
患有活跃型结核病的人必须吃药6到9个月,直到病菌不再具有传染性。如果没有完成半年以上的疗程,复发率就会非常高。
潜伏型结核患者如果没有按时吃药,有可能再恶化变成活跃型肺结核。

图源:todayonline
卫生部发言人还透露,没有按时服药,也可能变成抗药性结核病,那么治疗难度更高,治疗时间也会变长。
因此,为了确保不落下整个疗程的药,病例还必须前往综合诊所在医护人员的观察下服药。
通常在头两个月,病例需要每天服药。 大多数情况下,头两个月后,病例可以每周服用 3 次,但仍然必须在综合诊所进行。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去年新加坡2月、3月出现7个肺结核病例,但一直到5月还有3人在治疗。
所以综上对于肺结核就三个字:需警惕!
肺结核病例出现的症状
肺结核的初始症状跟新冠其实有点相像......
据数据,长期新冠后遗症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依次如下:疲倦、呼吸困难、关节痛、胸痛、咳嗽、嗅觉失灵等等。

而患有活跃型肺结核的症状包括:
长时间咳嗽、持续发烧、夜间盗汗、体重减轻、没什么胃口、可能咳血、胸痛、疲劳疲倦。
因为症状相似,所以有人将肺结核跟新冠后遗症相混。
这事就发生在中国台湾的某家医院。有一个56岁男性患者,他感染新冠从确诊到康复,连续咳嗽超过4周。

他以为自己有新冠后遗症。因为身边有朋友也有类似症状,即痊愈后还在持续性咳嗽。看了各种报告,新闻,都说新冠痊愈后很多人都出现持续咳嗽情况。
他不以为然,实在咳嗽到受不了,才到医院检查。
没想到,却惊悚发现自己其实感染了肺结核,X光检查出左上肺有一个2.5公分的破洞......

据医院官方通告,这个56岁卢姓男子的痰液抹片结核菌为阴性。但电脑断层扫描判定左上肺破洞为肺结核菌所造成。
因为这个男子的遭遇,当地医师特别提醒:如果患者将咳嗽认定为新冠后遗症导致的咳嗽,那么就容易忽略其他导致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患者近期有发烧、胸痛、心跳加速或呼吸困难恶化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就医,可至胸腔内科进行检查及确认。
综上所述,别把肺结核当后遗症。
另一方面, 患有潜伏型肺结核的人则不会出现症状,但有10%的几率这种潜伏的病菌是有可能被激活变成活跃型,尤其是感染结核病菌后的前2年风险最高。
肺结核病假及治疗费用
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出具的肺结核治疗指南如下:
1)医生会给2周的病假。
2)接受治疗的首2周不应外出,必须留在家里。除非直接观察疗法,即在医疗人员的监督下服药,需要到专门诊治中心。
3)除非是单独一人,否则患者在接受治疗的首2周务必戴上口罩,并且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必须用纸巾盖住嘴巴。

4)经历2周治疗后,患者很大几率不再传染结核病,但必须完成至少半年至9个月的疗程。
5) 治疗2两周后就能恢复原来的生活,继续工作,也不必特别调整饮食。重要的是必须继续按时服药和复诊,确保顺利康复,并且避免在社区内传播结核病。
治疗费用如下:
新加坡人与永久居民在接受结核治疗时可享有大量津贴,每次复诊(包括基本测试)费用为$10(新加坡人)/$15(永久居民);建国一代和立国一代的复诊费则分别为 $7.50和$5。接受直接观察疗法,药物完全免费。非基本测试须另付费。
以上就是肺结核须知。

图源:陈笃生医院
在新加坡,肺结核属于地方性流行疾病(endemic disease)。直到1960 年代都有非常高的感染率,当时近半的儿童都是患者。
过去15年来,感染率已大幅下降,但肺结核的发病率还是维持在每10万人之中有35-40名感染者之间
。 关于此次新加坡出现新增的病例,1月3日更新的官方指南是这么说明的:
本地出现新的肺结核案例,原因之一是没及时诊断。患者往往是咳了数周或甚至几个月后才求医,医生或许会配给抗生素暂缓症状,但不完全治愈。
最后椰子也再次提醒,咳嗽三周以上甚至出现咳血症状,盗汗发烧,体重异常减轻的小伙伴,可以约个筛检。
新加坡结核病控制中心(电话: 62583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