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的背后总有
一直选择原谅的父母
这一场仗,注定是父母会输
02
海归沉迷游戏,吃饭都要奶奶喂
这个孩子上过微博热搜
妈妈送他去新西兰读预科
留学2年花光200万元
大学还没上就弃学回家
成天玩游戏不说
从不与家人交流
一旦说话就是:要钱

就连吃饭都是奶奶喂
为了他,奶奶顶着哈尔滨
零下30度的风雪
给他买零食去
奶奶,还有严重的老寒腿
这一切却唤不醒
沉睡的巨婴

家人对自己一切的好
都变成理所应当
父母的付出不需要偿还
毫无感激感念
03
巨婴男,当街殴打母亲
一个光着膀子的壮汉
当街殴打一个老妇人
对着老妇人破口大骂
这样的拳打脚踢
是有什么深仇大恨
难不成是有“杀母之仇?”

令人震惊的是
这个老妇人就是他的
亲身母亲
壮汉打人原因更是让人发指
他还不起房贷
向母亲借钱遭到了拒绝
就逼母亲管亲戚借
母亲再次拒绝之后
就遭到了他的当街殴打

都说养儿能防老
当宠爱变成溺爱
养出了恶魔
却是痛苦一生,直到老

04
30岁啃老族,挥刀砍死母亲
“啃老”还不是最严重的
之前,有个30岁的男子
沉迷于在家玩游戏
不思进取,常和母亲发生冲突
结果有次要钱遭到拒绝
直接拿刀砍向母亲
将她残忍的杀害

图片来源:人民网微博
越无能的人
越会对自己亲近的人动手
这是他们仅存的
一点本事了。。。
我们不敢想像南京小王
扬言要刀砍父亲
是说说而已
还是真的会冲动伤人?
但是这一桩桩一件件
为“海归”贴上啃老标签
让巨婴被视作社会公害

在新加坡,我们不敢怠慢生活
这些“巨婴”们
反噬父母被人厌恶
更是给留学生甚至华人群体抹黑
让大家对留学生和海归
有了刻板印象
好像每个人都是“不思进取”
“混不下去才回国”的...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海归都是如此!

曾经,我们算过一笔账
留学新加坡
一年吃喝住学费就要花掉
近20万人民币
住:7200-1万2新币
吃:2400-6000新币新币
交通:1200-1440新币
生活:1500新币
学费:17550新币
一年总计:
约2万9新币-3万8新币
约14万-19万人民币

这是很多父母含辛茹苦
不舍吃穿的为孩子
提供的条件
在新加坡,我们不敢怠慢生活
我们也不会停止努力
写毕业论文时累成狗
却只是洗把脸继续熬夜写完
英文不好,就要比别人
付出更多的努力
打工赚钱减轻爸妈负担
大过年,为了三倍薪水
忙到凌晨终于能坐下来
吃一口后厨大姐的家常小炒
却因为太像妈妈的味道
忍不住泪流满面!

还记得,第一次自己煮饭
糖和盐都分不清
煮完吃一口,难吃死了
曾经喝水都要奶奶倒的“小皇帝”
家里的独生子女
现在学会了洗衣做饭
一切都是亲力亲为
在公司受人排挤
融入不了本地同事的圈子里
那就在独自一人吃午饭时
看教程,准备资格证的考试
就算在做项目演示的那一天
听闻了外婆病危的消息
也就只是冲进卫生间大哭一场
擦干眼泪回到办公室
仍然面不改色地做好演示

当爸妈曾经无数次的说
孩子太累了就回家吧
然而我们在视频中
总是装作很轻松的样子
告诉他们:“爸妈,我挺好的”
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
在那些缘由工作还有
毕业答辩的压力下
我们早已默默流泪,泣不成声
“
在新加坡的日子
我们总会假装自己过得很好
人在海外不报忧
是我们特有的一种坚强
”

人在海外拼搏
就是把人锁进一间屋子
在门上挂上很多锁
告诉你,打开门就成功了
你有床铺、有桌子、有食物
饿不死、冻不死
却要日复一日的打开一道道锁
冲破一道道门
毕业找工作,绿卡
养娃养家,融入异乡
拼搏事业...
“
成功的那一天回望来路
大部分时候都是
独自一人奋斗
是我们在海外习惯的方式
”


所以,在凌晨的CBD
依旧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中
总有留学生,海外华人们的身影吧

在外面,可没人惯着我们
这世界上本来就没人
生来就欠着我们
父母对我们的好
我们,从未觉得理所当然
我们,也从来不敢怠慢
唯有努力才能报亲恩
唯有成功才对的起
自己海外生活多年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