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初见新加坡
上周的新加坡之行,露露在朋友圈零零散散的做了一些分享,但不是很详细,通过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下新加坡之行的一些感受跟想法,以及对新加坡这个国家的一个直观印象。
首先讲一下最直观的感受:新加坡这个国家,它现在最稀缺的是两样东西:一样是人才,一个是钱。
但是,他要的是顶尖的人才和非常非常多的钱。所以这个国家它的倾向性也非常明显,“我欢迎特别优秀的人来到我们国家” “我也欢迎特别有钱的人来到我们国家”,非常现实,非常落地的一个国家。
初见印象一:国家小,文化包容,整洁又干净
这个国家不大,大概是南京的五分之一吧。
有一天我们包了辆车,环岛转了一下,从东边走到西边,大概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
令我印象特别深刻是有一天晚上我们去一个地方吃饭,司机师傅说:这个地方有点远哦,然后,我就问:哦,有多远啊?他回道:要15分钟!然后我就笑了,正常来说,15分钟,在我们随便一个一线城市,可能也就只能走1-2公里。
就感觉还挺有趣的,因为这个国家确实很小。


第二个就是这个国家的文化氛围很包容。
基本上中国人在那边沟通,吃饭什么的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就哪怕你不会英文也没关系。
那边的华人的占比率能够达到75%,所以基本上讲中文属于他们的通用语言吧。在语言方面呢,是非常方便的。


第三个就是整个城市特别干净。
新加坡虽然有几百年的这个建国历史,建筑也非常古老,但是因为他们国家要求大概每三至五年就要做一轮的建筑装修,包含外墙的重新粉刷,所以基本上你在新加坡看不到那种破破烂烂的建筑,每个建筑都非常的新,而且装修跟设计也是非常现代化的。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小而精致的,但是现代化程度非常高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也是非常的高。
初见印象2:住和行,都很贵
新加坡的生活成本很高。
在从疫情解封了之后,有大量的中国人都奔到了新加坡去,以至于这个国家在上个月紧急出台了一个规定,“就是没有新加坡身份的人,在新加坡买房要加税60%”。
也就是如果这个房子是200万新币,“自己人”买就是原价,“外人”购买需要额外多收120万,其实,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去抑制大家各种炒房操作。
这个和我们国内现在萧条的房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的5月份,这么多人涌到了新加坡去,那新加坡的房租涨到多少呢?当我听到这个数字时,是有些惊讶的,在过去的六个月中,新加坡的房租翻了近一倍。
也就是之前可能只需要3千新币的房租,现在是6千左右新币,新币跟人民币的汇率大概是1:5.2。
如果是5千新币的话,那这个房租大概是在2.5万左右人民币。
房租涨涨涨

相对于住的成本,吃的其实还好。吃饭的话,因为新加坡政府有很多地方性的小食堂,大概一顿饭的话3到5新币就可以解决,所以吃饭成本整体还是比较ok的。
除此以外,新加坡的车子特别贵。
新加坡的车子一直都是全球最贵的地方,因为政府不太鼓励大家开车,一个是污染环境,第二个是可能会堵塞交通。
这次我们在新加坡待了那么长时间,没有遇到过一次堵车,哪怕是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在最繁华的CBD,都没有堵过车。
因为它的车子很少,而且,新加坡的车子税极高,车子的价格基本上是我们国内价格的1.5到2倍左右。例如同一款车,国内如果50万,那新加坡可能需要75万到100万左右。
但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是他们的车牌不是永久性车牌,只有10年的有效期,其次是这个车牌是需要花钱买的,现在的价格大概是12万新币,也就是60万人民币。


算下来在新加坡买一辆车,整体下来预计要100万到200万。而在国内100万起的车,其实在新加坡只是最基础的入门级车,如果你要自己开车的话,成本也是特别高的。
所以,总体来看,这是一个消费水平特别高的一个国家。
初见印象3:新加坡的身份规划
如果现在我们中国人到新加坡,有这么几个身份的规划:
如果你是一个纯外国人,就是没有任何新加坡的身份,你直接登陆新加坡,开一个正常的银行个人账户,门槛是非常高的。
▶ 普通银行账户:一般是20万到50万新币,也就是你要有100万到300万的人民币才可以开户。
▶ 私人银行账户:一般是200万新币或者是200万美金,它的这个门槛就会更高。
现在有很多人移民新加坡,会走这么几个方式:
第一种方式呢是你在新加坡本地找了一个工作,也就是先去拿个EP(雇佣签证)。
所以如果你能在新加坡本地找到一个工作,然后这家公司愿意给你发ep的话,那你就可以拿着ep的身份留在新加坡,雇佣签证它的门槛其实不是特别高,也不是特别难,只要有雇主愿意雇你,基本上都可以拿到。
但它有一个最低工资的要求,一般最低要求是3千,但在办EP时,为了增加通过率,可能要到5千-8千新币,这样也会比较容易通过。

