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环境优美,安全度高,教育优质,拥有世界一流的医疗体系,在彭博发布的最高效医疗体系中排名全球第一,被世卫组织评价为亚洲最高效。
新加坡医疗体系特色
由于新加坡医疗出色,每年多达50万人次的海外人群去新加坡接受医疗服务。但新加坡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年支出却只占全国GDP的4.25%。
新加坡的医疗体系坚持4个原则,强调个人的责任,利用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医疗体系的系统效率,尽可能发挥市场的能动作用,通过个人收入和服务分级,可以精准地确定该补贴的低收入人群。

政府严格执行的“转诊”制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病去诊所,大病去医院"。一般来说若非紧急情况(急诊或疑似新冠肺炎等),病患都需要持有诊所医生的推荐信才可以预约医院中的专科医生。
据统计,在新加坡整体医疗支出中,政府支付和私人支付各占50%,私人支付中个人现金支付占比达31%,这个水平远高于日本、瑞士等其他发达国家,另外新加坡人口中有接近30%的非常住人口,这些人没有MediSave账户,无法享受公立医院经补贴的医疗服务。因此在新加坡医疗需要个人自己做好规划!
新加坡医疗改革详情
从今年4月1日起,新加坡癌症药物服务的终身健保索赔限额将提高至每个日历年3,600新元。
2022年9月1日引入了门诊抗癌药物服务的单独索赔限额,以支付在抗癌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服务费用,这些服务包括扫描、验血、医生咨询和支持性护理药物。

在审查最新的可用索赔数据后,卫生部将把综合健保计划提高到每个日历年3,600新元。
从4月1日起,在2023年提出抗癌药物服务索赔的患者将能够提出额外的终身健保索赔,最高可达新限额。
新加坡卫生部表示,终身健保保障的癌症药物服务的承保范围也将进行调整,从保单购买或续签的同一天起,仅涵盖癌症药物清单上的治疗。

卫生部表示,根据一份涵盖公共部门现有癌症药物治疗的90%的清单,这些患者每月可以提出200新元至9600新元的索赔。
各大保险公司公布了各自的癌症治疗索赔配套
从4月1日起,在新加坡受保人只有采用列入癌症药物清单上的治疗方案,才可向私人综合健保计划(简称IP)索赔。
自4月起,受新的癌症药物清单约束之后,意味着不能对癌症病患的索赔全额赔付。IP保险业者必须按照癌症药物清单重新调整IP和附加险的索赔额,并区分癌症药物和治疗服务的索赔。
终身健保是全国住院和医疗保险,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自动受保,不受年龄限制。不过,新加坡有290万人额外投保IP,其中约三分之一还购买附加险。

IP索赔的调整会在保户于4月1日起购买或更新保单时生效。
根据新加坡2020的年全国数据显示,每4个人中,有1人会在有生之年患癌。个别IP公司给予癌症治疗服务的赔付额,等于终身健保限额的四到五倍,即一年最多1.8万新元。若有附加险,可额外获得终身健保限额的2到15倍左右。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想以低廉的费用享受新加坡的优质医疗,那么新加坡的身份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比较受欢迎的移民新加坡的方式有下面两种。
新加坡自雇PIC项目
申请条件
1.投资门槛:100万新币投资金融类产品(可自主投资或委托第三方)
2.年龄最佳:30-50岁
3.学历:大专以上学历
项目优势
• 投资额:无需投入大量资金,建议资金规模需100万新币。
• 条件简单:无语言、经商、背景要求
• 审批快:公司注册成立后即可为自己申请EP,无需运营半年
• 更灵活:可以根据客户资金量灵活选择在私人银行或者证券公司开设投资账户,可选择自主投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
• 身份自由:持有EP准证期间,无强制居住要求
新加坡创业EP
申请条件
1.本科以上学历;大专学历建议至少 5 年以上同行业从业经验
2.申请人国内公司成立至少 3 年且在公司担任股东或高管
3.申请人在国内公司近一年营业额建议达到 500 万人民币以上
4.申请人在新加坡注册公司并运营
5.新加坡公司经营范围与母公司行业相关
6.申请人在新加坡公司担任高管且薪资至少 6000 新币以上
项目优势
• 申请条件简单,无年龄及语⾔要求,无需解释资金来源
• 灵活创业,无创业规模要求,企业税仅为国内1/3
• 申请周期快,3-5 个月即可获批
• 子女获得家属准证可以就读公立学校,享受优质中英教育
• 通过申请家属准证和长期签证,实现⼀家三代移居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