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现阶段,因为经济比较成熟了,因为环境已经不同了,需求增加了,我们必须去照顾这些实际的工人忧虑。所以我们就有ComCare(社区关怀计划),有WorkFare(就业奖励计划),有Progressive Wage Model(渐进式薪金模式),各种各样的计划帮助新加坡人。如果你是比别人相对来说落在后头的,帮你能够赶上一点。如果你出了什么暂时性的问题,我们会帮助你度过这个困难的时期,能够再找到一个立足的方式,一个新的起点出发。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当然,如果你做得太多,那会削弱我们的竞争力,会削弱我们的经济魄力。因为样样都照顾到了,那我不需要去争取,政府会照顾我的。这并不是正确的想法。因为政府只能重新分配人民创造的财富。除非大家尽力去争取,大家去尽其所能去做你所能够做的。不然的话,你完全靠政府,政府靠谁?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家都用这个词句,但是其实这个是它真正的意思。我们做了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已经做了。
在这个课题上,只有人要求我们多做一点,很少人劝告我们少做一点,绝对没有。在新加坡,你要站起来去做一个竞选演讲,说我们新加坡福利太多了,减少一些,大家应该更有竞争力。我看这个是硬道理,但是不一定能够被接受。这个政治压力就是越做越多,越做越多,做得太多,会出问题。
政府必须斟酌考虑,决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东西我们应该适可而止。另外当然你要做更多,你就必须能够持续下去。那计划是需要破费的,政府钱哪里来?那你愿意交这笔额外的税,以提供这个额外的保障吗?大家都不想谈这个很不愉快的问题,所以问题就来了。

针对是否能动用储备金的问题,李总理表示,政府必须确保储备金里有足够的储备应付下一代人,或这一代人不可预测的开销,例如冠病疫情。
“如果你态度是,很多吧,我们不会用光的,拿一点就没问题。今天拿一点,那明天再拿一点,后天拿多一点。我看不到几天你就会花光了。”
在任内也解决了377A
和马来护士可以戴头巾
李显龙称能解决这些主要是时机成熟了。这些都不是新的课题。这些是已经存在很久的课题。在我上任之前,老早就存在了。人家就被讨论了。头巾是这样,377A关于男性同性恋也是这样。但是这些课题很敏感,并且社会里的态度有相当强烈,并且之间的矛盾相当不容易解决。所以我们要斟酌我们采取行动会计划呢或者会能够放缓这个矛盾,这个冲突,这个纠结。我们观察很久之后,在这个观察时间里,我们继续跟各方低调的去讨论这个问题,让大家了解这个是敏感的问题。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当一个很硬的要求,不一定有至于是,可能使事情更难解决。幸好在新加坡大家都能够自我克制,可以比较理性的去处理这个事情。
到前两三年,2021,2022年,我们看社会比较成熟了,这个课题我们讨论了,跟基层、跟不同的群体的领导商量了,觉得我们可以仔细的行动,不会产生误会,也不会使反对这个政策的一方,产生很强烈的反应。我们就行动了。2021年是讨论tudong的问题。然后2022年是同性恋的问题。如果我不这么做,把问题推给下一任总理,我看再过五年十年,问题不一定比较容易解决。因为再五年十年,态度可能尖锐化,人家说等了这么久还是没有什么行动,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所以是真是假呢?他可能不去克制自己,问题尖锐化,那很难解决。不如时间到了,这个是我的责任,我会去做。
当然,我也应该说这两个问题方方面面是非常复杂的。我们解决了它的一个层面,不等于彻底解决了整个关于头巾或者关于同性恋的各种的课题。这个课题以后有一天又会浮现出来,又需要被讨论。到时,那个是可能下一任或者是要下下一任总理的责任了。不过每一代领导都必须尽他的责任,做他所应该做的工作。有些是简单的、直接的,有些是比较棘手的、敏感的。你必须做你的责任,你不能够说我为新加坡永远解决了一切的困难的问题,以后大家可以一劳永逸,不用再去操心了。生活不是这样的,治国也不是这样的。

政府整天讲危机感
其实就是为了稳定政权?
李显龙说:事实恰好相反。我们绝对不会去夸大外来的风险,去吓新加坡人。没有必要这么多做。其实我们在一个动荡的世界里,尽我们的能力让新加坡人能够在新加坡平安过活,安居乐业。我们希望在这样的环境里,新加坡人了解外在的局势的趋向,的风险,的机会。他们能够心有准备,应对自如。我们尽量让新加坡人了解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令我们担忧的。可能是我们去跟邻国的关系,可能是美国跟中国之间的博弈,对我们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或者是中东危机对我们社会所产生的冲击,这些我们都希望新加坡人了解。
也有好些事情很操心的,但是我们没公开说出来。因为我们必须低调去处理它。如果公开的说出来,可能使问题尖锐化,更不容易解决。使我们进入一个更危险的、更麻烦的地方。所以我们没必要去夸大这个世界的危险。世界已经够危险了。
新加坡人必须了解,一方面我们可以有信心,这个是一个世外桃源。另外一个方面,这个世外桃源是跟世界接轨的。他们可以影响我们,我们必须了解它,要应对必须是团结的应对它。要有好领导带领我们去应对它,并且要维持这个领导跟人民之间的信心。我们说的话是有分量值的,是有数的。你知道我们的成绩,我们说过的其实是我们会做的。我们讲的就是我们相信的。
卸任之后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怎么看待第四代领导班子
李显龙称希望帮助下一任总理顺利接棒,顺利树立他自己的威望,顺利的成功地跟新加坡人打成一片,能够以他的方式治理国家。用他的团队治理国家。每一个领导有他的工作方式,有他的个人的强点、弱点。过一段时间他的团队就理解了这一些,新加坡人也理解了这一些。下一任总理,他有强点,弱点,他有他自己的团队。过一段时间我看新加坡人会了解他们能够为他们做什么。我对Lawrence Wong完全有信心。

