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新加坡为了反洗钱有最新动作!
7天内查上万入境旅客,其中抓获10人携带超额现金!

图源:8视界&新加坡警察部队
甚至此次抓获的10人中,有2人携带现金总额超过14万,当场拦截,目前正在接受调查!

这种行为或已涉嫌洗钱意图。
最近,新加坡为了反洗钱,发布首份《国家资产追回策略》,更是向公众交代了过去5年内洗钱查抄60亿新,其中有4亿退回给了受害人。
在新加坡哪些行为算洗钱?
接下来,入境新加坡的旅客,长居本地的居民、富豪们要注意!
以下4大行为涉嫌洗钱嫌疑!(洗钱是指把违法收入转变为合法收入的的行为)
01 入境旅客 携带超额现金未申报
根据新加坡法律规定,为了打击洗钱等犯罪活动,任何人入境新加坡携带价值超2万新的货币,都需要提前申报。

图源:police.gov.sg
如果未申报带入境,涉案金额可能被没收,还可能罚款5万新或者坐牢3年,或者2者兼施。
就在上周,当局7天内查了上万旅客。
6月25日,本地6大部门,即警察部队、移民与关卡局、中央肃毒局、新加坡关税局、国家公园局和卫生科学局联合发文称:
6月17日至23日,执法人员在樟宜机场联合执法,检查超过1万名旅客。
发现有10名旅客携未申报携带价值超2万新的现金通关:
·2人携带3万到3.5万现金入境
·4人携带2.4-10.9万现金入境
·3人携带2.2-2.8万现金入境
其中有2人均携带超14万新入境,旅客正在接受调查!

02 本地居民 换汇/卖卡
换汇跟卖卡,当事人或许并未有意洗钱,但是却被犯罪团伙们利用参与洗钱,尤其是这2种行为。
1)兑换货币
犯罪团伙提供更高的汇率,还有上门服务,当面转账到指定账户,成功后才收钱。
但是,收钱的账户几天后就会被冻结了,还有警察上门!
这是因为,他们用来转账的账户收了“黑钱”,转的也是“黑钱”,作为收到“黑钱”的账户,自然也会被查!
而他们拿到手的,却是打工人的血汗钱。

仅示意
为啥钱在犯罪团伙手里不冻结呢?那就要说到本地居民会“参与”到的第2种洗钱方式了。
2)买卖、转让银行卡
准备离开新加坡的外籍打工人,或许想着“反正自己不用了,干脆卖掉赚点钱”,于是出售自己的银行卡和SIM卡。
而犯罪团伙会用这些户头收赃款,并很快转出去,即便发现也是找户主,他们只需要继续买新的卡就可以了!

图源:8视界
为了防止犯罪团伙继续用这种方式作案,新加坡当局近日出台新政策!
6月18日起,持新加坡工作准证(WP)的打工人,在雇佣关系终止,离开新加坡前必须关闭银行户头!不然就直接冻结账户!

03 普通人 去赌场/买奢侈品
对于普通人,无论是旅客还是本地居民,以下行为需要注意。
1)去赌场换货币
会有专门的人将“黑钱”兑换成赌场筹码,玩一圈后,再将剩余的筹码兑换成其他货币,在赌场实现货币转换,出来后的钱还能直接存银行。
这种方式,普通人也能接触,或许某个拜托你帮忙兑换筹码的人,拿的就是“黑钱”。

2)买二手珠宝首饰,奢侈品
犯罪团伙用“黑钱”购买珠宝首饰或奢侈品,然后打折卖出去,这样一来“黑钱”花出去了,而买家到手的物品却成了“赃物”!
这两种情况,主要还是要靠个人提防,不贪便宜就对了。
04 有钱人 花钱/开公司
最常见的方式有花大笔钱转移账款,或者是开公司。
1)高价卖收藏品
这需要多人配合,先低价买入没有记号的收藏品,然后进行拍卖,将价格推高后拍下。这样买家收到的钱就是干净的钱了。
2)购买虚拟货币
随着加密货币价值暴涨,这种不记名货币也成了洗钱的方式之一。

