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巨头之七:瑞银集团。瑞士一直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在瑞士有两样东西其它国家难以匹敌,一个是钟表,一个是是银行。瑞银集团,是由瑞士联合银行及瑞士银行集团1998合并而成。
瑞士联合银行是著名的,是世界领先的,在私人服务方面也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瑞银集团还是世界第二大的私人财富资产管理者,以资本及盈利能力也是欧洲第二大银行。

瑞士银行集团是现今瑞士最大的银行,也是全球屈指可数的金融机构之一。不夸张说,瑞士庞大的银行产业和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实际上主要是靠瑞士银行集团来支撑的。在瑞士,瑞士联合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曾经接近瑞士整个银行业资产和负债的40%,雇员数占银行雇员总数的30%以上。在世界上,瑞士银行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银行,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商,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商,在全球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领域的地位可以说如日中天,某种角度来讲,瑞士银行集团是瑞士银行产业的象征和代名词。
瑞士巨头之八:百乐嘉利宝。百乐嘉利宝是全球领先的优质可可和巧克力生产商,占据全球巧克力市场25%的份额。根统计,全世界每卖出四块巧克力、夹心巧克力或者巧克力蛋糕,里面就有一块出自百乐嘉利宝公司,或者其中的巧克力部分就是百乐嘉利宝生产的。百乐嘉利宝公司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在30个国家建有45个生产基地,百乐嘉利宝生产可可和巧克力制品的历史已超过150年。
瑞士巨头之九:瑞士再保险。是世界领先的再保险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寿与健康险再保险公司。成立至今一直经营再保险业务。瑞士再保险公司同时也是瑞士最大的专业再保险公司。其中最主要的分支机构是在德国的Verieinte集团和Megdeurger集团以及Bavarian再保险公司。
瑞士再保险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世界领先的具有雄厚财务实力和偿付能力的再保险集团企业,并被公认为是风险转移组合最多元化的全球再保险公司,是世界四大再保险公司。
瑞士巨头之十: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全球十大金融保险集团之一,《财富》杂志评比的全球100大知名企业当中,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排名全球前四。苏黎世是全美第四大的产险公司(美国的Farmers产险是由苏黎世集团经营)、全英第三大产险公司与欧陆第二大企业产险公司。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拥有下述知名品牌与公司:联合邓巴、鹰星集团、农夫保险集团、苏黎世集团,特莱尼德等,总资产4240亿美元。苏黎世金融是一家居世界领先地位、获国际公认从事金融保险服务的全球性集团。
瑞士钟表业:瑞士拥有享誉世界的钟表高端品牌,瑞士每年生产的手表中有95%以上用于出口。从400多年前,第一批瑞士产钟表在日内瓦诞生。瑞士表匠曾一次又一次地将钟表技术推向新的巅峰,瑞士无可争议地成为全球钟表业的霸主,事实上,瑞士表顶级品牌大部分把握在以下在四大集团手中:

