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经济强劲复苏加上劳动力市场持续紧缩,去年居民雇员名义工资增长创10年新高,达6.5%,然而通货膨胀影响了实际增幅,导致实际薪金增幅只有0.4%,比2021年的1.6%逊色,也是2012年负增长0.4%以来最低的实际增幅。
人力部5月29日发表的《2022年工资报告》数据显示,受聘于同一雇主至少一年的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整体工资增幅从2021年的3.9%,显著增加至去年的6.5%,但绝大部分的增幅,都被高通膨率抵消。
本地经济去年大幅放缓,全年增长3.6%,低于2021年的8.9%。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2022年全年整体通胀率是6.1%。不包括住宿和私人交通成本在内的核心通胀率,则是4.1%。政府预计今年全年整体通胀率将介于5.5%至6.5%。
去年有超过七成或72.2%的雇主,为雇员加薪。取得盈利的企业比率连续两年增加,至83.9%。减薪的企业则占少数,只有5.2%雇主如此做。

高企的通膨影响实际工资增速,也对雇员的实际购买力带来影响。 文告指出,在全球经济放缓和经商环境更加不确定的背景下,企业对加薪可能持更谨慎态度。因此,人力部预计今年整体工资增幅将放缓。
各行各业逐渐走出冠病疫情阴影,带动本地经济复苏和工资上涨。同比2021年,去年所有领域都有较高的工资增长,但增幅因行业而异。其中以住宿业工资增幅达9.7%居冠,其次是金融服务(9.0%)及房地产服务(8.6%)。
数据显示,在内向型领域中,住宿业的工资涨幅最高(9.7%),零售贸易则是6.7%。在旅游需求强劲复苏的情况下,处在这领域的企业,选择提高薪水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至于外向型领域,工资增长同样强劲,加薪幅度较高的领域有金融服务 (9.0%)、资讯通信(7.7%)及专业服务(7.6%)。
制造和批发贸易行业的企业,也为雇员提高工资,但因全球供应链受干扰及相关贸易活动疲软,这些行业的涨幅较小,分别是5.7%及5.8%。
通膨率
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的整体通膨率高达6.1%,比2021年的2.3%高出不少。人力部文告指虽然受到高通膨影响,但实际工资仍取得正增长。
根据今年首季对2023年预期薪资的调查,与去年12月相比,今年3月有近四成雇主有意为雇员加薪,增幅超过十个百分比。 但在全球经济放缓、经商环境不明朗多重因素影响下,预料今年雇主加薪时,会采取更谨慎态度
此外,预计通膨率将保持在高位。因此,预料2023年整体名义和实际工资增长将放缓。

新加坡薪资较高的十个行业以及平均薪资范围。
01 金融服务
平均薪资范围约为8,000 - 25,000 新加坡元/月。金融服务行业竞争激烈,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该行业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较高,竞争程度较大。
02 能源和石油行业
平均薪资范围约为7,000 - 20,000 新加坡元/月。能源和石油行业在新加坡相对较小,但仍然具有一定的竞争。这个行业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技能和经验。
03 医疗保健和制药行业
平均薪资范围约为6,000 - 18,000 新加坡元/月。医疗保健和制药行业的竞争程度因特定领域而异。某些专业领域(如医生、牙医、药剂师等)可能面临较高的竞争,而其他领域(如医疗管理、医疗技术)的竞争程度可能较低。
04 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
平均薪资范围约为5,000 - 15,000 新加坡元/月。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因为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吸引了许多技术专业人士和创新者。
05 专业服务(如法律、会计、咨询等)
平均薪资范围约为5,000 - 15,000 新加坡元/月。专业服务行业包括法律、会计、咨询等领域,竞争程度因具体领域和公司规模而异。大型和知名公司的竞争可能更加激烈,而中小型公司可能面临相对较少的竞争。
06 制造业
平均薪资范围约为4,000 - 12,000 新加坡元/月。制造业的竞争程度取决于具体的行业和市场。一些高科技制造业领域可能面临较高的竞争,而其他传统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可能相对较低。
07 航空航天和航空工程
平均薪资范围约为4,000 - 12,000 新加坡元/月。航空航天和航空工程领域对高度专业化和技术性的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竞争程度较高。
08 建筑和房地产开发
平均薪资范围约为4,000 - 10,000 新加坡元/月。建筑和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取决于市场需求和项目规模。在新加坡这样的发展快速的城市,这个行业的竞争程度相对较高。
09 媒体和广告行业
平均薪资范围约为4,000 - 10,000 新加坡元/月。媒体和广告行业的核心是创意和创新。竞争的关键在于谁能提供独特、引人注目且有吸引力的创意内容和广告策略。广告公司和媒体机构之间的竞争通常非常激烈,每个人都努力为客户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
10 快速消费品行业
平均薪资范围约为3,000 - 8,000 新加坡元/月。快速消费品行业包括零售、食品和饮料等领域。这个行业的竞争程度因具体领域和市场细分而异。一些知名品牌和大型零售商可能面临较高的竞争,而小型企业和新兴品牌可能面临较大的挑战。
新加坡的薪资水平也会因经济状况、行业发展和供需关系的变化而有所波动。
除了上述行业,还有许多其他行业也具有不同程度的竞争。例如,教育、旅游和酒店管理、艺术和设计、物流和供应链等行业也都有各自的竞争环境。
对于想要进入特定行业的人来说,了解该行业的竞争情况是很重要的。这包括研究市场需求、了解行业趋势、获取相关经验和技能,以增加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