3)购买不动产
用来买房的钱其实已经洗过很多轮了,为了更保险一点,他们会选择入手比较“保值”的不动产!不仅可以日常享受、显摆,缺钱的时候卖出,也是一笔收益。

近日轰动全网的新加坡30亿洗钱案中,就出现了好几种上述操作。
根据他们被查抄的产业,来对比一下:
新加坡最大洗钱案,被告9成资产被充公
30亿洗钱案牵扯的10名被告在落网1年内全部治罪,法院先后将他们的9.44亿新年资产充公。
据本地新闻报道,他们被缴获的资产为10新亿,这笔充公的资产占了缴获资产的9成之多。

我们来看,他们被查获的资产有哪些:
1)不动产类,房地产多达207个;
2)奢侈品类,豪车77辆,名包483个,名表169只,首饰580件
3)投资类:加密货币逾3800万新,金条(包括黄物品)68件。
4)收藏类:潮玩积木熊多个,葡萄酒数千瓶
5)存款/现金:户头存款逾14亿新,现金7600万新。

图源:mas.gov
另外,几位被告还开设公司,用公司名义开设户头接受赃款。
主要的几种洗钱方式与有钱人的方式几乎是一一对应。
上月,当局还指出,要维护、储存他们被充公的资产,新加坡就已经耗费64万新了,这部分钱由新加坡当局承担。
为此,执法当局准备先法院申请,先出售严重贬值或维护成本高的抵扣资产。

图源:8视界&新加坡警察部队
随着洗钱案落下帷幕,新加坡近期对洗钱犯罪的打击也越来越大!
就在近日,内政部还透露,本地5年内查抄总额达60亿新!
新加坡退4亿新元给受害人!
新加坡内政部发言人指出,从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新加坡从犯罪和洗钱活动中扣押的资产超过60亿新,这些资产是这么分配的:
1)10亿充公为国有
2)4亿1600万归还给受害人
3)剩余的资产,还在调查或法庭审理中

有被诈骗的经历的网友看到这里,估计要哭出声:“太感动了,没想到被骗的钱还追回来”!
对!没错,追得回来!
新加坡首份《国家资产追回策略》
就在昨日,新加坡政部、财政部和金融管理局还联合发布了本地首份《国家资产追回策略》(National Asset Recovery Strategy)报告!

报告中指出,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转运中心,政治和经济稳定、完备的法治、监管及金融体系,吸引着投资者。然而,犯罪分子同样会利用这些特点来清洗非法资金。
为此,资产追回是新加坡打击洗钱和其他犯罪活动的基本原则,也为受害者提供补救。

该报告将执法机构、行业监管机构、私人企业和公众全部串联起来,从四方面严打这类罪案和追回非法资产。
1)快速追查非法资金,侦测可疑的犯罪活动。
通过通过法律框架、信息共享、科技和数据分析和培训调查官实现。比如,当局推出的“交出令:电子传送”,可快速检索银行信息,将原本要10-90天才能获取到的资料,压缩在1天内完成!
这项技术还在全球通讯技术上获奖。

图源:police.gov
2)及时扣押国内的资产,并归还给受害者。
依法及时扣押、充公和处置犯罪的不义之财,并与国际伙伴合作追回非法资产,以便最大限度地追回非法资产,将其归还给受害者。若无法辨别受害人,将会收归国库。
3)通过严刑峻法、公众教育和伙伴关系,阻止犯罪团伙利用新加坡隐藏、转移或享受非法资产。
4)与本地银行合作,进行反诈提醒
今年3-4月,警方与本地银行合作,向超过1.25万人发送逾1.67万条诈骗短信提醒,成功阻止3000多起骗案,保住超过1亿元。
针对以上这份策略,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昨日在金沙国际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会议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新加坡坚决打击金融犯罪,但零容忍的态度不等同这类罪案不会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