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脚步匆匆,近年来,对于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世界的看法也不能够统一。
有些冷眼旁观,不置可否;有些全力打压,极度害怕被超越。

图源:sina
面对这一切,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在寻求生存和繁荣的同时,有着自己的一份担忧,也完全合情合理!
于是,他发声了!
前外交部长杨荣文: 新加坡要培养自己的华文精英!
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即将推出的新书名为“Musings”,冥想。
书中指出了他本人对新加坡华文教育的看法,并提出新加坡应该成立特选大学和特选理工学院培养自己的华文人才,减轻对外来华文人才的依赖。

图源:早报
他特别写明: “如果我们没有一群华文精英,就得依赖外来华文人才。
但是过度依赖外来华文人才是危险的,因为他们没有在新加坡长大的环境,也没有受到过相同的教育渲染,对新加坡社会更没有深刻的了解和同化。
只有先培养出以新加坡人为核心的华文精英,在这个基础上吸引外来人才,才是真正可行的。

但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华文精英,就很难这么做,因为这有可能会把新加坡社会带向错误的方向。”
杨荣文点名南洋理工大学和义安理工学院,建议让这两间学府率先转为“特选”学校。
他还建议,南洋理工大学转为特选大学时,恢复校名“南洋大学”,这将很好的解决历史问题,使新加坡从更有利的位置迎向未来。

以上图源:8 world
1955年在新加坡民办的南洋大学是东南亚的第一所华文大学。后来因新加坡语言政策的改变在1980年关闭,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
这件事,直到今天还让新加坡的老一辈华校生记忆犹新。
国父李光耀曾说过:新加坡只是一个弹丸之地,没有任何自然资源,连淡水都没有!

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在哭着宣布独立的那一刻,就下定决心要建立一个:在自由、正义基础上的民主、独立的主权国家,并在一个更公正、平等的社会里,谋求人民的安宁和幸福。
然而,想要做到这一切谈何容易!
新加坡在1960年代,世界正处于美苏冷战时代,新加坡在夹缝中求生存…

独特地理位置和经济上的新机遇,以及领导人独具慧眼的外交风采和政策,带领了整整一代新加坡人的奋发前进之路。
对于未来国际社会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中国崛起对新加坡的影响,新加坡也有自己的想法…

以上图源: bbc
杨谈论国际形势
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在讨论当前国际形势和新加坡的未来时的最新观点表态,就特别提到了中国崛起对新加坡的影响,也指出了新加坡应该如何做好准备。
他说道:“我们所有人都面临着同样的事实,中国的崛起将影响我们的一生,尤其是我们的孩子。”

“我们还应该预见到,在未来,汉语对未来将变得更加重要。”
新加坡得益于 多元文化融合的政策
在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来区分: 华人占了人口的74.2%,马来族占13.3%、印度裔占9.1%,欧亚裔/混血占3.4%。

新加坡也有4种官方语言: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新加坡居民的宗教信仰也呈现多元化。 新加坡独立之后,曾面临种族冲突的危机。
国父李光耀提出了不同阶层协同发展的“新加坡模式”,以“一个种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作为核心思想,并在学校教育中得以贯彻,培育出新一代的新加坡人。

以上图源:strait times
而这种做法有效避免了社会撕裂的风险。
杨荣文也认为,身为新加坡人就应该拥有这么一种强烈的认同感。
一个人可以是新加坡人,也可以是华人、马来人、穆斯林或基督徒。
One people, one nation, one Singap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