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诈骗案件占犯罪总数四分之一,新加坡跨国商业罪案特别工作组已破获至少440宗跨境诈骗案,老人应该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2020年03月01日   •   2万次阅读

信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像一种特殊介质充斥于网络世界,让我们我们接收到的知识和消息更加广泛,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是人们在收获信息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他们一直在努力消灭,但几乎从未成功过的网络骗局。即使是以低犯罪率闻名全球,被评为最安全城市的新加坡,也存在着各种互联网骗局。

网络诈骗案占总体犯罪四分之一

2020年2月5日新加坡警方发布年度犯罪统计数据,数据中显示,2019年报告的犯罪总数增加了6.3%,达到35,209起,而去年同期为33,126起。犯罪率飙升主要原因是诈骗案“大幅增加”。

新加坡警方表明,在报告的犯罪总数中,约有四分之一与诈骗案有关,在十大骗局类型中,电子商务骗局、贷款骗局和以信贷换取是特别关注的,这三种骗局就占整体骗局的60%以上。诈骗金额超过1.6亿美元,2019年,针对这三种诈骗的报告案件数量也比上一年增加了54.2%。大约45%的电子商务骗局是在网上市场Carousell上发生的,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与上一年相比,在其他数字平台(包括Facebook,Instagram,Shopee和Lazada)上发生了更多的电子商务骗局。

另外,借贷骗案剧增也备受关注。这类骗案从2018年的396起,增至去年的994起,激增151%。而所涉及的款项,也从2018年的56万6000元,激增至去年的约200万元,涨幅高达253.4%。

王乙康表示:要提高公众意识和教育

如今,网络诈骗案日益增加,新加坡跨国商业罪案特别工作组2017年成立至今,已经成功捣破至少440宗跨境诈骗案,在区域内逮捕了100多个嫌犯。这些网络诈骗案经常涉及庞大金额,受害者有时甚至失去毕生积蓄。

担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董事的新加坡教育部长王乙康2月28日在国会复会预算辩论中表示,提高公众意识和教育是打击针对老年人的网络犯罪和诈骗活动的最有效的方式。教育部长王乙康在国会回答议员关于采取措施和保障银行以保护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免受欺诈和网络犯罪的问题时,一共强调了四点。

他表示这类骗局和犯罪通常会诱使人们通过假投资计划或利用其个人信息来访问银行账户,从而交出其款项。犯罪分子通过电话,信息和电子邮件甚至是网络攻击与受害者联系。

第一,新加坡警察局预防犯罪委员会和新加坡当地银行已集中精力防止这一弱势群体沦为骗局。

除了公共机构通过媒体宣传,路演和社区外展计划提高人们对犯罪的认识外,银行还定期提醒客户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透露给任何人。

"

还鼓励银行客户通过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更新来保持强大的网络卫生。

"

第二,王乙康表示,新加坡金管局制定了与在线交易安全性相关的法规和指南,这些法规和指南已成为行业规范。例如,新加坡银行必须实施多重身份验证。

第三,一旦发现可疑的银行账户,新加坡警察局的反诈骗中心将尽快冻结该银行账户,增加追回受害者款项的机会。

"

我们冻结了怀疑从网上诈骗中获得收益的账户。

"

最后新加坡教育部长王乙康表示:“诈骗案还会变得越加复杂,罪犯也越来越聪明。跨境罪案增加了执法单位和银行的挑战和局限,能采取的行动有限。因此公众意识和教育还是打击网络罪案的最有效方式。”

在这些网络诈骗案之中,老年人往往是这些犯罪分子的首要目标,如今“独居老人”越来越多,他们警惕性差,缺乏安全感,而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有的老人甚至一生的积蓄被这些犯罪份子所骗去,所以老人们要积极了解常见的网络骗局。

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

1、理财、非法集资诈骗

老年人有一定的积蓄,但又怕积蓄不足够维持晚年生活,想要继续积攒继续,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的这种的心态,对老人宣称高额利息收益吸纳资金导致老人被骗。

2、中奖诈骗

各大社交软件上出现“中奖”等连结,老年人信以为真,点开连结后,有的自动下载不明软件,有的则会提示用户填写姓名、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还有的表示要想领奖需要先缴纳手续费若干,如不交纳视为自动放弃并且违约,会向法院起诉等。

3、养生保健品诈骗

老年人普遍重视养生保健,在各大养生网络平台上,一旦老年人表示有购买意愿,“专家”就会对老年人格外热心起来,不时嘘寒问暖,老年人抵挡不住“温情攻势”,花高价购买这些所谓医药保健品,使用后不仅无效,反而对身体有害。

4、网络传销诈骗

近几年,网络传销兴起,传销组织利用智能手机社交平台进行传销,受骗者有不少是老年人。网络销活动的特点是发起灵活,传播速度快,参与人员隐蔽,资金转移方便,发现和查处难度大,社会危害广。

老年人应如何应对骗局

1.不轻信盲信保健品,营养品

对欺诈保持防范意识。不要盲目信任他人,尤其是陌生人提供各种有利可图的资讯或产品更需仔细甄别,防止上当。更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被盗用。相信科学,绝不迷信热衷营养品、保健品,自己有基本的识别诈骗的能力。

2.平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不要随意在网站上注册,谨慎填写自己的姓名、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提高安全意识,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住址、家庭情况、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避免使用出生年月或者比较简单的数字排列作为账户密码;不要点击不明来路的简讯连结,以免被木马病毒入侵。如果手机出现无故停机状况,建议用户第一时间联系手机运营商,切莫忽视手机异常,谨防手机号被不法分子控制。

3.冷静处理

接听陌生人电话,如出现类似“交通事故”、“绑架”、“涉及到司法案件”等信息时要冷静,一定要通过其他渠道核实后再行处理。即使中国驻新加坡使馆在紧急情况下电话通知当事人突发事件,也不会谈及银行账户、转账等事宜。

4.关注新闻

有一些诈骗案例,会通过官网、Twitter、Facebook、微博、微信等渠道发布安全提醒和防诈骗知识,多关注新闻,你将避免被骗!

5. 一旦发现遭遇诈骗,不要慌张。

保留好证据,及时告知子女,请其协助投诉或报警,坚决利用法律武器,使不法之徒接受应有的惩处,追回损失。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3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379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7011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5814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