第四代领导班子已经有一段时间在政府工作,照顾了许多重要的部门,并且处理了一些相当困难的危机,比如冠病疫情。我看他们已经准备接棒了。万事俱备,没有等待的必要了。其实已经太迟了。
在这个目前这样复杂的环境下交班的话,你现在心情是怎么样?
很平淡,拿得起放得下。应该做的已经做了。交班的时间已经不迟了。能够平稳的交班,是很不容易做得到的。很多国家没办法准备或者准备了没办法施行。我们已经两次顺利交班,这个是第三次。我希望能够一样顺利,一样平安的实行。
卸任之后会做些什么?
李显龙称要用技能创前程来报读一些课程,今年的$4,000的政府的津贴,可能用作上摄影课程,或者AI的课程。我原则上了解电脑和AI是怎么样运作的,但是这个先进的AI,是怎么样会从那个基本的运作原理,能够产生这个么没有办法想像到的能力,功能呢?这个我完全不了解,我看过一些解释,但是我还是不了解。所以有机会就要去上课。
想自创AI帮助部长写演讲稿,或者帮助部门写对媒体的回信。这些都是不简单的工作,并且不只是文字的问题,必须要有政治意识,并且要有对这个课题要有足够的掌控,要了解这个是什么课题,要了解这个是我要传达是什么讯息,而反驳的是什么妙论。那用很精锐的很简单的文字,两三百个字,写一封信,或者一两千个字,做一篇人家愿意听的演讲稿。现在ChatGPT还是做不到的。
另外,可能有机会的话,可能可以多读一点书,因为从政之前你可能有机会读书,也就会吸收知识。从政年间,你应用这个知识。可能是继续去吸收新的学问的机会就没那么多了。所以可能你知识库就慢慢慢慢淘空了。希望你从实际的行动里也能够增长你的知识库。但是这个思考,慢慢去静思,重新去斟酌,那你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深层的结论,这个从政的时候很少有这个机会。可能卸任之后可能多一些机会。
最近我看到早报报道中国台湾一个老作者,齐邦媛去世了,百多岁,她生在中国东北,黑龙江还是吉林省,在最东北方。一直辗转千里。后来是一百多岁去世了。她九十多岁的时候写了一本书《巨流河》,是她的人生经历。我下载了,还没有机会读。希望卸任之后,有机会去读这本书。
也会多一些时间陪陪孙女,他们的很乐意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也很乐意照顾几个孙女,看他们成长长大。他们现在年纪还小,发育的很快。你每次看到他都有新的学习,已经学了新的东西,已经会说新的话,已经会用新的词句,已经会问一些新的问题。我相信我以前孩子小的时候,也应该经历过这个成长的过程。可这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可能是淡忘了,或者以前当时年纪还太年轻,还不成熟,没注意到这一切。现在有第二个机会去学习孩子成长的过程。很有满足感。
要对新加坡人说的话
李显龙:对乐龄人士,我感谢你们的牺牲,你们的努力,你们的付出,造就了今天的新加坡。希望你们能够继续的活跃,继续的保持健康。希望你们能够从我们的建国一代配套和立国一带配套能够得到好处,能够安享晚年。
中年人,对你们说感谢你们跟我一路走来辛勤付出。带新加坡更上一层楼,并且走过了很多艰难的时刻。下一段人生的历程,可能你们必须做一些心理的调整,或者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不过不用担心,我们会跟你走的。
对年轻人我这么说,前途无量。你们的条件比你们父母辈或者祖父辈的条件优良的多了,资源、教育,机会、世界地位。去操纵它,去掌握它,发挥你们的才华,把新加坡带进一个新的世界,把新加坡办成一个跟今天完全不同的地方。你们可以做得到的。
没有什么遗憾,应该做的,我们已经做了。成绩让人家去评估,不是我的责任。我们做了,和新加坡人做了很多事情。所以今天新加坡是一个闪烁的小红点。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大家都以新加坡人的身份感到自豪,我觉得很安慰。这些都是大家的努力所造就的。谢谢大家的努力和支持。
PMO丨来源
PMO、脸书丨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