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心投入到学习上。要兼顾学习、工作和家庭,谈何容易?我向他们致敬。与全日制学生相比,我认为他们的成功更加宝贵。
我也参与了新跃大学的创办。不过,新加坡管理学院也希望培养年轻学生的创业精神。我们设想,很快地,我们大多数毕业生不是自雇人士,就是到小型公司工作。因此,他们更加需要创业精神。于是我受托创办一个新的中心——创业家交流平台“Platform-E”,其中字母“E”代表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 ship)。
新加坡的孵化中心彼此间竞争激烈,那么人们为何要选择新加坡管理学院?只要我们有资金,就能吸引人们过来。我去了硅谷,试图为新加坡管理大学找到风险投资人和天使投资人。
年轻人在小公司工作,自身需要具备大量的知识。例如,他们必须学会看懂资产负债表,能够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时也要懂得如何进行营销,怎样聘请雇员以及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
此外,他们还必须掌握信息技术。
应届毕业生对于这些基本技能一窍不通。无论你是艺术或科学毕业生,还是工程系毕业生,都只了解自己的学科,对实践技能却一无所知。你如果来到一家只有三四名职员的小公司工作, 这些事情你必须全都能应付。这部分教育也是非常重要和实用的。
在新加坡,我们每年都有1万5000名毕业生。可能有两三千人 是为政府和大公司工作。其余的1万2000到1万3000人必须自谋出 路。因此,他们必须了解这些技能。正因如此,我们侧重强调技术技能。
在我看来,最迫切的莫过于让应届毕业生拥有理想、把理想付诸实践并过上美好的生活。
詹道存是新加坡州奖学金得主,于1964年毕业于马来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后于1968 年获得剑桥大学空气动力学博士学位。他入职新加坡国立大学,后来升任南洋理工大学校长。
他创办了三所大学,即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和新跃大学;曾担任吉宝集团、新加坡大众钢铁集团、大华银行和新加坡报业集团等大公司的董事,并活跃于新加坡交响乐团和陈振传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