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新趋势:男士爱上医疗美容还大方在社媒上分享

2022年11月10日   •   3249次阅读

爱美不再是女人的专属天性。

冠病疫情暴发以后,越来越多男性去整容(大家更爱称它为医疗美容疗程),而且不怕被人知道,还大方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整容究竟跟疫情有什么关系呢?

行内人士分析说,

第一,远程办公推动了男性做医美疗程的趋势,主要因为需要经常开远程视频会议,更常看到自己在镜头前的样子,对自己的外貌也越来越在意。

第二,居家办公意味着,“动刀”不需再请假,也不用“带伤”上班,可以在家边康复边工作。(红蚂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疫情期间去进行激光矫正视力手术LASIK)。

第三,疫情期间无法出门,提高了社交媒体的使用率。医美行业因而也“转战”到社媒上集中宣传,让更多人有机会窥探这个行业,提高了大家对整容手术的认识和了解。

得益于疫情,市场调查公司Market Research Future的数据显示,医疗美容行业目前的市场规模约为140亿美元(198亿新元)。

行内人士也发现,选择做医美的男性通常是:身材好擅长使用社媒的。

本地知名整形医生吴志良(62岁)告诉《海峡时报》,他的顾客中,目前有一半是男性。

“对医美疗程,男性的要求往往与女性不同。女性比较倾向于修整自己的五官,让自己看起来更好看。但男人不是为了变得更美,而是想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更健康。”

红蚂蚁身边的男性化妆师和全职主持人也都有做医美的习惯。

另一家本地医美诊所Nexus Aesthetics的医疗总监Samantha Tay也告诉《海峡时报》,目前她的顾客有35%是男性,每个月都有20至40个男顾客上门。

“最初,男性只是做面部美容和激光等疗程。但现在越来越多男性选择打肉毒杆菌素(Botox)和修复皮肤的逆龄“婴儿针”(Rejuran )等注射疗法。”

医美诊所Clifford Clinic的医生Gerard Ee也在五年前,开始留意到本地男性对医美手术态度的转变。如今,他的客户中有30%是男性。在2017年,只有20%的客户是男性。

John Lee每个月都会定期去做医美疗程。(海峡时报)社媒推波助澜

更多男性去做医美的原因,除了疫情的助攻外,还有大家对整容在态度上的改变,不再是觉得虚荣是可耻的、整容是不可说的秘密。

有别于以往的艺人前辈坚决否认动过刀,如今的男性整容者,包括新传媒艺人陈泰铭、网红李极雄(Royce Lee)以及模特儿Andee Chua,都愿意公开告诉大家,他们最近做了整容手术。

而公告天下做得最淋漓尽致的,非知名美国时尚设计师Marc Jacobs莫属了。

58岁的他,去年在Instagram上官宣自己做拉面皮手术和填充脸上沟壑的整个复原过程,相片中的Marc Jacobs 满面绷带,脸颊两旁垂著帮助导出血液的引流管。

这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赞扬他勇于承认自己整容的事实。

Marc Jacobs说,他这么做是想要带出整容不应感到耻辱的讯息,同时帮助好奇整容手术恢复过程与术后效果的人了解更多。

Marc Jacobs接受美国时尚杂志《Vogue》访问时说:

“现在的男女艺人,都被要求有特定的容颜样貌… … 但人怎么可能30年都不老地出现在荧幕前?这就是我觉得很奇怪的地方。特别是年轻一代追求透明、公开和诚实,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对虚荣和追求某一事物感到羞耻。”

他认为,公开勇敢承认整容,总比那些明显动过不少手术,却一直否认的名人们来得更有自信、更活出真我。

2019年发表在美国医学杂志《Jama Facial Plastic Surgery》上的一项研究也表明,社交媒体是整容手术去污名化的一大功臣。

该报告写道,使用某些社交媒体和照片修图应用程序,可能与人们对整容手术接受程度提高有关。

《新明日报》2019年就曾报道,本地整形外科医生发现,越来越多人利用自带滤镜及修图功能的拍照软件,如Snapchat、Instagram和美图秀秀,然后要求医生按照该照片帮他们进行整容手术。

正因如此,社交媒体如今被整容公司和医生视为不可缺少的营销工具。

像医美诊所Only Aesthetics主理人侯宝明就说,他们定期与网红合作,如Fauzi Azi、 Rayner Lim和Alexander Yue,以“接触”各个顾客群体。

Nexus Aesthetics医美诊所也和居住在新加坡的泰国网红Som Khiat合作,推广诊所提供的治疗和服务。

整容医生Samantha Tay说,在这个时代,几乎人人都在使用社交媒体。

“我相信,即使是一家很有知名度或非常受欢迎的诊所,再好也要在社媒上有点曝光率,诊所最终会以某种方式受益。”

仍不能忽视医美的风险 @plasticbotchedboy U can call the rest of me botched but my doctor really killed it with my nose #plasticsurgery #before #after #transformation #nose ♬ baby one more time x levitating - Adam Wright

善用社交媒体的确可以提高大家对医美疗程的认识和了解,不过也有弊端。

吴志良医生说,很多医生靠网红来宣传,不负责任地推广治疗,这对整个行业来说并不好。

“也有一些网红来找我,但我礼貌地告诉他们,我不做赞助,因为有利益冲突。”

在澳大利亚整形外科医生协会的一篇博客文章中,整形外科医生Naveen Somia表示,这些容易迅速从社媒上获得的内容,散播了不少错误信息。她建议消费者在使用社媒来分析医美程序时要谨慎行事。

为了反对通过名人代言不负责任地推广医美治疗,被誉为全球美容整形界最为权威的英国皇家外科医师学院美容整形外科医师协会(Baaps),去年发布了一份坦承守则,要求所有名人说明治疗是否得到赞助,并提供未经修饰的“术后”照片。

协会副总裁派西菲柯(Marc Pacifico)说,

“名人文化使人们对手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风险视而不见,从而混淆了人们的判断,制造商和诊所就是在利用这种错觉,来追求销售,而漠视了安全。”

吴志良也认为新加坡的医疗专业人士应该更加注重建立起良好口碑。

“我的建议是,态度一定要非常专业,如果我们做得好,病人就会谈论我们,这样做更有价值。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208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