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些24小时的诊所,但不如普通家庭诊所普及,夜晚看诊也要额外付费。

手术
每间医院都有自己的资费标准,但是,新加坡卫生部,也提供了明确的参考标准。

疫苗
在新加坡打疫苗可以去全科诊所,或者是公立综合诊所。
公立诊所的价格便宜,全科家庭医生较为方便,看大家如何选择。

新加坡的儿童疫苗是联和疫苗,中国的小朋友来这边,需要带好疫苗本。
到了新加坡之后,需要翻译并且转换记录。

03# 新加坡的医疗费用
急诊
新加坡急诊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的天价。
原因一
一些医院有急诊配套




不同时段收费不同

原因二
新加坡政府报销急诊费的50%

门诊
社区综合诊所

私人诊所

这些是看诊费,总体账单还要加上药费等。
看起来私人诊所价格要贵一些,不过小伙伴们还是比较多选择私人诊所。
专科
专科的价格蹭蹭蹭的升上去了,主要是看诊费就很高。
而且既然去看专科,肯定是普通诊所看不了的“疑难杂症”,药的价格也会比普通的退烧药和感冒药要高。
大家感受一下:


看了这么逆天的医疗费,大家是不是吓得,马上去研究了下医疗保险?
新加坡的医疗保险,了解下:
首先就是公民和PR必须加入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也就是Medishield Life。

Medishield Life 医疗保障:
覆蓋B2和C级病房,每日病房费限额是$700;
手术限额根据不同级别手术报销限额为$200-$2000;
住院费用自付额为$1500-$3000;
Co-insurance是10%;
每年报销限额是10万新币,保终生,终生保障没有限额;
既往症可以受保,有严重疾病史的人群来说,保费会比同龄人群增加30%,不过只需支付10年;
强制受保,用Medisave支付;
B2和C级病房条件相比单间肯定是要差一些,比如有些没有独立卫生间和空调,而且是6人间。
这个保险怎么说呢,保金是非常的亲民,覆蓋的项目也不少,但是你得能忍受不太舒适的病房条件,受得了公立体系较慢的医疗效率。
很多人都会同时购买综合健保计划(IP),其中也包括非公民PR的居民。
新加坡提供IP的保险公司是职总英康(NTUC Income)、友邦(AIA)、英杰华(Aviva)、保诚(Prudential)、大东方(Great Eastern)和安盛人寿保险(AXA)。

IP和Medishield Life的区别
Medishiled Life只覆蓋B2和C级病房,并且有很多限额和自付额。IP提供的是更全面保障,还有更好住院条件;
IP可以100%报销,新加坡的公立及私立医院单人病房医疗费用,无需支付自付额和co-insurance部分;
IP也有每年报销限额,对于大病不会因为医疗费数额巨大超出报销限额,住院还有现金津贴,有些提供海外医疗;
具体的条款需要看保险公司规定,很多公民PR在Medishield Life基础上都会购买综合健保计划。
非公民在新加坡生活,也有很多人购买IP,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这是从前!新加坡以后再也没有全额医疗保险了,IP附加险共同承担额最低为5%。
04# 政府为民众健康做出的努力
新加坡政府这个大家长,对国人的健康可谓是十分操心了,比如规定饮料要减糖,鼓励大家吃粗粮,给优惠,还有让商贩加入粗粮的主食。

还有这些因素也是新加坡人预期寿命长的原因:
环境
从WTO数据上看,导致死亡的非自然原因:有空气污染,自杀和被杀等。
这就涉及到国家的环境,众所周知新加坡是花园城市,空气污染指数是非常低的。
而且治安相对来说比较好,就减少了非自然死亡的几率。
饮食
新加坡的食物相对来说还是少油少盐的,而且比起西餐较为单一的选择,食物的营养均衡,选择不少。

因为AVA农粮局的把关,食品安全也是全球最好之一,能保证市面上出售几乎全部食物都合格。

这里有个词大家不陌生,那就是租房时经常听到的“小煮”,潜移默化也减少了,油烟污染造成的伤害。
生活习惯
新加坡的基础设施完善,每个居民区都拥有游泳池和体育场。

经常也有一些主题跑,还有全民健身活动等,让小岛的父老乡亲都动起来。

而且在新加坡,保持恶习代价很高,烟酒的价格高,管制也很严格。

重视慢性病的预防
新加坡经济发展强劲,医保系统运行高效,医疗体系也非常的发达(注意这里说的是发达不是便宜)。
新加坡也十分重视慢性疾病的,早期发现与预防,以及对病人的密切监测。

以上种种看下来,你是不是心中又萌生一丝幸福感了呢?虽然新加坡的医疗系统不错,但去医院的机会还是不要有比较好,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