第二种叫自雇签证(自雇EP)。顾名思义就是自己雇自己的这个意思啊。
自雇的意思就是我自己在新加坡注册开一家公司,然后我是公司的法人,也是公司的老板,通过这家公司来向新加坡政府申请我(老板)的个人签证。所以这叫新加坡的自雇EP。
相比较找一家公司来申请的话,这种可能就自主性会更强一点嘛,毕竟只要我能在新加坡开一家公司,我就可以去申请。
一般来说,EP的年限是2年,到了2年,需要去向新加坡政府申请续签。
但是如果你想去续签EP的话,他就会有一些要求。
比如说你的公司经营状况,然后你要雇佣多少个本地人。
所以,如果你成为了新加坡的citizens(公民),那你是永远不会担心工作的,因为新加坡的每一家公司都对于雇佣本地人是有要求的。如果你开了这家公司,你想给自己申请EP,一般来说会要求你雇佣几名本地人。
新加坡的总人口也就几百万,那新加坡又有这么多家公司,所以新加坡的citizens是完全不用担心工作的问题的,所以,基本上,只要你拿到了这个citizens的身份,你是永远不会失业的。

如果你在新加坡开公司,特别不容易的就是老板都要哄著员工,万一哪个新加坡员工离职,公司内国内外员工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他们后续续签EP。
总结来说,就是上面这两种方式。一种是我在新加坡找个工作,公司愿意给你发EP。
第二种就是你自己开家公司,开家公司的门槛并不是很高,可能1万新币,也就是5万人民币就能把这家公司开起来。然后你可以自己给自己发EP,但是这家公司后续运营的话,还是需要花钱养员工等等。因为它会有一些最低的要求,大概每年的最低成本大概是在5万-10万新币左右。所以自雇签证也是现在很多人落地新加坡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
例如一些老板可能他在国内有公司,他也想做一些全球的布局,特别是东南亚那边的,那很多老板就会把自己东南亚的总部设立在新加坡,然后由新加坡辐射到东南亚。例如印度,老挝,越南等等。

所以当你拿到身份EP之后,不论你是在新加坡开银行账户还是做任何事情都会变得容易很多,而且你入境新加坡也是不限次数的,没有任何的条件跟限制。
很多人在拿到了EP之后,都很期待说过几年可以去申请PR签证 ,那PR就是类似于美国的绿卡(永久居民居留)。
但其实从EP申请PR它是一门玄学,我在落地新加坡的第一天,有和朋友聊过这件事情,他们就在那边笑说,申请PR怎么保证能过呢,那就是要把大大小小的佛,宗教都信一遍,有可能可以过。
因为新加坡政府并没有出一个专门的标准,例如说什么样的人,一定可以拿到PR,并没有!
他会根据当下一批申请人的比例,年龄,工作,还有这个整体的一个情况,做一个综合判断,而它并没有一个完全的量化标准,所以很多人申请PR可能要申请好几次。今年没通过,明年继续,明年没通过,后年继续,然后突然有一年就莫名其妙通过了,这都是有可能的。
当你拿到了PR之后,就成为了新加坡的永久居民了。在你PR拿了几年之后,你就可以申请是新加坡的公民了。
如果你是新加坡的公民的话,你就要放弃中国身份了。所以这就是面临着一个选择的问题。那基本上大多数人拿到PR,也就在这里就Ok了,就不会再想去申请公民,除非是对新加坡特别有感情的,然后是确定会在新加坡永远都不会走了,那这样就会申请citizens。
如果是中国人想要去新加坡的话,拿公民身份的话都要经过这三个阶段。先拿EP,然后再拿PR,最后再拿citizens,那最难的就是从EP拿到PR。
我在和很多新加坡的朋友聊天的时候,有一个共识,虽然新加坡政府并没有公开说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拿到PR,但是他们看了一下数据。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拿到,特别是适婚未育的女性。
因为新加坡现在也是老龄化很严重的国家。他非常鼓励年轻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到新加坡结婚生孩子,可以给新加坡带来更多的这个人口增长。所以女性适婚未育在新加坡是比较受欢迎的。
其次像新加坡一些稀缺的行业,例如护士,老师这种也是比较容易申请通过的。
初见印象4:新加坡的金融圈
最后,关于新加坡的金融。新加坡的金融圈真的特别的卷,而且跟香港相比较而言的话,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