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經濟學人智庫》(EIU)發布了2024年的「全球宜居城市指數」排行榜,今年的榜單特別關注居民的實際生活體驗,從大的交通狀況、人口密度,到小的咖啡館數量、充電樁多少,這些都成了評價城市的標準。
在亞洲城市中,大阪、東京、新加坡和香港的表現特別亮眼,得分都超過了90分。

尤其是新加坡,比去年提升了八個名次,進步神速,僅次於香港。
至於咱們中國大陸的城市,得分都在60到80分之間,前五名是北京、南通、蘇州、瀋陽和杭州。

《經濟學人》的高級數據分析師拉蒂(Akshay Rathi)最近點評了新加坡的表現,他說新加坡在醫療、教育和基礎設施這三大方面都拿了滿分,但是在文化和環境方面還有進步的空間。
新加坡的醫療體系本來就很發達,特別是在嬰兒死亡率和全民保健方面做得特別好,今年直接拿了滿分,比去年的95.8分還高。

新加坡衛生部的數據顯示,每1000個新生兒中只有1.8個死亡,這個數字比全球平均的27要低得多。
所謂的全民保健,就是不管有沒有錢,大家都能得到必要的醫療服務。

新加坡的做法是政府和個人一起出錢,通過保健儲蓄和健保雙全等計劃,確保每個人都能得到保障。
教育和基礎設施方面,新加坡連續兩年都是滿分;穩定性保持在95分;文化和環境方面則得了76.6分。

文化和環境的評分考慮了天氣、國家腐敗程度、政府審查制度,以及有沒有豐富的運動和文化活動等因素。
新加坡在文化和環境方面的得分,主要得益於這個都市的高科技發展及投資。
分數偏低主要是因為政府的嚴格審查政策,但這也側面展現政府對腐敗零容忍的立場以及一系列嚴格的法律和制度措施。

新加坡的政治穩定、宜居的生活環境、便捷的公共運輸、多元文化、優質的教育、高效的醫療和自由的經濟,這些都是大多數人選擇留在新加坡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