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人均预期寿命过去十年有所提高,去年为83岁,比10年前的82.1岁多了0.9年。不过,与前年相比则少了0.2年,也低于2019年、冠病疫情前的83.7岁。
新加坡统计局5月22日发布的新数据也显示,2022年的男性及女性预期寿命分别为80.7岁和85.2岁,与2012年相比提高了0.9年。
但相较于2021年,男性的预期寿命减少了0.1年,女性的预期寿命则减少0.3年。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本地人均预期寿命过去十年有所提高。但在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本地的死亡率较高,导致人均预期寿命缩短。
2020-2022年
2020年至2022年的预期寿命数据,是假设疫情期间的较高死亡率会维持下去。因此值得注意的是,若死亡率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这些数据或无法代表本地人口的预期寿命。
在过去的30年里,新加坡的人均寿命经历了显著的变化。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加坡居民的寿命得到了显著延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新加坡的人均寿命在过去30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增长。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新加坡的人均寿命为约83岁,与30年前相比,增长了近10岁。

人均寿命的增长离不开新加坡注重投资和发展高质量的医疗保健系统。政府致力于提供先进的医疗设施和技术,以确保居民能够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新加坡的医疗机构拥有世界级的医生和专家,采用最新的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医疗研究和创新,以改善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其次,新加坡注重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政府通过广泛的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新加坡鼓励居民采取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不吸烟等健康行为,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动免费或低成本的筛查和疫苗接种计划,以提早发现和预防疾病。
其次,新加坡注重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政府通过广泛的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新加坡鼓励居民采取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不吸烟等健康行为,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动免费或低成本的筛查和疫苗接种计划,以提早发现和预防疾病。
新加坡的社会福利政策为居民提供了经济保障和基本生活需求。政府通过全面的养老金计划、医疗保险和社会援助,确保老年人能够享受良好的医疗照顾和生活条件。这种社会福利政策有助于降低经济压力,使居民能够获得及时的医疗治疗和长期护理。

此外,新加坡注重提高教育水平和职业培训。教育对于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新加坡的教育系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了具备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人才。同时,职业培训和终身学习机会使人们能够获得技能和知识,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从而减少工作压力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世界上存在一些人均寿命较长的国家,这些国家通常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体系、健康教育和社会福利政策。
日本
日本是全球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之一。该国的长寿主要归功于健康饮食,包括蔬菜、鱼类和大豆产品的高消费量,以及日本人对运动和体育的重视。
瑞士
瑞士拥有全球领先的医疗保健系统和先进的医疗技术。此外,瑞士人普遍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喜欢户外活动,并有较低的吸烟率。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拥有较高的人均寿命,部分原因是其普及的公共医疗保健系统和高质量的医疗设施。澳大利亚的居民普遍注重健康,有良好的运动习惯和饮食习惯。
加拿大
加拿大的人均寿命也较高,与其高质量的医疗保健系统和健康教育有关。加拿大政府重视公共健康,并提供广泛的医疗服务和资源。
瑞典
瑞典具有优质的医疗保健系统和广泛的健康保健服务。瑞典人普遍拥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和高水平的教育,注重健康饮食和积极的生活方式。

其他人均寿命较长的国家还包括冰岛、挪威、新西兰、韩国和法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是在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和社会福利方面投资充分,同时重视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