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出現「冠病-19」疫情二周年。
731天,31萬人染疫,848人病逝,數百萬人的生計和生活,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病毒和疫情帶來的沉重打擊。
我們這一路是怎麼走來,今後又是向何方而去?
帶你回顧這兩年共731天的50個瞬間。
大家也可以選擇從文末倒回著讀。
序:山雨欲來風滿樓
2019年12月26日,武漢市呼吸與重症醫學科醫生張繼先發現並上報不明原因肺炎,懷疑該病屬於傳染病。
12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駐華辦事處獲得通報:中國發現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2020年1月1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已知悉武漢發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從1月3日傍晚開始對所有從武漢入境的旅客進行體溫檢測,對過去 14 天有武漢旅行史和發熱症狀的旅客會被隔離觀察。

1月4日,新加坡出現第一起疑似病例。接下來幾天陸續出現一些疑似病例,有中國籍的,也有新加坡籍的,都一一排除。
從1 月 22日起,所有從中國抵新的乘客皆須進行體溫檢查。同日,成立跨部門防疫工作小組,由衛生部長顏金勇、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擔任聯合組長。
1.新加坡出現首起確診病例
1月23日,武漢封城當天,新加坡出現第一起確診病例,為境外輸入病例。
1月20日,66歲武漢男子與家人一起乘搭南航航班入境。在航班上出現咽疼症狀,沒有發熱。1月21日開始出現發熱、咳嗽症狀。1月22日前往新加坡中央醫院求醫,即刻被隔離。1月23日傍晚1800時確診。

與男子同行的九個旅客當中,他的37歲兒子留在新加坡照顧他,其他八人已前往馬來西亞。 男子住院28天之後,在2月19日康復出院。他說:「最想做的,就是吃一碗熱乾麵。」
2.搶購口罩,增援湖北
武漢封城的同時,陸續傳出湖北各地尤其武漢三鎮、孝感等防護物資奇缺,大批醫療人員直接暴露在病毒感染風險之下,甚至有當地醫生用手邊的各種物品來自製防護用品,也有醫生髮微博求助。

不但湖北的防護用品奇缺,連新加坡本地也幾乎買不到口罩和洗手液等物品。新加坡的社區藥店裡的口罩一擺出來,就迅速被搶光。當時微信朋友圈最盛行的一條就是「XXX藥店有貨,速去」,但留言往往是「斷貨了」「叫我們明天再來」「明天具體什麼時間有貨也不知道」。


1月25日,大年初一,《新加坡眼》開始發文,號召讀者在新加坡籌集口罩、醫用帽、防護服、醫用一次性乳膠手套等醫療用品。
號召很快地得到各方的支持,除了在新加坡的中國人,也有新加坡人以及來自印度和日本等地的民眾捐贈。
《新加坡眼》與小尾羊火鍋餐館合作,以小尾羊大華廣場旗艦店為「武漢醫療物資捐獻處」。


2020年2月1日前,正常飛往中國的最後一個航班。最後一個晚上,新加坡社會各界籌措的物資,在吉祥航空和新加坡眼逐一核對清單後,六七噸救援物資趕上飛往上海的飛機。


吉祥航空踐行了當初給新加坡眼網友的承諾,免費承運捐贈武漢和湖北的物資。
這批物資是新加坡社會最早捐贈的最大一批物資,抵達上海後由卓爾集團協調運力公路輾轉到湖北,當時武漢初步獲得各界捐助,孝感成為疫情爆發最嚴重最緊缺的地區,所以這些物資主要分配給了孝感,在關鍵時刻為湖北抗疫起到了力所能及最大作用。
一個多月後,新加坡疫情開始爆發,中國物資緊缺開始緩解。曾為孝感籌措物資的對接網友十分關心我們,表示,新加坡如果缺物質,他們可以在湖北籌募。
社會各界包括中國各高校新加坡校友會在捐贈中出錢出力調度資源,殫精竭慮,至今回想起來仍讓人感念不已。
3. 新加坡從武漢撤僑92人
武漢封城之後,不少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受困。1月30日,新加坡外交部安排酷航撤僑包機,從武漢接回了92人。新加坡外長維文與中國外長王毅通電話,對中國政府、湖北省政府、武漢市政府和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給予新加坡人安全回國所做的安排,表示感激。


