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特色词汇能突显本地文化 街访发现:中年人比年轻人熟悉

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用了不少本土词汇,但大家对这些词汇到底有多了解?
李显龙总理日前在国庆群众大会以华语发言时表示,近年来,许多人士和团体对本地华族语言、艺术和宗乡组织进行研究,反映我们对文化成果的自豪。例如,推广华语理事会推出的新加坡华语数据库,收录了本土特色的词汇。他还举例说明了几个本土词汇。
记者今天上街考一考公众,发现一些年轻人对于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词汇并不是很熟悉,有的甚至表示自己连听也没有听过;有的虽然听过但是也解释不出当中的含义。
据记者观察,不少年轻人不清楚“咖啡钱”和“红色炸弹”这类词汇,不知道新加坡人用这些词汇时背后的含义。
其中一名公众被问及知不知道“咖啡钱”指的是什么时说:“是不是用来买咖啡的钱?”
听起来似乎没有错,但它背后真正的原意是“贿赂”的意思。
本地人也常用“红色炸弹”来表示收到了结婚请帖,不过受访的国人似乎对于这个词汇非常陌生。只有一些中年人士了解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这个词汇。
还有一些词汇是大部分新加坡人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久而久之,国人就忘了正确的词汇了。
比如说,不少受访公众都不知道我们爱说的“冲凉”,在其他华人社会其实是用“洗澡”。而我们在宴席中喜欢说的“Yamsheng 饮胜”其实就是干杯的意思。
不过,仍然有一些受访公众对于这些本土词汇非常熟悉,而据观察,他们一般是中年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以华语为主要交流语言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