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2碗白米饭罕见引起了新加坡广大网民的热切关注。
如图,就是这巴掌大的两碗白米饭

然鹅,就这样两小碗。
在新加坡竟然售价18新元,按照实时汇率,人民币84.6大洋。 两碗白米饭要价18新币?
全岛网友们沸腾了
这两天,网上疯传一个视频。
有个TikTok账号叫做richlife1688的播主,突然在网上晒出了这两碗饭

顺便还有自己的付费账单。

账单价目条条分明:
两碗米饭合计16新
收取10%的服务费1.6新
收取7%的消费税1.23新
总共消费18.83新
也就是说,一碗米饭8新元。
当时播主配文:有史以来吃过最贵的小碗白米饭。

从酒店的官方菜单来看,播主点的应该是酒店全日餐饮中的“茉莉香米饭”,一碗8新。
但是这白米饭的价钱,在整份菜单中只是垫底的。
最贵的主食售价有36新,是一份马来椰浆饭。

其他主食如担担面,一份售价也得28新。

所以相比之下,白米饭算是持家之选。
对于日常活跃于小贩中心、食阁的人来说,可能还是贵贵贵了。
不过这播主本身就是个不差钱的主。
人家的钞票是恨不得一张张叠好码好,他是多到拿来扇风的,毕竟新加坡有点热

钱装了一麻袋,一袋又一袋

平时的爱好,可能就是睡觉前先撒钱,铺满了再躺

他的私生活如何如何咱们就不细说了。
还是说说那两碗白米饭,朴实又接地气,现在已经火出圈了。
由于价格清奇,本地网友投以极大的关注。 网友疯猜,米饭到底贵在哪?
“这个价格,在超市能买到5公斤好牌子的大米。”

“用的可能是火星培植的吧,火星米。”

“这个米是手工养大的吧,一粒粒照顾,一粒粒洗,然后在用什么高空低温烹饪方法煮到最完美。更不用提它是有机的。”

“估计米饭是一粒,一粒单独煮出来的吧。。。”

“这个米饭很高级。”

“这个米饭是能治癌吗?”

“下次直接从咖啡店带饭去吧。”

“不然你直接让你妈妈自家给你煮,然后你打包回自己的宅度假酒店也不错。”

还有网友晒出自己的白饭,一份4新币,不过貌似是在新西兰。

还有的网友关注点比较特别。
“他们在房间里抽烟了吧?”

“直接去买4D啦,1883肯定中!”

也有人表示理解,但貌似是在喊话播主。
“没什么奇怪的啦。你是在五星级酒店,当然你的菜单也是五星级价格啦。如果你给不起这个价,那就不要抱怨啦。确实米饭是贵了,不过你也可以选其他酒店啊,便宜一点的也行,很简单的。”

酒店的菜单价格确实应该另当别论。
不过相比疫情前,确实新加坡很多东西都变贵了。
同时,担心物价、生活费会越来越高的人也越来越多,竟有调查结果显示,75%的新加坡人花钱越来越小心了。。。
75%新加坡人不敢大手笔花钱
原因一:物价飞涨,生活成本高
疫情来了以后,新加坡一直到今年8月以前,选择的都是清零策略。
措施收紧放宽收紧放宽,市场大小企业也是跟着开开合合。
该经历的都经历了,经济倒退、企业倒闭潮、裁员等等。经历了这些的新加坡人,开始转变了消费观念。
所以不敢太大手笔花钱,最关键的就有这两个原因:
原因一:物价涨得太快了,还不知道会涨到什么程度
原因二:企业倒闭,或是营收不好,员工收入无增,所得少
咱们分点来看。
财富管理公司St. James's Place亚洲,针对新加坡居民消费理财观念做了问卷调查。

新加坡共有1005个人接受调查,年龄介于25岁到54岁。也就是说,调查对象都是最有赚钱能力的年龄群体。
他们发现,有75%的新加坡人表示会更谨慎地花自己的钱;10%表示谨慎,但一点点;15%的人认为没有变化。
他们的这种消费观念受到这几个因素影响, 按照担心程度排列:
高生活成本:47%
给家人给予资金支援:34%
花钱不节制:33%
没有目标:28%
缺乏一个金融理财计划:24%
背负巨大债务:21%

第9问,新加坡的调查结果 从结果来看,新加坡人现在更不敢像以前那样花钱、更担心生活成本高。
不过,这份问卷调查对象本身就有一定经济实力: 是在新加坡年薪在7万新元到25万新元之间,即月薪最低至少也有5500新以上的群体。
就连他们都要担心新加坡的物价。
以后在这里的生活成本,到底会有多高?
咱们先来回顾下近期的新加坡物价。
新加坡吃、住、行、学费都涨 两周以前,官方就已经放出各种涨的消息:
1)交通费用:地铁、巴士车票价格上涨!
12月26日起,新加坡地铁和巴士的车票钱涨幅最大达2.2%。这意味着接下来搭乘地铁/巴士:
如果你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每次都是刷卡乘车。12月26日以后,每趟车程要多付3分到4分。
到底是3还是4,取决于公里数。

举例:从盛港到莱佛士坊车程小于14.2公里,涨3分,累计约75%的车程受影响;大于14.2公里涨4分。
按照目前新加坡MRT官网的车票价格计算,盛港到莱佛士坊耗时约36分钟,单程成人价1.64新币。
也就是说在下个月底以后,单程票价为1.67新币。

来源:华尔街时报
2)伙食费:食品价格在过去6个月内连续上涨!
11月3日,贸工部长颜金勇表示未来几个月,新加坡的食品价格也会上涨!
关键在于进入2021年以来,新加坡的食物价格已经连续上涨6个月。
贸工部今年发布的9月消费物价指数报告(10月的未出),就曝光了三个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