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了2024年的“全球宜居城市指数”排行榜,今年的榜单特别关注居民的实际生活体验,从大的交通状况、人口密度,到小的咖啡馆数量、充电桩多少,这些都成了评价城市的标准。
在亚洲城市中,大阪、东京、新加坡和香港的表现特别亮眼,得分都超过了90分。

尤其是新加坡,比去年提升了八个名次,进步神速,仅次于香港。
至于咱们中国大陆的城市,得分都在60到80分之间,前五名是北京、南通、苏州、沈阳和杭州。

《经济学人》的高级数据分析师拉蒂(Akshay Rathi)最近点评了新加坡的表现,他说新加坡在医疗、教育和基础设施这三大方面都拿了满分,但是在文化和环境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
新加坡的医疗体系本来就很发达,特别是在婴儿死亡率和全民保健方面做得特别好,今年直接拿了满分,比去年的95.8分还高。

新加坡卫生部的数据显示,每1000个新生儿中只有1.8个死亡,这个数字比全球平均的27要低得多。
所谓的全民保健,就是不管有没有钱,大家都能得到必要的医疗服务。

新加坡的做法是政府和个人一起出钱,通过保健储蓄和健保双全等计划,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保障。
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新加坡连续两年都是满分;稳定性保持在95分;文化和环境方面则得了76.6分。

文化和环境的评分考虑了天气、国家腐败程度、政府审查制度,以及有没有丰富的运动和文化活动等因素。
新加坡在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得分,主要得益于这个都市的高科技发展及投资。
分数偏低主要是因为政府的严格审查政策,但这也侧面展现政府对腐败零容忍的立场以及一系列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措施。

新加坡的政治稳定、宜居的生活环境、便捷的公共交通、多元文化、优质的教育、高效的医疗和自由的经济,这些都是大多数人选择留在新加坡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