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環境優美,安全度高,教育優質,擁有世界一流的醫療體系,在彭博發布的最高效醫療體系中排名全球第一,被世衛組織評價為亞洲最高效。
新加坡醫療體系特色
由於新加坡醫療出色,每年多達50萬人次的海外人群去新加坡接受醫療服務。但新加坡在醫療保健方面的年支出卻只占全國GDP的4.25%。
新加坡的醫療體系堅持4個原則,強調個人的責任,利用分級診療制度提高醫療體系的系統效率,儘可能發揮市場的能動作用,通過個人收入和服務分級,可以精準地確定該補貼的低收入人群。

政府嚴格執行的「轉診」制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病去診所,大病去醫院"。一般來說若非緊急情況(急診或疑似新冠肺炎等),病患都需要持有診所醫生的推薦信才可以預約醫院中的專科醫生。
據統計,在新加坡整體醫療支出中,政府支付和私人支付各占50%,私人支付中個人現金支付占比達31%,這個水平遠高於日本、瑞士等其他已開發國家,另外新加坡人口中有接近30%的非常住人口,這些人沒有MediSave帳戶,無法享受公立醫院經補貼的醫療服務。因此在新加坡醫療需要個人自己做好規劃!
新加坡醫療改革詳情
從今年4月1日起,新加坡癌症藥物服務的終身健保索賠限額將提高至每個日曆年3,600新元。
2022年9月1日引入了門診抗癌藥物服務的單獨索賠限額,以支付在抗癌藥物治療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服務費用,這些服務包括掃描、驗血、醫生諮詢和支持性護理藥物。

在審查最新的可用索賠數據後,衛生部將把綜合健保計劃提高到每個日曆年3,600新元。
從4月1日起,在2023年提出抗癌藥物服務索賠的患者將能夠提出額外的終身健保索賠,最高可達新限額。
新加坡衛生部表示,終身健保保障的癌症藥物服務的承保範圍也將進行調整,從保單購買或續簽的同一天起,僅涵蓋癌症藥物清單上的治療。

衛生部表示,根據一份涵蓋公共部門現有癌症藥物治療的90%的清單,這些患者每月可以提出200新元至9600新元的索賠。
各大保險公司公布了各自的癌症治療索賠配套
從4月1日起,在新加坡受保人只有採用列入癌症藥物清單上的治療方案,才可向私人綜合健保計劃(簡稱IP)索賠。
自4月起,受新的癌症藥物清單約束之後,意味著不能對癌症病患的索賠全額賠付。IP保險業者必須按照癌症藥物清單重新調整IP和附加險的索賠額,並區分癌症藥物和治療服務的索賠。
終身健保是全國住院和醫療保險,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自動受保,不受年齡限制。不過,新加坡有290萬人額外投保IP,其中約三分之一還購買附加險。

IP索賠的調整會在保戶於4月1日起購買或更新保單時生效。
根據新加坡2020的年全國數據顯示,每4個人中,有1人會在有生之年患癌。個別IP公司給予癌症治療服務的賠付額,等於終身健保限額的四到五倍,即一年最多1.8萬新元。若有附加險,可額外獲得終身健保限額的2到15倍左右。
通過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想以低廉的費用享受新加坡的優質醫療,那麼新加坡的身份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比較受歡迎的移民新加坡的方式有下面兩種。
新加坡自雇PIC項目
申請條件
1.投資門檻:100萬新幣投資金融類產品(可自主投資或委託第三方)
2.年齡最佳:30-50歲
3.學歷:大專以上學歷
項目優勢
• 投資額:無需投入大量資金,建議資金規模需100萬新幣。
• 條件簡單:無語言、經商、背景要求
• 審批快:公司註冊成立後即可為自己申請EP,無需運營半年
• 更靈活:可以根據客戶資金量靈活選擇在私人銀行或者證券公司開設投資帳戶,可選擇自主投資或委託第三方機構
• 身份自由:持有EP准證期間,無強制居住要求
新加坡創業EP
申請條件
1.本科以上學歷;大專學歷建議至少 5 年以上同行業從業經驗
2.申請人國內公司成立至少 3 年且在公司擔任股東或高管
3.申請人在國內公司近一年營業額建議達到 500 萬人民幣以上
4.申請人在新加坡註冊公司並運營
5.新加坡公司經營範圍與母公司行業相關
6.申請人在新加坡公司擔任高管且薪資至少 6000 新幣以上
項目優勢
• 申請條件簡單,無年齡及語⾔要求,無需解釋資金來源
• 靈活創業,無創業規模要求,企業稅僅為國內1/3
• 申請周期快,3-5 個月即可獲批
• 子女獲得家屬准證可以就讀公立學校,享受優質中英教育
• 通過申請家屬准證和長期簽證,實現⼀家三代移居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