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最近一个多月
大家没少跟国内的小伙伴
讨论防疫话题吧

新加坡看似佛系的抗疫氛围
让国内的小伙伴纷纷表示
“太不一样了!”

例如:大街上并不是人人戴口罩、 大型活动没有完全禁止、 没有“停课”、“停业”、“停工”......

防抗疫情期间
新加坡 VS 中国有什么不一样?
1.关于戴口罩 国内:人人戴口罩=预防病毒传播! 新加坡:感到不舒服,才戴口罩! 现在在国内
出门几乎看不到没戴口罩的人
街头巷尾各种硬核标语

而在新加坡,卫生部的建议是 没病不需要戴口罩
把口罩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政府在本地报刊刊登的广告) 最近,即便在巴士、地铁上 大部分人也还是不戴口罩的


(打了马赛克的都是没戴的)
出门逛了一圈 戴口罩的大概只占10%吧
不过,随着确诊病患增加
戴口罩的人也逐渐变多了

2.热门商品
国内:口罩、大米、双黄连
新加坡:泡面、卷纸、杜蕾斯
看看刚橙色预警后的新加坡超市实拍 安娣,这是打算几天不出门?
看到有本地网友调侃:
疫情稳定前,你会先脱发的!

还有抢纸巾的 难道是因为害怕原料紧缺?

3.集会活动
国内:取消一切大型集会、活动
新加坡:建议取消非必要大型活动
别说大型集会了
在国内,走亲访友都呼吁取消

(央视新闻呼吁取消家庭聚会)
新加坡这边 尽管有超过万人请愿
前段时间洛阳大伯公宫的
万人元宵晚会还是如期举行了
不过现场有防疫措施
比如,检测体温,禁止缺席假的人参加

最近,印度裔同胞的
大宝森节游行也依然举行了

最近的航空展
也还是如期举行

不过,三月份有一些活动延后了 比如IT Show等 4.隔离管理 国内:家家户户严格管控 新加坡:特殊人群重点隔离 在国内的小伙伴们
很多都拿到街道/社区发的出入证了
每户2天只许1人出入采购生活用品

有的还限时2小时 看你能去哪里浪~

为了严防小区外部人士进入 实行封闭式管理 想进门先对个暗号!

而在小坡,隔离是有选择性的 特殊人群才需要居家隔离 例如:刚从中国返回的居民、 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 例如:14天内去过中国的人 回到新加坡后 需要申请缺席假,在家隔离14天 新加坡人力部门会每天打电话 抽查这些人的情况

(海峡时报报道: 新加坡人力部每天拨出1000通电话, 追踪这些返新人员的情况) 还有这种简讯轰炸, 一天问候你3次!

1小时内不发定位 就可能取消准证哦亲~

5.爱聚会人群
国内:爱热闹的村民
新加坡:要去day off聚会的女佣
今年朋友圈里最火的 抗疫道具--村支书的小喇叭
每天传来朴实又亲切的话语

“各位老少爷们儿 我再看见你串门子 我叫你的嘴 给你撩咯!”


而在新加坡 也有一群爱聚会的群体 家庭帮佣
这雇主们还真有点担心 “啥时候了,她们还要去聚会!” “我家的明天也要去

”

6.关于同事 新加坡:我同事太佛了! 国内:你说哪个网友?!
“我的新加坡同事说 不生病不用戴口罩 所以她也不戴,在我的劝告下 她终于答应 : 好吧我尽量不用手摸脸!”

(图源:网友)
“我问我的新加坡同事
为什么不戴口罩
回答是......”

中国同事:在家办公的第N天 活在视频里的那些同事们...
上身精致炫酷 下身拖鞋棉裤


很多人患上了远程办公综合征: 间歇性失忆,持续性懒惰

一个月来最“精致”的时刻:
每周一次的视频会议
这是最近办公室的姐妹们
唯一能“争奇斗艳”的机会

(图源:@李蠕蠕) 7.家长们说得最多的话 最近,国内家长说得最多的话: 吃饭!吃饭!吃饭吃饭了吃饭!起来吃饭! 新加坡家长说得最多的话: 到底停课or不停课? 前阵子,小坡很多家长 都在转发一条请愿 希望教育部暂时安排所有学生 在家上课14天后再返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