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这个特殊的“疫情年”,并不是所有人都想离开新加坡。
他认为他可以代表另一部分的人

而他本人就是一个坚定的“留下党”。
并且他表示身边有不少人和他一样,在新加坡扎了根,就从未想过离开。

椰子跟他聊了一下,发现他留下的原因竟然十分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反驳!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白领“打工人”,也是无数新移民的缩影。
*以下为根据与田先生的聊天整理出来的文字 田先生
40岁 月薪保密 来新加坡20年
移民新加坡20年
我不后悔
我老家在中国一个二线城市,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工薪家庭。
来新加坡也是靠自己当年成绩好,通过SM3奖学金计划来新加坡读书。
国大还是南大我不想说,这个圈子太小了容易被人认出来。

我身边很多SM项目来的同学情况和我差不多,平凡的家庭+优秀的成绩。
我们都很感激新加坡教育部,给家境平凡的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海外留学的契机。这个计划不但包学费还发生活费,你也知道的。
我学的是理工科,15年前毕业的时候起薪都有3000新币了,当时这个大学毕业生起薪还是很给力的。

当年赶上了好时候,一毕业就有PR邀请函,我在拿了PR过了几年就申请入籍了。
我和我老婆是大学同学,原生家庭都属于普通家境,但是现在也在新加坡买了两套房,没有问父母要一分钱。
第一套房是组屋,第二套房是公寓,都是靠我们自己投资存款。

其实,我们俩现在也都是普通的上班族、打工人、但是在新加坡大公司的好处就是收入随着资历不断增长。
我们的情况不能跟那些创业成功的同学比,但也算是稳稳的幸福吧。
富豪榜上的不聊了,站在金字塔尖的毕竟是少数,我相信更多新移民的情况和我们差不多。
两个人,两个孩子,两套房,前两年才买了车。

都说新加坡发展慢,可是如果你是像我一样来得这么早,会发现这20年新加坡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哪有金沙、圣淘沙、滨海湾花园什么的。
以前也没有那么多中国人和中国品牌。
这几年,我见证了身边越来越多的中国朋友想来新加坡找工作,移民新加坡,送孩子来留学。
所以我觉得想来新加坡的,肯定比想走的多。

这些年我因为工作关系,也去过很多欧美的大城市。
但每一次出国再回到新加坡,就不断地坚定了我的想法:这里就是我的家,没有哪一个城市比得上新加坡的舒服。
优秀的城市规划、绿化、交通、那种高级又接地气的感觉,新加坡独一份儿。

移民新加坡的路就是升级打怪, 从准证到PR是一个坎,从PR到公民又是一个坎。
你们不是画过一个漫画么,升级打怪,其实越到后面越轻松。
有了身份加持,你的打怪的装备也就升级了。
入了籍的人如果夫妻两人有好工作,有车有房,在新加坡的生活是相当安逸的。
至少我身边的同学很多都这样在新加坡扎根了。

我也知道你们文章里说的那种情况,今年疫情下经济不好、裁员。
怎么说呢,我们这些经历过2008年09年的金融危机,也经过2003年SARS的人,轮到今年的新冠疫情,很多事情早就看淡。
危机都是暂时的,总是会过去,我对新加坡政府有信心。

反正像我这样家庭普通、天资平平的人能在新加坡过上安逸的生活,每天不用996,40岁了也没有中年危机。
两个孩子学习成绩不错,我也不用操心以后给他们买婚房。
这所有的一切,我心里是有点AC数的,因为新加坡的大环境好。

叨叨这些我只想说,好多人遇到一点困难就想走想离开新加坡,看远一点,人生还有结婚生子养孩子。
反正,我觉得新加坡挺好。
听完老田的故事,我不得不说他挺幸运。
虽然不是什么富二代,但能拿着SM奖学金项目来,这就已经赢了大部分人了。(竟然还说自己“天资平平”)

椰子同意他关于大环境的看法,在新加坡你真的可以慢下来享受生活。
而且新加坡这个地方待久了你会发现:离不开了……
干净整洁的街道
轻松惬意的生活
绿意盎然的街景
不管走到哪里,你都会不自觉地拿当地跟新加坡做比较。

只要你受过良好教育,有份像样的工作,大部分人都会像老田一样在新新加坡过着平静而安逸的生活,生儿育女。
而且像老田那样有了房子、有了存款,就不会被眼前的一些困难难倒。
我认为老田之所以是坚定的“留下派”,因为他手里握著两套房子。听说第二套贷款也快还完了,看来今后以租养老也不是问题。

虽然从跟老田的简短聊天中不得而知更多细节,但是椰子相信他对生活是有所规划的。
特别是他提到自己买了第二套房很多年之后才买车,就嗅到了一丝会理财的味道。

(手里两套房,老田退休之后肯定不用端盘子)
听了老田的故事,椰子想起朋友吴先生写过的一篇文章《关于人生的三个阶段》。
他们的观点似乎不谋而合: 在漫长人生中,如果做对了一些事,后面的路就会越来越好走。

我们一起来看看
人生房产投资三个不同阶段
0 1 成长期(0-30岁)
开始读书阶段,毕业进入社会,累积初期攒钱
0 2 奋斗期(30-60岁)
进步阶段,增长财富,成家立业,抚养子女,孝顺父母等
0 3 退休期(60岁以上)
管理现金流,持有多套房产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阶段:读书毕业进入社会,积累财富(0-30岁)
年轻人刚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开始工作或者做生意,找对象,属于年轻人攒钱的阶段,计划结婚买入人生中第一套房产,很多人疑惑到底是买HDB还是公寓好呢?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通常建议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情况可以直接买私人公寓。如果经济条件收入一般的情况,可以先买组屋,然后不断提升自己能力和学历,提高自己的收入,然后从组屋提升到私人公寓,就是我们常说的组屋提升者,越年轻开始行动越好。

可以先买套组屋或者1房、2房、大户型私人公寓(有家里赞助),重点是要尽早进场买房。这阶段人生才刚开始,哪怕这阶段差点没关系,人生是场马拉松。

第二阶段:增长财富(30-60岁)
购买第一套房产后,随着夫妻的收入增加,这阶段胆子可以放大点,激进一点,借助银行的杠杆力量,可以选择把第一套房子卖掉,套现利润。
然后用存款加赚取的利润夫妻俩各自贷款买入一套私人公寓,试想如果在房价上涨周期,找到合理入场机会,好的项目,是持有一套房产好还是两套或以上的房产好呢?答案自然是后者。
试想如果夫妻在35岁时各有一套房子,一套房子自住,另外一套房子在110万买入,贷款25年,首付25%,租客帮您还房贷,等25年后房子已经还清贷款,相当于你出了25%的房款变成一套全款付清的房子(固定资产)。

屋主也可以选择持有10-15年后卖出,这样租客也帮您免费还了10-15年贷款,选择卖掉套现然后选择好的房产投资机会。富人和聪明人懂得借助银行的力量赚钱,现在贷款利率低1.3-1.5%年利率,估计接下来2-3年会维持低利率环境,房屋贷款是所有贷款里面利率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