1、历峰集团(Richemont)旗下的Vendome集团。它几乎集中了瑞士超过半数以上的顶级品牌。比如瑞士顶级手表展览——日内瓦钟表展几乎成了历峰集团的个人展会。由于日内瓦钟表展的参展品牌都要经过十分严格的审核。
历峰集团主要下属公司包括:
卡地亚 (Cartier S.A.):珠宝、手表等
梵克雅宝 (Van Cleef&Arpels):珠宝、手表等
伯爵 (Piaget):珠宝、手表等
江诗丹顿 (Vacheron Constantin):手表
朗格 (A.Lange&Sohne):手表
积家 (Jaeger-LeCoultre):手表
沛纳海 (Officine Panerai):手表
万国 (International Watch Co):手表
名士 (Baume et Mercier):手表
万宝龙 (Montblanc):笔、珠宝、手表
登喜路 (Afred Dunhill):男装、手表
兰姿 (Lancel):皮具
克罗维(Chloe):时装
Old England:时装
James Purdey&Sons:枪械
万特佳 (Montegrappa):笔
上海滩 (Shanghai Tang):时装
2、世界工业表最大生产集团瑞士斯沃琪。斯沃琪集团,由原瑞士钟表工业厂(ASUAG)和瑞士钟表总公司(SSIH)于1983年合并而成、瑞士斯沃琪集团(Swatch Group)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钟表工业集团,旗下拥有著名的:勃朗帕爱、欧米茄、雷达、浪琴、天梭、卡文克莱、雪铁纳、美度、哈米尔通、皮巴曼、斯沃琪等手表品牌。集团公司拥有自己的装配系统生产企业Lasag公司、钟表机芯生产企业ETA公司、钮扣电池厂Renata公司等多家配套生产企业。
3、瑞士知名度最高的劳力士集团。劳力士集团是瑞士第二大钟表企业,近100年历史,年销售额逾20亿瑞郎,集团产品组成极为“精锐“,它只生产连续荣居全球销售额之首的劳力士牌手表及兄弟品牌帝舵表。这两款品牌手表可以说身价不凡,劳力士集团成为瑞士最大的奢侈表生产者,全瑞士每年生产用黄金总量的50%都被劳力士集团用于其成品表制作中。
4、快速增长的黑马LVMH集团。瑞士本土的三个集团军——斯沃琪、劳力士和Vendome(包括法国的重量级企业)共同控制世界豪华表生产80%的份额。而新进钟表生产行列的LVMH集团已占有豪华表生产的10%,而且每年都在快速增长。
瑞士的钟表业在几百年其实并不发达,为何瑞士最终成为世界钟表业的霸主了呢?
瑞士手表的崛起,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人称日内瓦教皇的约翰·加尔文。由于加尔文倡导宗教改革,对欧洲革命运动产生过极大的影响。比如法国的胡格诺派就是由他创建的,此后,胡格诺派在法国的行动成为了瑞士手表快速崛起的契机。
法国天主教与胡格诺派历史上在法国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因为双方断断续续打了八次宗教战争,新旧教派彼此之间进行仇杀,且给法国造成几百万的人口损失。特别是在宗教战争前,法国和英国是高端钟表制造业的主导者,但宗教战争后法国天主教掌握了大权,因此,这些手表手工业者离开法国背井离乡。

这些大批新教徒手工业者离开法国,来到加尔文统治下的瑞士日内瓦,其中就有不在少数的金银珠宝首饰加工者。由于加尔文派十分崇尚节俭,他认为奢侈品会腐化人类的心智。因此,失业及流亡的首饰加工者只能从事钟表制造等相似的工作,由此成为瑞士钟表业的开端。
当时欧洲主导高端钟表业的仍然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瑞士钟表业不得不另辟蹊径,走低端亲民路线,并且凭借生产效率击垮了英法制表商,称霸了欧洲钟表业。
南北战争后,美国制表业大量使用机械生产钟表,能够兼顾产量和质量,无疑严重威胁到了瑞士的钟表业发展。但瑞士的美国移民将美国生产模式引入瑞士,让传统的生产模式被机械生产与流水线组装取代,最终瑞士在钟表业的工业化上再次击败了美国,成就霸主地位。
后来,石英表被研发出世,其最简单的结构可获得远超机械表的精准度,瑞士面对日本厂商的石英表攻势只能无奈转型。而石英表的冲击之下,瑞士中低端表几乎被完全淘汰,瑞士开始转向顶级奢侈品,比如百达翡丽、宝玑这样的奢侈品牌,没有想到,销售额反而逐年增长。上世纪末期以及本世纪初期,在世界上经济崛起的日本反而抛弃了石英表,成为瑞士奢侈品牌的忠实拥趸。 瑞士拥有“钟表王国”的美誉已牢不可破了。从1587年开始,瑞士在钟表行业中一直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
瑞士的金融业:瑞士不但是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且持有全球30%的离岸货币,总额接近2万亿欧元,瑞士还是全球名副其实的银行王国,因为银行产业是瑞士第一大支柱产业。
早在2004年,瑞士金融产业就创造了瑞士近15%的GDP,瑞士银行产业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曾经惊人达到金融强国的德国、法国和美国的两倍。瑞士的银行管理著全球大约1/4的国际投资私人财富,因此,在私人银行服务和财富管理两大金融领域,瑞士银行占据着非常大的市场份额。

