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出现“冠病-19”疫情二周年。
731天,31万人染疫,848人病逝,数百万人的生计和生活,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病毒和疫情带来的沉重打击。
我们这一路是怎么走来,今后又是向何方而去?
带你回顾这两年共731天的50个瞬间。
大家也可以选择从文末倒回着读。
序:山雨欲来风满楼
2019年12月26日,武汉市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医生张继先发现并上报不明原因肺炎,怀疑该病属于传染病。
12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驻华办事处获得通报:中国发现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2020年1月1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已知悉武汉发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从1月3日傍晚开始对所有从武汉入境的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对过去 14 天有武汉旅行史和发热症状的旅客会被隔离观察。

1月4日,新加坡出现第一起疑似病例。接下来几天陆续出现一些疑似病例,有中国籍的,也有新加坡籍的,都一一排除。
从1 月 22日起,所有从中国抵新的乘客皆须进行体温检查。同日,成立跨部门防疫工作小组,由卫生部长颜金勇、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担任联合组长。
1.新加坡出现首起确诊病例
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新加坡出现第一起确诊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
1月20日,66岁武汉男子与家人一起乘搭南航航班入境。在航班上出现咽疼症状,没有发热。1月21日开始出现发热、咳嗽症状。1月22日前往新加坡中央医院求医,即刻被隔离。1月23日傍晚1800时确诊。

与男子同行的九个旅客当中,他的37岁儿子留在新加坡照顾他,其他八人已前往马来西亚。 男子住院28天之后,在2月19日康复出院。他说:“最想做的,就是吃一碗热干面。”
2.抢购口罩,增援湖北
武汉封城的同时,陆续传出湖北各地尤其武汉三镇、孝感等防护物资奇缺,大批医疗人员直接暴露在病毒感染风险之下,甚至有当地医生用手边的各种物品来自制防护用品,也有医生发微博求助。

不但湖北的防护用品奇缺,连新加坡本地也几乎买不到口罩和洗手液等物品。新加坡的社区药店里的口罩一摆出来,就迅速被抢光。当时微信朋友圈最盛行的一条就是“XXX药店有货,速去”,但留言往往是“断货了”“叫我们明天再来”“明天具体什么时间有货也不知道”。


1月25日,大年初一,《新加坡眼》开始发文,号召读者在新加坡筹集口罩、医用帽、防护服、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等医疗用品。
号召很快地得到各方的支持,除了在新加坡的中国人,也有新加坡人以及来自印度和日本等地的民众捐赠。
《新加坡眼》与小尾羊火锅餐馆合作,以小尾羊大华广场旗舰店为“武汉医疗物资捐献处”。


2020年2月1日前,正常飞往中国的最后一个航班。最后一个晚上,新加坡社会各界筹措的物资,在吉祥航空和新加坡眼逐一核对清单后,六七吨救援物资赶上飞往上海的飞机。


吉祥航空践行了当初给新加坡眼网友的承诺,免费承运捐赠武汉和湖北的物资。
这批物资是新加坡社会最早捐赠的最大一批物资,抵达上海后由卓尔集团协调运力公路辗转到湖北,当时武汉初步获得各界捐助,孝感成为疫情爆发最严重最紧缺的地区,所以这些物资主要分配给了孝感,在关键时刻为湖北抗疫起到了力所能及最大作用。
一个多月后,新加坡疫情开始爆发,中国物资紧缺开始缓解。曾为孝感筹措物资的对接网友十分关心我们,表示,新加坡如果缺物质,他们可以在湖北筹募。
社会各界包括中国各高校新加坡校友会在捐赠中出钱出力调度资源,殚精竭虑,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人感念不已。
3. 新加坡从武汉撤侨92人
武汉封城之后,不少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受困。1月30日,新加坡外交部安排酷航撤侨包机,从武汉接回了92人。新加坡外长维文与中国外长王毅通电话,对中国政府、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和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给予新加坡人安全回国所做的安排,表示感激。


4. 史上最高额 新加坡政府掏100万新币 带头号召民间捐款助华
2月4日,新加坡红十字会发动捐款捐物,助华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新加坡外交部继而宣布,新加坡政府拨款100万新币(约506万人民币)作为种子基金,支持新加坡红十字会的义举。
除了现金,新加坡政府也会贡献药品、医疗用品及试验专用的试剂盒。本次所有义款和赠物都会用来向受疫情影响的中国当地社群提供援助。

这次新加坡政府出资100万新币(约506万人民币),是前所未有的额度。
新加坡外交部曾说,在提供对外援助时,新加坡必须考虑与受助国的关系,以及新加坡是否有能力提供有意义的帮助,毕竟新加坡是个岛国,资源有限。
5. 出现首起本地社区病例 和首个感染群
2月4日,新加坡出现首起本地社区病例。
1月22日,一个从广西南宁出发的旅游团到了新加坡,在本地逗留两天,在新加坡期间,他们到过永泰行中药店等地。1月24至26日续程马来西亚,27日经新加坡回广西。回到广西玉林之后,团员中父女二人确诊。

(永泰行中药店)
旅游团在新加坡期间,永泰行中药店28岁女店员接待了他们。与往常一样,她向旅客介绍药品时,示范把药膏涂抹在个别旅客手上。
1月29日,她开始出现咽疼和发烧症状,到家庭诊所看病。1月30日,她前往陈笃生医院紧急部门检查,但在X光检测显示没有肺炎之后出院。2月3日她到新加坡中央医院检查之后,当晚半夜之前确诊,被列为第19起病例。她是新加坡首起本地社区病例。
继永泰行中药店28岁女店员确诊之后,与她密切接触的同事、家庭成员相继确诊,形成新加坡首个感染群,即“永泰行感染群”。

6. 警戒级别调高至“橙色” 引发生活品大抢购
2月7日下午,新加坡卫生部宣布,截至当天下午2点,新加坡增加三起病例,全都是新加坡人,近期都没去过中国或接触确诊病例;新加坡累计出现了33起病例,有些病例感染源不明。
有鉴于此,卫生部把疾病暴发应对系统(DORSCON)从黄色调整至橙色,属于次高级。新加坡在非典和禽流感期间也曾把警戒级别提高至橙色。

教育部立即终止所有校际和户外活动,直到三月学校假期结束为止;政府劝请所有活动主办方取消不必要的大型活动,若要照常举行也得采取体温检测等预防措施;医院、安老院、疗养院、托儿所开始限制人员出入。
进入“橙色”警戒的消息传出之后,当晚各大超市出现抢购物资人群,尤其是卫生纸。


各种洗衣洗手洗地板的清洁液也是抢手货。
政府出面呼吁大家不要囤货,说只要不囤货,货品肯定足够,但是如果大家纷纷囤货,货品再多肯定不够抢。
幸好,很快的,到了2月8日早晨,各超市的货架又堆满了货。

7. 新加坡给中国捐赠第一批抗疫物资 并组织第二次武汉撤侨
2月7日,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透过脸书发帖表示,新加坡将陆续为中国提供两万个试剂盒,外加三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机器,帮助中国抗击新冠疫情。
2月8日傍晚1715时,新加坡派出第二趟酷航航班前往武汉,带去了新加坡向中国捐赠的1万个冠病检测试剂盒。这是基于中方及时分享的病毒基因序列所研发的成果。新加坡是较早研发出核酸试剂盒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驻华大使吕德耀说:“感谢中国在一月中旬之前测序并公布病毒的全部基因组”;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洪小勇说:“在当前中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新加坡政府和各界人士向中国提供宝贵的人道主义援助,体现了中新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深厚友情,可谓‘患难见真情’。中方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并将铭记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