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硅谷银行倒闭
美国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与2008年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雷曼兄弟倒闭事件不能相提并论。
针对硅谷银行倒闭对新加坡的影响时说,这起事件和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的情况不同。
硅谷银行主要投资的美国国库券价格稳定,只不过存户对这家银行缺乏信心,出现挤兑致使它倒闭,而雷曼兄弟事件对全球金融系统带来冲击,许多银行都受到影响。
Banking
“美国政府已宣布担保存户的存款,应该能够使情况稳定。新加坡银行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次应该不会造成那么大的问题。”
硅谷银行是美国加州的地方银行。根据大华银行的研究,美国金融系统相当稳健,尤其大型银行的资本仍非常充足。这起事件对新加坡也没有直接冲击。

而且硅谷银行的业务非常单一,专门为高科技起步企业融资。这起事件对本地中小企业的启示是要避免业务过于单一。
“如果只专注于新加坡市场,企业将面对较大的风险。此外,我们投资时也应该采取多元化策略。”
02 促进企业发展
同时,政府呼吁更多企业善用政府的各项措施,并承诺竭尽所能与企业合作,帮助它们争取成功。
面对有限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以及能源价格受国际油价左右,本地中小企业须接受新加坡经商成本较高的事实,唯有通过商业模式转型、减轻对人力的依赖、走出国门,以及开拓新市场以跨越这些局限,而政府一定会给予大力支持。
新加坡商界一直都表示生意成本高,政府理解中小企业的担忧,并会竭尽所能帮助它们降低成本,包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过去一年多来五次收紧新元政策以抑制输入型通胀,政府机构也继续简化程序和条例,减低商家的负担。

新加坡的经商成本毕竟较高,尤其在土地、能源和人力这三方面。
Job
本地人口增长缓慢,人力有限。我们当然能够引进外籍员工来填补短缺,但如果引进太多,就会影响国人的薪金,尤其低收入国人,造成更大的收入差距。
要应付上述三大挑战没有灵方妙药,政府也无法长期帮助企业抵消这三方面的成本。
对企业而言,它们必须继续转型、自动化以减轻对人力的依赖、走出国门和开拓新市场。如果企业愿意这么做,政府肯定会给予大力支持。
希望更多企业善用政府的各项措施,并承诺竭尽所能与企业合作,帮助它们争取成功。

在后疫情时代,企业面对地缘政治、经商环境和消费者习惯上的改变,须与事俱进,“穷则变、变则通”。
企业须加强技能、提高生产力、迈向国际化和改变商业模式,以取得可持续发展,抓紧增长机遇,同时促进居民就业。
03 就业情况好转
居民就业2022年增加2万6300人,保持稳定增长。去年12月的居民就业人数比疫情前多出4.8%,主要在金融服务、资讯与通信业等外向型领域。非居民就业也有所增加,总数达到2019年的99.2%,主要是回填疫情期间离职者的空缺。
本地劳动市场在2022年显著改善,就业人数、居民长期失业率、被裁退人数,以及被裁居民六个月内重新就业率等多项指标,都比冠病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还要理想。
本地去年就业人口创纪录新增22万7800人,使得总体就业人数比2019年还要高出2.9%。
居民就业2022年增加2万6300人,保持稳定增长。去年12月的居民就业人数比疫情前多出4.8%,主要在金融服务、资讯与通信业等外向型领域。非居民就业也有所增加,总数达到2019年的99.2%,主要是回填疫情期间离职者的空缺。
失业至少25周的居民长期失业率为0.6%,低于疫情前的平均0.7%。2022年全年平均失业率也比前一年理想,总体失业率从2.7%下降至2.1%,居民失业率从3.5%下降至2.9%,公民失业率也从3.7%减少至3.0%。

去年最后两季裁员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全年被裁人数(6440人)比疫情前低(2018年有1万零730人、2019年1万零690人)。报告指出,裁员的主要原因是商业重组。
去年第四季有2990人被裁,比第三季多出一倍,但仍比疫情前的季度被裁人数少。电子制造业(670人)被裁者最多、批发业(450人)次之,资讯通信业(370人)排在第三位。
被裁退六个月内找到新工作的本地居民比率是73.1%,这是2015年第二季(73.6%)以来最高的。
职位空缺则连续三个季度下滑,但仍处于高位,主要在建筑与制造业等比较依赖客工的行业。去年12月的职缺总数为10万4500个。由于失业人数继续下降,“工找人”职缺比增加至2.33。

地缘政治紧张没有缓解迹象,俄乌危机继续冲击全球供应链,美国硅谷银行倒闭的消息又引起震荡,人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资讯通信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保持增长,接下来增材制造和绿色经济领域也有很好的发展契机,雇主应该继续推行企业转型,为劳资双方开创更多良机。
2023年上半年裁员人数预料继续攀升,全年裁员人数将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其中主要出现在电子制造业。
资讯通信业可能面对重组和整合,但科技人才需求会保持坚挺,因此科技专才应该能够进入对技术人才有需求的其他行业。
今年财政预算案公布之后与商家交流时发现,很多人投诉工人不够,希望当局能允许他们聘用更多外籍员工,显示业者仍对前景感到乐观。目前外部环境险峻,风险相当显著,尤其要留意高利率对消费的影响。
由于全球经济前景不乐观,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国家的民众都对未来的生活更悲观。
面对不明朗的经济前景,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多国民众都对未来的生活更悲观,但本地民众仍普遍对政府有信心,认为政府能带领国家渡过经济难关。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比去年上升两个百分点至76%,与2021年并列为历来最高。
自2020年以来,本地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都达到至少70%,高于冠病疫情暴发之前。2019年是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