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特色詞彙能突顯本地文化 街訪發現:中年人比年輕人熟悉

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用了不少本土詞彙,但大家對這些詞彙到底有多了解?
李顯龍總理日前在國慶群眾大會以華語發言時表示,近年來,許多人士和團體對本地華族語言、藝術和宗鄉組織進行研究,反映我們對文化成果的自豪。例如,推廣華語理事會推出的新加坡華語資料庫,收錄了本土特色的詞彙。他還舉例說明了幾個本土詞彙。
記者今天上街考一考公眾,發現一些年輕人對於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詞彙並不是很熟悉,有的甚至表示自己連聽也沒有聽過;有的雖然聽過但是也解釋不出當中的含義。
據記者觀察,不少年輕人不清楚「咖啡錢」和「紅色炸彈」這類詞彙,不知道新加坡人用這些詞彙時背後的含義。
其中一名公眾被問及知不知道「咖啡錢」指的是什麼時說:「是不是用來買咖啡的錢?」
聽起來似乎沒有錯,但它背後真正的原意是「賄賂」的意思。
本地人也常用「紅色炸彈」來表示收到了結婚請帖,不過受訪的國人似乎對於這個詞彙非常陌生。只有一些中年人士了解能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使用這個詞彙。
還有一些詞彙是大部分新加坡人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久而久之,國人就忘了正確的詞彙了。
比如說,不少受訪公眾都不知道我們愛說的「沖涼」,在其他華人社會其實是用「洗澡」。而我們在宴席中喜歡說的「Yamsheng 飲勝」其實就是乾杯的意思。
不過,仍然有一些受訪公眾對於這些本土詞彙非常熟悉,而據觀察,他們一般是中年人,並且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以華語為主要交流語言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