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内阁名单出炉!阵容大洗牌,80后崭露头角!

2025年05月23日   •   1万次阅读

前天(21日),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正式公布新一届内阁名单,这一动作无疑宣告着新加坡政治领导层迎来了一次意义重大的调整。

在此次内阁调整的布局中,黄循财持续挂帅,担任总理兼财政部长一职,李显龙依旧担任国务资政,颜金勇也继续担任副总理兼贸工部长。

图源:联合早报

有意思的是,新内阁在部门构成上进行了近乎半数的 “换血” 等级的大改革。

陈振声接过了因黄永宏退休而空出的国防部长的接力棒;

李智升转而调任教育部长,开启新的教育领域征程;

徐芳达则改任国家发展部长,着手应对国家发展方面的诸多事务;

唐振辉的职务也发生了变更,改任律政部长内和政部第二部长;

陈诗龙稳坐人力部长之位,并且还肩负起主管贸工部能源与科技事务的重任。

而此次内阁调整最吸睛的地方,当属年轻化趋势的稳健延续。

黄循财大手一挥,委任了九名新的政务官,这一数字创下了近年来新政务官人数之最,无疑为政府这支队伍注入了鲜活的新生力量。

图源:8世界

进一步剖析新加坡新内阁成员的年龄分布,呈现出相当明显的代际差异特色,核心领导层主要由中年骨干力量撑起一片天,而在新任命的13名政务官里,至少有2人年龄还不足40岁,另外有不少人年龄也才40多岁。

再把目光聚焦到教育背景这一块,新加坡的部长们那可都是妥妥的学霸级别,普遍拥有顶尖学历。

他们大多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这类本地名校,或者海外的知名学府。

就好比黄循财,他的求学经历堪称传奇,先是拿下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学学士学位,接着又收获密歇根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最后还取得了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从职业履历上来看,黄循财曾经担任过李显龙的首席私人秘书,后来又在贸工部、财政部和卫生部等多个关键部门历练过,李智升的职业轨迹与法律紧密相连,高庭、总检察署、卫生部和律政部都留下过他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身影,徐芳达的工作经历涉及内政部、财政部、交通部及教育部等多个领域,还曾担任过李光耀的首席私人秘书,陈振声从政之前担任过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代部长,后来成为贸工部长,如今又调任国防部长。

1 新加坡内阁年轻化的影响

创新能力的飞跃

年轻部长往往自带创新思维和冒险精神的光环,他们的加入无疑能为新加坡政府增添源源不断的活力。

黄循财在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曾表态,新内阁既汇聚了稳健且经验丰富之人,也有新任和年轻的部长融入其中,新内阁规模相较于以往还有所扩大,而且大概在一两年后还会进一步调整。

这种新老结合的巧妙配置,既像是给政策的连续性吃下一颗 “定心丸”,又为政府的创新能力注入了 “强心剂”。

数字治理能力的飞升

年轻一代部长对数字技术的熟悉程度和适应能力不容小觑,在新内阁中,杨莉明担任通讯及新闻部长,英兰妮则担任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和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这些职位都和数字化治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新加坡政府本身也深知数字化的重要性,早在2024年7月就将通讯及新闻部更名为数字发展与信息部,这一更名举措只是不仅仅换个名字而已,它背后折射出部门更广泛的数码业务范畴,以及在数码时代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黄循财也明确表示,这一变化标志着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意在对外发出强烈信号,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新加坡的数字化工作进程。

代际沟通效能的蝶变

年轻部长天然地更容易与年轻一代民选建立起联系,实现顺畅沟通,黄循财曾在2022年的一个广播节目中分享过自己的趣事,比如他曾经瞒着妈妈在美国考取机车驾照,还在美国骑过机车,在中学选择课外活动时,他虽然选了乒乓球,但实际上最常玩的体育项目却是足球。

这些看似琐碎的经历,恰恰让他更能洞察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和内心诉求,年轻部长凭借这些优势,能够更加精准地理解并回应年轻选民的诉求,进而增强政府的包容性和代表性,让政府在年轻群体眼中更具亲和力。

政策连续性的稳稳守护

虽然新内阁进行了近乎半数部门的 “换血”,但新加坡政府绝非进行一场莽撞的断代式变革,而是有着有序过渡的周全考量。

黄循财也反复提及,新内阁既保留了稳健且经验丰富之人,又有新任和年轻的部长加入,新内阁规模略有扩充,后续一两年大概率还会进一步调整。

这种新老有机结合的配置模式,完美地平衡了政策连续性和政府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新加坡政府深知,过度年轻化极有可能引发政策的不稳定和不连贯问题,所以在调整内阁之时,采取了精细平衡的策略,力求让政策的车轮始终稳健前行,又不失创新活力。

2 新加坡精英培养机制的奥秘

新加坡政界精英的培养,是一项宏大而精密的系统工程,新加坡政府凭借总统奖学金和SAF国防奖学金等项目,从中学阶段起就开启对未来领袖的挖掘与培养之旅。

总统奖学金无疑是新加坡学术奖学金里的 “天花板”,素有 “教育界奥斯卡” 的美誉。

自1966年首次颁发以来,每年仅拿出4—6个珍贵名额,申请者不仅要在剑桥高级水准考试(G.C.E "A" Level Exam)中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还得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公共服务精神。