瑞士银行产业是瑞士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产业,人均产出超过35万欧元,比瑞士国内平均劳动生产率高出3倍以上。最著名的瑞士银行,已拥有148年的历史。瑞士银行往往是很多人心中世界上最安全的银行,瑞士银行长期的公信力成就了瑞士银行的繁荣。
说有一位美国老太太在其祖先的遗物中找到一张十分久远的手写存单。这张存单是她的祖先在瑞士银行开户存的100美元,当美国老太太去瑞士美国分行取钱的时候,该行报告了总行,待总行核对后,查到了该笔存款的底帐,立即给美国老太太兑付了50万美元。而且还奖励了她100万美元,并对老太太说:“钱存在我们银行,只要地球在,你的钱就在。”
瑞士银行的保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瑞士成为全球避税投资者的安全避风港,因为很多世界顶尖的富豪大都愿意在瑞士开设个人账户,维系自己的资金安全,正因如此,瑞士也成为了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瑞士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大国,瑞士弥漫着金融文化。据瑞士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早2016年全球经济不景气、且瑞郎十分坚挺的大背景下,瑞士266家银行(其中50%是外国银行)的总盈利仍然达到160亿瑞郎。由于全球四分之一的跨境金融交易是在瑞士完成的,因此,其位居世界第一。特别是以金融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计,瑞士排在全球首位。
瑞士最初拥有8家大银行,后经过数次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合并重组,全球性大银行整合为瑞士联合银行和瑞士信贷集团两家,而这两家银行资产负债总额已占了整个瑞士银行业的60%以上,雇员数占银行雇员总数的50%以上,尤其在世界银行业居领导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超级大鳄。
瑞士拥有着全球最为严格的“银行为客户保密”的制度,这一制度受到瑞士联邦宪法保护。
瑞士旅游业:瑞士可以说是全球旅游行业的经典代表,至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成为支撑瑞士三大行业之一,据统计,每年到瑞士旅游的旅客达到了6000多万人次。这样的数据无论放在任何的国家,都是十分恐怖的存在。
近几年来,瑞士的旅游收入均在200亿瑞士法郎。早在2004年创出新高,收入达到了248亿法郎,并且占瑞士全国生产总值的百分之5.6%,极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瑞士一直致力于把有限的资源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并且不断地延伸、最大化拓展旅游的内涵,使瑞士成为一个全球高度发达的旅游强国。

瑞士的会展旅游同样成为一朵奇葩。比如早在2005年,国际会展名城日内瓦在直接和间接的旅游收入上就达到了18亿瑞士法郎。比如瑞士小镇达沃斯,瑞士人把其拥有的欧洲滑雪胜地的优势与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了“名利双收”,旅游收入十分喜人。
瑞士创新发展的林业旅游。瑞士充分运用其“花园之国”的美誉创新林业旅游,早在2004年,瑞士林业旅游的全年收入就达24亿美元,甚至于比钟表出口业收入还高。
瑞士创新开发了农业旅游。瑞士与西班牙、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一样都极为重视农业旅游。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瑞士等欧洲国家每年旅游总收入中农业旅游收入约占10%。
瑞士创新发展商务旅游。瑞士能够将商务与观光相结合进行旅游促销,特别是2000年,瑞士观光及商务旅游收入一度占到GDP的6%。
瑞士的医疗制药业:中国有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其中,十分昂贵的进口抗癌药“格力宁”“格力宁”也名称为格列卫,就是由瑞士诺华公司研制出的。
诺华和罗氏是瑞士制药业的代名词,两家公司如今已是全球的跨国巨头,同时也是瑞士制药产业十分重要的支柱,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医药市场稳占一席之地,可谓是瑞士制药业的双驾马车,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