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永久居民,本科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坡县生活15年,带你了解真实有趣的新加坡!

自2009年新加坡政府收紧外来移民框架后,新加坡公民和PR的数量增长在经历了大幅下降后,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
不过随着疫情后各国出入境政策的放松,不管是公民还是PR,去年的获批数量都略有上升。

图源:法新社 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在通报了今年移民数据后,更是重磅透露了,审核公民和PR申请时,政府到底会着重考虑哪些因素。 你是不是也在为移民问题而苦恼呢,那就快来跟万事通一起,看看到底怎么样才能通过申请吧!
01 2.31万人获得公民 3.4万人成为PR 新加坡去年获批人数略增
2022年约2万3100人获得新加坡公民权,另有约3万4500人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
这是英兰妮在最近答复议员询问时透露的数据。对比此前数据不难看出,去年获取移民身份的人数比新冠疫情前略有增长。

英兰妮(资料图)
2021年,有2万1537人获得新加坡公民身份,3万3400人获得PR身份。
在去年获得公民权的2万3100人当中,约有1300人是新加坡人在海外所生的孩子。而这一数据在前年约为1292人。

数据来源:移民与关卡局、财政部
获公民和PR身份的人比此前略有增多,是因为新加坡政府为增加国内人口,开始悄悄放松审批尺度了吗?
这个还真不是。
真正原因是这样的。疫情期间,各国包括新加坡的旅游限制和安全管理措施,导致一部分在2020年和2021年就获批准成为公民和PR的人,没有办法完成须当面进行的批准程序。

这部分人的最终申请都延后到了去年。这就导致去年的获批人数比此前略微有所增加。 另外,在疫情期间,新加坡采取了系列措施减缓了2020年授予公民身份或永久居留权的程序,如今放开,申请人数呈小规模爆发。
02 如何提高申请通过率 联系紧密、贡献大、生活时间久 将提高申请通过几率
那么在新加坡,到底什么样的人更容易通过申请呢?
英兰妮特意强调了,新加坡政府在审核公民和永久居民权申请时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
申请者与新加坡的联系、经济贡献、学历、家庭结构、年龄 他们在新加坡生活了多久

由此不难看出,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申请及遴选标准则主要根据他们是否把新加坡当作家园,以及能否融入和对新加坡做出贡献。
作出贡献其实不光是指高收入,可以是家里有小孩能够为新加坡的人口作出贡献,可以是冷门行业人才能够为新加坡未来发展作出贡献,可以是热爱公益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

通过此前新加坡发布的一些政策及人口简报,大队长总结出了那些容易获批的申请的共同点:
第一:年龄主要分布在21岁到30岁(37.1%),其次是31岁-40岁(31.2%)。
第二:接受本地教育越早、越长,越容易拿到新加坡PR身份。例如,在本地读到中学以上的学生拿到PR的比例占到了84.3%。

结合早前人力部透露,PR申请者主要考量的几大因素和优势:
审核PR考量因素
★ 申请者的年龄;
★ 家庭背景;
★ 对新加坡经济的贡献;
★ 融入本地社会;
★ 有意在新加坡落地生根;
★ 认同新加坡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人
很显然,目前新加坡对新移民的画像,更倾向于年轻、有生育能力、高学历以及重点行业的人才。
另外,也有朋友发现,符合高学历、重点行业的单身人士申请永久居民容易获批;两口子都拿工作准证,但双高薪,同时也满足重点行业,也很受移民局的青睐。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高收入群体依然会被拒的原因。找到自己的优势就有可能成为申请PR的突破口。
03 新加坡仍然面对人口压力
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
2022年,新加坡的居民整体生育率只有1.05,再创历史新低。 虽然这其中有去年是虎年,华族传统上比较少生育的原因,但主要原因仍是新加坡更多的年轻人选择晚婚、晚育,或者是在结婚后选择生较少的孩子。

新生娃少了,但是老年人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新加坡居民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如今已经超过83岁,妥妥的长寿之国了!但同时也给新加坡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去年发布的人口简报预计,到2030年,约有四分之一的新加坡公民是65岁及以上。
这给新加坡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随着劳动力的减少,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受到挑战。而且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将同时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双重压力。
04 新加坡政府很着急:催生和引进人才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新加坡政府出手了!
首先是“催生”,不但总理李显龙亲自出来喊话,刚通过的2023年的财政预算案,也准备了“催生大礼包”,给钱、给假还给购房优惠
但生育率这事,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新加坡还有各种计划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参与建设新加坡。
如“全球投资计划”。据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透露,2020年至2022年间,有约200名海外投资家通过全球投资计划,申请成为了新加坡永久居民。

而从2011年到2020年,这个计划给新加坡带来了超过54亿6000万元的直接投资,并创造了超过2万4000份工作岗位。
当然,能通过这一计划的投资家不到新加坡每年批准的PR人数的1%,成为公民的更少。
05 成功申请PR的必备法则
如果你想要申请准证、申请新加坡身份,大队长作为一个很早就拿到PR又因为疫情续签PR折腾大一圈并成功续签的过来人,之后也会专门出几篇申请PR和续签的必备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