获奖者通常会被送往牛津、剑桥、哈佛等世界顶尖学府深造,学归来成后需在公共服务领域默默耕耘7—10年,总统奖学金得主的队伍里,李显龙、维文、陈振声等如今都已成长为新加坡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

SAF国防奖学金则是致力于培养军官和指挥官的选拔奖项,获奖者在完成学业后,必须加入新加坡武装部队,为国家安全筑牢人才储备防线。

新加坡教育体系与政界精英培养之间的关联也十分紧密,具体表现如下:

顶尖大学的精英人才孵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堪称新加坡政界精英的摇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新加坡政府各部门任职的拥有学位的官员中,约11%都是奖学金获得者,而在法定委员会中这一比例更是攀升至约16%。

这些官员大多毕业于这两所本土名校,或者借助奖学金奔赴海外顶尖学府深造。

例如,李显龙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哈佛大学,维文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和皇家爱丁堡外科医学院,陈振声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

专业能力与领导力齐驱并进的培养范式

新加坡教育体系独辟蹊径,既看重学术成绩,又将领导能力和公共服务精神的培育置于重要地位。

总统奖学金的选拔标准就明确要求申请者必须展现出出众的领导能力和服务精神,获奖学生往往从小就在名校接受熏陶,并且要经历层层面试的严格筛选。

以2024年总统奖学金的三位得主王祎宁、陈靖凯和卓恩宇为例,他们分别来自莱佛士书院、莱佛士书院和华中,都积极投身于大量志愿服务活动。

海外教育阅历的深度积累

新加坡政府不遗余力地鼓励精英人才前往海外顶尖大学深造,以此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

总统奖学金和SAF国防奖学金的获得者几乎都会在高中毕业后奔赴英美等国的名校学习,完成学业后回国效力,巧妙地将国际经验与本土知识相融合。

像黄循财坐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学学士、密歇根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等学位,李智升则有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律学士和牛津大学法律硕士,徐芳达更是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士及经济学学士双学位,以及阿德莱德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公共服务意识的萌芽早育

新加坡政府从中学阶段就开始为学生播撒公共服务意识的种子。

例如,总统奖学金得主王祎宁从12岁起就开启了志愿服务之旅,陈靖凯积极参与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参与民众接见会,卓恩宇同样热心参与各项志愿服务项目。

新加坡的精英教育体系恰似一部精密运转的 “人才孵化器”,通过层层选拔、全球视野的深度浸润以及公共服务精神的千锤百炼,构建起支撑国家治理的坚实 “人才金字塔”。

正如黄循财总理所言,新加坡的未来关键就在于能否持续培育出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卓越领导者。

在全球治理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新加坡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说到底取决于其培养和运用人才的能力,而精英教育无疑是这场持久战中极具战略价值的核心武器。

555

在新加坡,55岁能够收到公积金大红包
2025年05月17日   •   25万次阅读
他在新加坡一天花15万新币!全岛收入、生活费大曝光~
2025年05月23日   •   6万次阅读
汇率不断上涨,新加坡银行存款利率哪家强?
2025年05月19日   •   5万次阅读
再见新加坡!住了10年后,我决定回国了
2025年05月2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女富豪,42岁继承外公家产,身价815亿,爱穿中式旗袍
2025年05月21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又因为这件事,被中国网友狂赞
2025年05月20日   •   3万次阅读
从新加坡入境中国又要做核酸了?
2025年05月23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硬核发言:美国无力领导全世界
2025年05月1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新内阁名单出炉!阵容大洗牌,80后崭露头角!
2025年05月2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CPF最新缴纳比例+薪资门槛全解析
2025年05月21日   •   1万次阅读
富豪扎堆,新加坡物价狂飙?如何破局?
2025年05月17日   •   1万次阅读
我娃在新加坡把学生卡丢了,你猜猜补办花了多少钱?
2025年05月17日   •   1万次阅读
她,在尼姑庵长大,婚后被家暴,独自抚养2娃,现在过得怎么样?
2025年05月18日   •   8379次阅读
落地新加坡被ICA盘问!免签后入境查得更严了吗?
2025年05月20日   •   8379次阅读
虐杀猫事件只是冰山一隅 组屋底层成了“HDB人”的江湖和修炼场
2025年05月22日   •   8379次阅读
新加坡新内阁名单出炉!四十多岁就当部长的可不少!
2025年05月23日   •   8208次阅读
百万以上资产,中国1.5万人出走,3500人偏爱新加坡
2025年05月20日   •   8037次阅读
翻墙撬门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虚设 新加坡人是窃贼眼中的软柿子?
2025年05月17日   •   7695次阅读
黄循财官宣:新加坡今年人均补贴高达数千新币
2025年05月19日   •   7695次阅读
14岁新加坡女孩眼底血管爆裂,脑瘤3次开颅剪去长发!她的妈妈做了什么...
2025年05月21日   •   7353次阅读
11%受访者一条浴巾用一个月才洗 专家:新加坡人浴巾细菌量超标
2025年05月19日   •   7011次阅读
李显龙亲自安利的遛弯胜地以前竟是墓地?
2025年05月19日   •   7011次阅读
为什么新加坡的“小贩文化”可以申遗成功?
2025年05月20日   •   6840次阅读
“跳板”光环渐失 别说留住,新加坡连吸引外籍护士都有难度
2025年05月22日   •   598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