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病例”仍是隐患,新加坡社区病例数字或将回升

2020年04月29日   •   3249次阅读

疫情播报

新加坡确诊病例总数已达15,641例

阻断措施实行期延长至6月1日

截至4月29日中午12时,新加坡卫生部(MOH)已初步确定今日新增69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单日增幅依旧破千,全岛累计病例破万达到15,641例。新增病例多数是住在劳工宿舍的工作准证持有者,只有6人是本地公民或永久居民。

图片来源:法新社

随着新加坡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多日下降,新加坡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表示全岛确诊病例和社区感染病例的数目已经有逐渐下滑的趋势,显示社区传播已经减少,但相关部门仍会密切关注疫情态势。

下一步检测重点:弱势群体

当前,新加坡仍然在积极追踪新冠肺炎确诊病患密切接触者,原本全岛只有一个追踪调查中心,在新加坡武装部队的协助下,目前已经有七个中心建成,不同中心之间也会互相分享信息。同时,新加坡还将继续扩大检测范围,下一步将重点检测弱势群体,包括疗养院和安老院,接下来或将发现更多“隐藏病例”。

而随着新加坡政府积极为必要服务领域的员工进行冠病检测,包括养老院职员和他们所服务的年长者等弱势群体,本地社区病例数字或将回升。

领导新加坡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的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表示,全岛社区中仍然存在所谓“隐藏病例”,该类人群出现轻微症状与感冒混淆,导致未能及时就医。卫生部门将会继续观察这一群体,并加强检测。如果新增社区感染病例真正出现下降趋势,政府将考虑是否放宽阻断措施。

暗藏隐患:半数冠病家属染病却不知

为何“隐藏病例”引起多方重视?一项由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竹脚妇幼医院、国大医学组织旗下的综合诊疗所和国立健保集团诊断服务部联合展开的研究显示,在被调查的285名病例家属中,有半数确诊病患的家人感染了病毒后本人却不知晓。

该研究团队把调查对象分成前线医疗人员、广大社区民众和确诊病例家属,想要了解病毒在这三种人群中是否已经悄悄传染开来,但发现前两种人群都没有染病。

此外有愈来愈多证据,显示有患者在感染病毒至康复期间完全没有症状,但有传染他人的可能,“隐藏病例”的风险备受关注。随着大量无症状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出现,关于世界各地的“确诊标准”是什么、如何界定“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引起广泛关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下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确诊病例标准:

无论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只要实验室病毒检测为阳性,即为确诊。

再来看看新加坡的标准。3月28日发表于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文章《Investigation of three clusters of COVID-19 in Singapore: implications for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measures》(调查新加坡3个新冠感染群:防疫措施实施情况)中明确写道:

对一个人的呼吸道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如果对新冠病毒呈阳性反应,则视为‘确诊病例’。

可见新加坡这一标准与WHO的基本一致。此外,不论新加坡还是WHO,都是在以“感染新冠病毒”而非“新冠肺炎”作为判断依据。也就是说,以实验室病毒检测为标准,呈阳性即为确诊病例,不论是否出现发烧、咳嗽、肺炎等临床症状。

加护病房扩大一倍,呼吁前医疗人员重返岗位

在3月中旬,新加坡的医疗系统以及开始有意识地减少非紧急医疗事务,把加护病房的床位预留给真正有需要的患者。其中,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最为优先。

随着病毒检测能力的提升,预计新加坡的确诊病例会持续增加,政府表示将在近期扩大医院、隔离设施的床位至少一倍,总计约4万张病床,同时还将召集曾有过加护病房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或离职者重返岗位

新加坡卫生部也会推行分级护理,更好的照顾不同需求的确诊患者,减少医疗系统的负担。目前,新加坡确诊的1万多新冠患者中,只有30%的人需要住院隔离观察,小部分的人需要医疗设备辅助。

在分级护理制度下,大部分病患将在社区护理设施(相当于中国的方舱医院)接受护理,在这里会有医疗人员照看。14天后倘若患者情况良好稳定将转至社区康复设施,如果病情恶化则送入加护病房。

新加坡医院将增加一倍的加护病房。当局在过去几周与公立、私立医院合作,把普通病房改为加护病房,也会添加呼吸机等医疗设备。

虽然新加坡轻微患者较多,但卫生部医药总监麦锡威表示,不该为此放松警惕,因为患者进入第一和二周才是关键,病情很有在这期间恶化。

新加坡卫生部长颜金勇则表示,即使加护病房和医疗资源充足,也不能将之视为理所当然,民众仍须遵守安全距离措施及做好防范措施

新加坡政府的目标是降低宿舍感染病例,以及减低因患病而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

疫情笼罩下,爱心不间断!全岛29家慈善及社会服务机构,获得国家福利理事会批准,在阻断措施期间,继续为有需要的人提供膳食、干粮和日常必需品。另外41家则获准在限定时间内,提供基本援助。

新加坡也开始召集大量前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加入到医疗护理志愿团队(SG Healthcare Corps),目前已有3000名现任和前医疗专业人员报名参加。

非专业人士也可以加入志愿者行列,比如新加坡航空的空乘人员,现在在医院负责照顾非新冠患者,并做一些行政工作。

为缓解人手不足,新加坡的方舱内有机器人派发食物,路上也会看到一些巡逻机器人,代替警察警告违反抗疫规定的人。

图片来源:Mothership.SG

而新加坡政府将扩大新加坡医疗护理志愿团队,招募非医护领域的人士加入。卫生部长颜金勇说,政府这个月7日设立新加坡医疗护理志愿团队,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00名各年龄层的医护专才加入队伍,他们来自私人领域,也包括前医护人员。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7011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4788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对你的Singpass做这些事,换来的不是快钱,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3420次阅读
卫塞节遇上母亲节,新加坡一波活动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3249次阅读
24万富豪集体涌入新加坡!他们为何对狮城情有独钟?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阅读
震惊!这个没有资源的"小红点"凭什么成功?副总理王瑞杰首次公开6大治国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阅读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调涨订阅费!新加坡人每月要在这7个流媒体平台花多少钱?🔎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