4. 史上最高額 新加坡政府掏100萬新幣 帶頭號召民間捐款助華
2月4日,新加坡紅十字會發動捐款捐物,助華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新加坡外交部繼而宣布,新加坡政府撥款100萬新幣(約506萬人民幣)作為種子基金,支持新加坡紅十字會的義舉。
除了現金,新加坡政府也會貢獻藥品、醫療用品及試驗專用的試劑盒。本次所有義款和贈物都會用來向受疫情影響的中國當地社群提供援助。

這次新加坡政府出資100萬新幣(約506萬人民幣),是前所未有的額度。
新加坡外交部曾說,在提供對外援助時,新加坡必須考慮與受助國的關係,以及新加坡是否有能力提供有意義的幫助,畢竟新加坡是個島國,資源有限。
5. 出現首起本地社區病例 和首個感染群
2月4日,新加坡出現首起本地社區病例。
1月22日,一個從廣西南寧出發的旅遊團到了新加坡,在本地逗留兩天,在新加坡期間,他們到過永泰行中藥店等地。1月24至26日續程馬來西亞,27日經新加坡回廣西。回到廣西玉林之後,團員中父女二人確診。

(永泰行中藥店)
旅遊團在新加坡期間,永泰行中藥店28歲女店員接待了他們。與往常一樣,她向旅客介紹藥品時,示範把藥膏塗抹在個別旅客手上。
1月29日,她開始出現咽疼和發燒症狀,到家庭診所看病。1月30日,她前往陳篤生醫院緊急部門檢查,但在X光檢測顯示沒有肺炎之後出院。2月3日她到新加坡中央醫院檢查之後,當晚半夜之前確診,被列為第19起病例。她是新加坡首起本地社區病例。
繼永泰行中藥店28歲女店員確診之後,與她密切接觸的同事、家庭成員相繼確診,形成新加坡首個感染群,即「永泰行感染群」。

6. 警戒級別調高至「橙色」 引發生活品大搶購
2月7日下午,新加坡衛生部宣布,截至當天下午2點,新加坡增加三起病例,全都是新加坡人,近期都沒去過中國或接觸確診病例;新加坡累計出現了33起病例,有些病例感染源不明。
有鑒於此,衛生部把疾病暴發應對系統(DORSCON)從黃色調整至橙色,屬於次高級。新加坡在非典和禽流感期間也曾把警戒級別提高至橙色。

教育部立即終止所有校際和戶外活動,直到三月學校假期結束為止;政府勸請所有活動主辦方取消不必要的大型活動,若要照常舉行也得採取體溫檢測等預防措施;醫院、安老院、療養院、託兒所開始限制人員出入。
進入「橙色」警戒的消息傳出之後,當晚各大超市出現搶購物資人群,尤其是衛生紙。


各種洗衣洗手洗地板的清潔液也是搶手貨。
政府出面呼籲大家不要囤貨,說只要不囤貨,貨品肯定足夠,但是如果大家紛紛囤貨,貨品再多肯定不夠搶。
幸好,很快的,到了2月8日早晨,各超市的貨架又堆滿了貨。

7. 新加坡給中國捐贈第一批抗疫物資 並組織第二次武漢撤僑
2月7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透過臉書發帖表示,新加坡將陸續為中國提供兩萬個試劑盒,外加三台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機器,幫助中國抗擊新冠疫情。
2月8日傍晚1715時,新加坡派出第二趟酷航航班前往武漢,帶去了新加坡向中國捐贈的1萬個冠病檢測試劑盒。這是基於中方及時分享的病毒基因序列所研發的成果。新加坡是較早研發出核酸試劑盒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駐華大使呂德耀說:「感謝中國在一月中旬之前測序並公布病毒的全部基因組」;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說:「在當前中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新加坡政府和各界人士向中國提供寶貴的人道主義援助,體現了中新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深厚友情,可謂『患難見真情』。中方對此表示衷心感謝並將銘記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