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些24小時的診所,但不如普通家庭診所普及,夜晚看診也要額外付費。

手術
每間醫院都有自己的資費標準,但是,新加坡衛生部,也提供了明確的參考標準。

疫苗
在新加坡打疫苗可以去全科診所,或者是公立綜合診所。
公立診所的價格便宜,全科家庭醫生較為方便,看大家如何選擇。

新加坡的兒童疫苗是聯和疫苗,中國的小朋友來這邊,需要帶好疫苗本。
到了新加坡之後,需要翻譯並且轉換記錄。

03# 新加坡的醫療費用
急診
新加坡急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的天價。
原因一
一些醫院有急診配套




不同時段收費不同

原因二
新加坡政府報銷急診費的50%

門診
社區綜合診所

私人診所

這些是看診費,總體帳單還要加上藥費等。
看起來私人診所價格要貴一些,不過小夥伴們還是比較多選擇私人診所。
專科
專科的價格蹭蹭蹭的升上去了,主要是看診費就很高。
而且既然去看專科,肯定是普通診所看不了的「疑難雜症」,藥的價格也會比普通的退燒藥和感冒藥要高。
大家感受一下:


看了這麼逆天的醫療費,大家是不是嚇得,馬上去研究了下醫療保險?
新加坡的醫療保險,了解下:
首先就是公民和PR必須加入的全民醫療保險制度,也就是Medishield Life。

Medishield Life 醫療保障:
覆蓋B2和C級病房,每日病房費限額是$700;
手術限額根據不同級別手術報銷限額為$200-$2000;
住院費用自付額為$1500-$3000;
Co-insurance是10%;
每年報銷限額是10萬新幣,保終生,終生保障沒有限額;
既往症可以受保,有嚴重疾病史的人群來說,保費會比同齡人群增加30%,不過只需支付10年;
強制受保,用Medisave支付;
B2和C級病房條件相比單間肯定是要差一些,比如有些沒有獨立衛生間和空調,而且是6人間。
這個保險怎麼說呢,保金是非常的親民,覆蓋的項目也不少,但是你得能忍受不太舒適的病房條件,受得了公立體系較慢的醫療效率。
很多人都會同時購買綜合健保計劃(IP),其中也包括非公民PR的居民。
新加坡提供IP的保險公司是職總英康(NTUC Income)、友邦(AIA)、英傑華(Aviva)、保誠(Prudential)、大東方(Great Eastern)和安盛人壽保險(AXA)。

IP和Medishield Life的區別
Medishiled Life只覆蓋B2和C級病房,並且有很多限額和自付額。IP提供的是更全面保障,還有更好住院條件;
IP可以100%報銷,新加坡的公立及私立醫院單人病房醫療費用,無需支付自付額和co-insurance部分;
IP也有每年報銷限額,對於大病不會因為醫療費數額巨大超出報銷限額,住院還有現金津貼,有些提供海外醫療;
具體的條款需要看保險公司規定,很多公民PR在Medishield Life基礎上都會購買綜合健保計劃。
非公民在新加坡生活,也有很多人購買IP,以備不時之需。
不過這是從前!新加坡以後再也沒有全額醫療保險了,IP附加險共同承擔額最低為5%。
04# 政府為民眾健康做出的努力
新加坡政府這個大家長,對國人的健康可謂是十分操心了,比如規定飲料要減糖,鼓勵大家吃粗糧,給優惠,還有讓商販加入粗糧的主食。

還有這些因素也是新加坡人預期壽命長的原因:
環境
從WTO數據上看,導致死亡的非自然原因:有空氣污染,自殺和被殺等。
這就涉及到國家的環境,眾所周知新加坡是花園城市,空氣污染指數是非常低的。
而且治安相對來說比較好,就減少了非自然死亡的幾率。
飲食
新加坡的食物相對來說還是少油少鹽的,而且比起西餐較為單一的選擇,食物的營養均衡,選擇不少。

因為AVA農糧局的把關,食品安全也是全球最好之一,能保證市面上出售幾乎全部食物都合格。

這裡有個詞大家不陌生,那就是租房時經常聽到的「小煮」,潛移默化也減少了,油煙污染造成的傷害。
生活習慣
新加坡的基礎設施完善,每個居民區都擁有游泳池和體育場。

經常也有一些主題跑,還有全民健身活動等,讓小島的父老鄉親都動起來。

而且在新加坡,保持惡習代價很高,菸酒的價格高,管制也很嚴格。

重視慢性病的預防
新加坡經濟發展強勁,醫保系統運行高效,醫療體系也非常的發達(注意這裡說的是發達不是便宜)。
新加坡也十分重視慢性疾病的,早期發現與預防,以及對病人的密切監測。

以上種種看下來,你是不是心中又萌生一絲幸福感了呢?雖然新加坡的醫療系統不錯,但去醫院的機會還是不要有比較好,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