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号,吴作栋成为新加坡第二任总理,李光耀总理任期达31年176天。

新加坡超过香港,成为全球最繁忙的货柜运输集散地。
1994年
2月26号,新加坡和中国达成深度协议,开始筹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目标是借鉴新加坡的管理模式使苏州园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园区。

1996年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and development)认为新加坡不再是发展中国家。新加坡人均GDP达到了2万美元,排名为世界第16。

荷兰籍经济学家温思敏(Albert Winsemius)离世。

温思敏于1961年领导一个联合国团队来新加坡,帮助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李光耀很赏识温思敏的建议,让他成为新加坡的长期顾问。温斯敏对新加坡政府提出的许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建议,如保留莱佛士铜像与英文街道名称,使国际投资者安心;他也帮助新加坡获得像Shell与Exxon这样的跨国投资者。他正确地反对保护主义,建议从像生产衣服之类的低端工业开始,后来又发展到电子、航运、金融等方面。他也高瞻远瞩地远在1970年就提出建立新大学(或学院)的建议。在李光耀的赏识下,温斯敏的正确建议获得实施,帮助新加坡取得重大的发展。
2004年
8月12号,李显龙成为新加坡第三任总理,接任吴作栋。李显龙自1987年以来是内阁成员,是1980年代至1990年代新加坡政治转型的首要领导人。2004年上任总理之前,李显龙曾担任贸工部长(Ministerfor Trade and Industry)、财政部长(Minister for Finance)以及副总理。身为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的长子,李显龙的政治生涯曾被指控为裙带关系。李光耀在他的回忆录中强调,他不能让儿子直接继承他:“由其他人接替我担任总理较为恰当。那么若显龙之后升到那个职位,就明确能够看出他是靠自己的实力做到的。”

12月26号,印度洋海啸,新加坡积极响应,为海啸受难者提供支援和帮助。
2011年
5月14号,李光耀和吴作栋宣布退出新加坡内阁。2011年5月7日新加坡大选由李光耀创建并在新加坡长期执政的执政党人民行动党虽然继续占据国会压倒性优势,但得票率跌至60%左右,创新加坡建国以来最低。李光耀和吴作栋的声明说:“在具有分水岭意义的选举后,我们决定离开内阁,让更年轻的内阁成员团队联系并接触年轻一代,塑造新加坡的未来。”
2015年
李光耀3月23号与世长辞,李光耀是新加坡当之无愧的国父,改变了整个新加坡历史,带领新加坡成为了第一世界国家。在不少新加坡民众的心目中,李光耀有着崇高的地位。今年3月,上十万民众走上街头悼念已故总理,感谢他国家建设所付出的贡献。

新加坡虽小,但热情饱满
这个年轻的国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摘得属于新加坡自己的种种头衔
新加坡国庆将至
又将见证新一年的历史
前进吧,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