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不只为新加坡留下标志性建筑,也间接成就了“新加坡规划之父”、新加坡“花园城市”和“居者有其屋”理念的实践者——刘太格。

刘太格。(联合早报)
刘太格上世纪60年代获奖学金到美国耶鲁大学读城市规划硕士,后修读交通规划,接着在贝聿铭手下工作了4年,于1969年返回新加坡参与岛国建设。
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今早也在面簿发帖文悼念贝聿铭。

“贝聿铭的杰出作品遍布全世界。我有一次在多哈巧遇贝聿铭。当时贝聿铭正参与当地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建设工作。尽管贝聿铭已经90多岁,但他依然非常机灵敏锐,还亲自带领我参观一个小时,为我解释设计背后的考量。为了完成设计,他甚至将自己沉浸在伊斯兰文明里,慢慢观察东西方的伊斯兰世界,从摩洛哥到中国新疆,他悟出了太阳在伊斯兰文化中所代表的重要含义。一名天才就这样离我们而去。”
贝聿铭生前的最后一组作品,就是这个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新华社)
2017年,贝聿铭的百岁诞辰庆祝会就设在纽约洛克斐勒中心最顶层的彩虹大厅,整个大厅挤满了世界首屈一指的建筑师们。有些曾经在他手下工作过,有些后来和他成为挚友。美国华人社群中最显赫的名人也全部到场,他们都把贝聿铭当“哥们儿”。
百岁蛋糕的造型就是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看着这个自己最后操刀的得意之作,贝聿铭吹灭了蜡烛,笑得很开心。

永别了,贝先生。(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