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中国方面,我无法知道习近平的想法,但我相信他有一种使命感。他们明确提出“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三大目标。毛泽东让中国“站起来”,然后邓小平再让中国“富起来”,现在习近平要让中国“强起来”。那“两个一百年”又是什么?他们刚庆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布中国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他们也立志在下一个百年,也就是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那年,成为现代化强国。
因此,你们所面对的挑战是,能否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让中国以有建设性而非破坏全球体系稳定的方式实现目标。
在21世纪初,也就是20年前,他们找人研究大国兴衰的课题,然后将报告提交给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他们也以此制作了一部12集的纪录片,介绍了所有大国的历史,先是葡萄牙,然后是西班牙,之后也有提到法国、苏联和美国。最后,他们总结了所有大国的经历并从中汲取教训,即所有靠武力崛起的强国最终都会陷入困境,因此国家必须以更可持续的方式崛起。他们当时也在国内播出了这部纪录片。这让外界从颇有意思的角度,一窥他们当时对中国崛起的设想。
华尔街日报:我想请你多谈谈核武器的问题,因为我们从乌克兰危机吸取的教训之一似乎是,一个没有核武器或放弃核武器的国家,是很容易被侵略的,而拥有核武器的侵略者,则可以大大限制对手的作战主动权。有些人可能会争辩:“我理解人们对核扩散的担忧,但加强威慑力将起到稳定的作用,而非导致局势不稳定。”
李显龙总理:如果你是以字面上的意义去理解博弈论,那么你可以提出论点,或许还能用数学来证明你的论点。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意外是有可能发生的,人们也不一定是理智的,即便是牵涉到生死存亡的问题也是如此。你必须要问的是:当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越来越多,你能肯定他们都了解相互保证毁灭(MAD)的细微之处吗?我不认为金正恩是疯子。他当然不想自杀,但如果核武器在中东地区扩散,你确定这些限制措施会管用吗?即便是在东北亚,即使有限制,你敢肯定意外就不会发生吗?
在冷战期间,很多时候你们与巨大灾难的距离,比外界所知道的还要近,也比你们所愿意看到的还要近。古巴导弹危机就是一个例子。我指的不只是科提斯·勒梅(Curtis Lemay)将军所说的“把他们炸得浑身发亮”这种公然的表述,而是可能会演变为灾难性交锋的非友善战术性接触。还有一些其他事件也是一触即发,就像1983年的“神箭手”演习,很容易就突然酿成惨剧。所以,我真的不认为核武器扩散是一件好事,但这将很难避免,而我们只能希望速度能拖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