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人办的华校27年前关闭 李光耀1959年大选曾在这里投过票

2021年10月06日   •   9747次阅读

一名60岁的校友梁秀香说,父亲在她刚上中一的第二周就去世了,是端蒙的老师们阻止了她辍学的念头。他说,“父亲去世后,我的生活改变了,对我打击很大,我开始变得很叛逆,但老师们耐心地劝导我,让我走回正轨。(联合晚报)

作者 侯佩瑜

念旧、感恩的情结真的让人非常敬佩。

我们这代年轻人毕业离开了一所又一所的学校,有多少人曾回去当年栽培自己的学堂看看?

端蒙中学已经关闭了27年,但校友们几乎每年都聚集在一起,办校庆宴会、唱校歌。

反观我们很多人的母校虽然没有关闭也没有搬迁,但收到母校搞校庆活动的消息时,总能找到诸多借口不出席。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母校的校友会的组织和影响力不是很强,所以无法有效地团聚历届毕业生。但说白了,就是毕业生有没有这份心意而已。

10月1日是端蒙中学的115周年纪念。

创建于1906年的端蒙中学,当年称为潮州公立端蒙学堂,由28名潮州人发起创办。学生们主要是潮州移民的子女,学校以潮州话教学,第一批学生只有68人。

后来改名为端蒙学校,在1918年搬至如今的潮州大厦,开始以华语教学。1955年增设中学部,改称端蒙中学,并在1969年改用英语教学。1994年,端蒙因生源短缺而关闭。两年后,端蒙中学校友会成立。

(端蒙校友会面簿)

今年端蒙庆祝校庆的活动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止。相较于过往数百名教师和校友齐聚的盛况,今年的庆祝规模较小,改以出版端蒙中学特刊的方式来庆祝。出席特刊发布会的只有大约12名校友、前教师以及嘉宾参加,其他校友则通过观看直播视频来参与。

特刊发布会的地点,就是端蒙中学旧址的潮州大厦。

端蒙校友会会长吴令声(56岁)接受《海峡时报 》采访时说, 不论庆祝的方式如何,校庆这一天对校友们都有同样的意义。每年都有数百名校友来参加晚宴的原因,是大家都想向我们的老师致敬,今年也不例外。

配合端蒙中学115周年纪念,校友会出版《勤慎诚正 时雨春风》纪念特刊,通过文字和视频纪念母校,感念师恩。

(联合早报)

这是端蒙自1994年走入历史后首次出版纪念特刊,由30多名来自中小学和高中部的校友,历时两年策划、采访、编写和制作视频。

端蒙纪念特刊厚达196页,印制了1600本,内容以教师访谈为主,其他是校史、师长和校友作品、杰出端蒙人介绍及照片集等。教师访谈内容多附QR码,扫描后即可观看访谈视频。

编委会责任编辑之一李国梁(60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

“我们访问了20多位老师,每次大家都很兴奋地说要一起去见见老师,但疫情期间有人数限制,所以只能取舍和大家轮流,你去了这次,下次就轮到另一名校友。一些老师已经去世,我们只能以回忆录的方式纪念他们。小时候老师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都很高大,这次的访问则让人觉得他们就像朋友。”

校友们在编辑这本特刊时,也发现了更多关于母校“鲜为人知”的历史。

例如,李国梁曾听前教师说过,已故的建国总理李光耀在1959年的大选期间,曾到过端蒙投下自己的神圣一票。但他一直都没有找到证据,这次他锲而不舍,终于在一本美国杂志《Life Magazine》看到李光耀先生和已故妻子柯玉芝正在排队进入位于登路97号的端蒙学校投注站。

李光耀的住家,欧思礼路38号,就在端蒙后面,走路不到10分钟就能到。

(海峡时报)

除了感谢教师外,端蒙校友也没有忘记同为端蒙人的学校看守员胡先(Mohamed Hussain)。

胡先和他的太太。(胡先家人提供)

胡先是一名印族回教徒,1953年起在端蒙担任看守员,直到1993年去世为止,那年他70岁。胡先与家人一直住在校园里,勤勤恳恳守护了端蒙40年,大多数端蒙人都记得他。

校友们上周六邀请了他的女儿和外孙女出席特刊发布会。

胡先二女儿再娜(Zeinamboucang,56岁)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都是在端蒙度过的,这是她们时隔20多年后再度“回家”。

她回忆道: “父亲把守护学校当成终身事业,非常尽忠职守。除了每天开校门锁校门,以及检查所有的门要关上、灯要熄灭,他也经常在校园巡视,查看学生们是否有违反纪律。很多学生都很怕他,我也是,因为他很严肃。他从来不允许我们使用学校的设施,母亲要用办公室的电话也不可以。”

再娜对端蒙很有感情,她与两个姐妹的婚礼都在端蒙举行,端蒙师生都受邀参加。

胡先的孙女,再娜的女儿朱来哈(Julaiha,39岁)也补充说,对她们家来说,端蒙所代表的就是她们的外公、她们很惊讶端蒙校友们至今都还记得外公。

媒体问吴令声,对于领导著一个最终将没有任何继任者的校友会,他有何感想?吴令声表示,这不是他目前考虑的首要问题。

他说: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吸引端蒙最年轻的校友加入我们,他们现在应该大约40多岁,能够将学校的精神遗产再延续30年。”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9234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对你的Singpass做这些事,换来的不是快钱,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卫塞节遇上母亲节,新加坡一波活动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24万富豪集体涌入新加坡!他们为何对狮城情有独钟?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阅读
震惊!这个没有资源的"小红点"凭什么成功?副总理王瑞杰首次公开6大治国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阅读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调涨订阅费!新加坡人每月要在这7个流媒体平台花多少钱?🔎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