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你毕业时参加的毕业典礼是怎么样的?当时的心情又是如何?又或者是以学生以外的身份参加的毕业典礼?最近,就有网友讲述了自己今年参加三场大学毕业典礼的故事。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三场大学毕业典礼。经过两届线上或不确定的典礼,大家都很高兴聚在一起欢庆毕业这一人生的里程碑。
5月13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参加了耶鲁•国大学院(Yale-NUS College)的毕业典礼。自去年宣布停止招生后,属于该学院的毕业典礼以后就屈指可数了。
大概是美国佬的加持,耶鲁•国大学院的典礼和本地其它院校的有着细微差别。教育部长陈振声和教授们一起坐在台上,受到别人的致意,自己却自始至终未讲话。致辞的校外人士是应仪如教授,一位皈依了回教的女性华人科学家。从过去致辞的校外人士来看,学院寻找的是有着与众不同人生经历的行业翘楚。

耶鲁•国大学院毕业典礼现场

院长致辞 典礼结束时从空中飘出气球 7月20日在新加坡工业大学礼堂参加了TUM-Asia(慕尼黑工业大学亚洲校园)的毕业典礼。亚洲校园的科系不多,一个晚上就办完了全校的典礼。但这家老牌工业大学在新加坡辛勤耕耘,今年TUM-Asia已经庆祝20周年了。
和本地院校最大的区别在于播放新加坡和德国两首国歌,全体起立的时间长。很自然的,学生以外国人为主,来自印度、中国的似乎占多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世界各地的都有。

TUM前校长、TUM-Asia学术总监致辞

德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科技参赞致辞 7月22日参加了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媒与信息学院的毕业典礼。因为只有校长和毕业生致辞,观众对台上坐的学院领导和教授们一无所知。
有一个节目在三场典礼中都有且都收到最多掌声、叫声的是毕业生代表致辞。苦读数年,酸甜苦辣已成过去,而前途光明或坎坷,唯有时间才能告知。

播放国歌时全体起立

南洋理工大学校长线上致辞

典礼结束后学子们齐聚合影 这两天我正好在看新出炉的《怎么办!》脱口秀毕业专场。各位演员和嘉宾调侃自己的经历和社会现象,也在笑声中给毕业生们诸多建议。唯有鲁豫的建议是给有话语权的人: 要有耐心,没有耐心就给工作,给不了工作就安静。
这话也适应于父母。看着孩子们要独自闯社会了,欣慰的同时免不了失落、担心、烦恼,恨不得将自己的人生智慧用内力直接注入孩子体内。但时过境迁,过去的智慧不一定适合将来。一个人的抉择也取决于当时的天时地利以及自己的追求、性格和人生感悟。
所以欣慰与失落之余,父母最好是多聆听,耐心、安静地关注著孩子自己成长。 (图文来自新加坡眼APP网友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