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潮世代有钱却不肯花 是理财有道还是“一毛不拔”?

2024年06月24日   •   1026次阅读

生老病死,这是每个人一生都得经历的阶段。

在财务方面,经济学家也给人的一生划出了三个不同阶段。

年轻时,事业还在发展阶段,普遍入不敷出,得透过贷款来投资教育及购买栖身之所;

人到中年,经济状况趋稳,开始给日后退休生活积累财富;

到了晚年,就是享受大半生劳碌成果之时,此时花的会比赚的钱多,开始“吃老本”。

今天红蚂蚁要谈的重点在第三阶段——既然后顾之忧较少,吃老本的退休人士应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这也让诸多商家无不瞄准退休人士的商机,看好银发经济大有可为。

若按照这个逻辑,随着人数庞大,且享受过经济腾飞时代红利的“婴儿潮”世代逐渐踏入退休年纪,全球经济应该会在银发一族的推动下风生水起。

但一些数据却显示,现实情况远非如此——有钱的婴儿潮世代,花起钱来却是谨慎小心。

英国媒体《经济学人》近日就有一篇文章,以简单粗暴的标题,点出了这个现象:

婴儿潮世代很有钱,但他们为何如此吝啬?

谁是婴儿潮世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出现了一波横跨近20年的“婴儿潮”,各国生育率在这段期间大幅提高。

所谓的婴儿潮世代,指的就是在1946年至1964年间出生的群体。

用新加坡的语境来说,婴儿潮世代则大致分布在“立国一代”(1950年至1959年之间出生)、“建国一代”(1949年之前出生)和“壮龄世代”(1973年以前出生)。

二战结束后,全球出现了生育率急剧攀升的婴儿潮。(互联网)

这批婴儿潮世代的成长年代,正好是战后重建,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虽然并非所有人皆富得流油,但平均而言,这一代人的财富较其他世代来得丰厚。

一些说法甚至把婴儿潮世代喻为“有史以来最幸运的世代”。

因此,外界无不期待经济实力雄厚的婴儿潮世代迈入退休年龄后,能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另一股动力。

但诸多数据显示,婴儿潮世代“撒钱”推动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景,如今看来似乎只是世人的一厢情愿。

勤存钱,少花钱

首先是存款和消费的模式,各国婴儿潮世代相较其上一代人,更倾向于存钱,而非花钱。

根据美国数据,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地65岁至74岁人士花费的金额,平均比他们的收入多10%,意味着当时有吃老本的现象,也符合一些经济学者对老人经济行为模式的推论。

但从2015年起,随着婴儿潮世代开始步入老年,情势却开始逆转,彼时65岁至74岁的群体非但没有吃老本,而且还有办法平均存下收入的1%。

加拿大65岁以上民众在2000年代的存款率呈下滑趋势,但到了婴儿潮世代开始退休的2015年,当地65岁以上民众的存款率止住了跌势,并且在最近开始回升。

在韩国,65岁以上群体的存款率则从2019年的26%,增加至2023年的29%。

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也有类似现象。

与此同时,迈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虽然退休人口较10年前更多,但退休人士占当地总消费的比例却比10年前来得少,意味着当地退休人士如今更节俭。

《经济学人》分析股市数据后也发现,一些被认为和银发经济有关的产业,,包括医疗保健、休闲、旅游及抗衰老护肤品等,过去五年的表现逊于大市,显示这类行业并没有因众多婴儿潮世代迈入黄金岁月而讨到好处。

婴儿潮世代被喻为史上最幸运的世代。(互联网)退休年龄延后

婴儿潮世代有钱却不花钱的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是许多婴儿潮世代压根还未退休。

近年来,延后退休年龄已成全球趋势。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55岁至64岁的劳动参与率从2011年的58%,增加到最近的66%,这个纪录也是历史新高。

这或可部分说明,婴儿潮世代为何仍处于收入大于花费的状态,也因为仍在工作,自然没有太多“闲情逸致”去进行和银发经济有关的消费。

此外,对遗产传承的观念转变、冠病疫情,以及对晚年照护费用不足的担忧,亦是这些婴儿潮世代缩紧荷包,谨慎消费的原因。

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不少国家近年来纷纷调高了退休年龄。(商业时报)遗产相关观念转变

这点和婴儿潮世代的人生阅历有一定关联。

一些研究指出,婴儿潮世代意识到,他们能在经济腾飞时代积累到财富是幸运的,正因如此,他们希望能把财富留给“相对不幸”的下一代。后者在一些国家面临着买房的挣扎,以及背负学生贷款的困境。

先进国家中,遗产转赠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急剧增加说明了这点。

以美国为例,当地人继承遗产的数量就比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多了50%。

冠病疫情改变了生活习惯

四年前那场席卷全球的冠病疫情,也让部分婴儿潮世代的生活习惯产生了变化。

有的人开始深居简出,连带影响了他们的日常消费模式。

2022年,美国婴儿潮世代在餐厅堂食方面的实质花费,就比2019年减少了18%。

换句话说,一场疫情,意外让婴儿潮世代省下了更多开销。

寿命延长

最后一个因素,则与人类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有关:

怕活太长,导致钱不够用。

在医学发达的当今社会,长命百岁已不再是罕见现象,婴儿潮世代中,或许会有为数不少的人能活到100岁以上。

这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将有三分之一是在退休生活中度过的。

这让一些婴儿潮世代开始担忧可能随之衍生的财务负担,包括在晚年可能因失去行动能力或失智而不得不支出的看护成本。

而在日本,由于长寿现象普遍,一些退休人士除了得张罗自己的看护费用,还得负担他们更年迈的父母的相关费用。

晚年的照护成本,是婴儿潮世代消费模式趋向保守的考量因素之一。(互联网)

根据国大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一项常年研究,一对65岁及以上的本地夫妻在2022年的每月基本生活所需为2551新元,较2020年高出5%;满65岁单身者则需要1492新元,同样较2020年多出5%。

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可以预见这类预算未来仍会进一步攀高。

新加坡银发一族也曾经历新加坡经济腾飞的年代,那种居安思危的观念相信已根深蒂固,因此估计也会和全球婴儿潮世代的想法相近,在退休后谨慎消费。

追根究底,婴儿潮世代也许根本不是吝啬,而是更懂得作长远考量。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037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5301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5130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788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