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永久居民,本科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坡縣生活15年,帶你了解真實有趣的新加坡!

自2009年新加坡政府收緊外來移民框架後,新加坡公民和PR的數量增長在經歷了大幅下降後,一直處於一個比較平穩的水平。
不過隨著疫情後各國出入境政策的放鬆,不管是公民還是PR,去年的獲批數量都略有上升。

圖源:法新社 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在通報了今年移民數據後,更是重磅透露了,審核公民和PR申請時,政府到底會著重考慮哪些因素。 你是不是也在為移民問題而苦惱呢,那就快來跟萬事通一起,看看到底怎麼樣才能通過申請吧!
01 2.31萬人獲得公民 3.4萬人成為PR 新加坡去年獲批人數略增
2022年約2萬3100人獲得新加坡公民權,另有約3萬4500人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
這是英蘭妮在最近答覆議員詢問時透露的數據。對比此前數據不難看出,去年獲取移民身份的人數比新冠疫情前略有增長。

英蘭妮(資料圖)
2021年,有2萬1537人獲得新加坡公民身份,3萬3400人獲得PR身份。
在去年獲得公民權的2萬3100人當中,約有1300人是新加坡人在海外所生的孩子。而這一數據在前年約為1292人。

數據來源:移民與關卡局、財政部
獲公民和PR身份的人比此前略有增多,是因為新加坡政府為增加國內人口,開始悄悄放鬆審批尺度了嗎?
這個還真不是。
真正原因是這樣的。疫情期間,各國包括新加坡的旅遊限制和安全管理措施,導致一部分在2020年和2021年就獲批准成為公民和PR的人,沒有辦法完成須當面進行的批准程序。

這部分人的最終申請都延後到了去年。這就導致去年的獲批人數比此前略微有所增加。 另外,在疫情期間,新加坡採取了系列措施減緩了2020年授予公民身份或永久居留權的程序,如今放開,申請人數呈小規模爆發。
02 如何提高申請通過率 聯繫緊密、貢獻大、生活時間久 將提高申請通過幾率
那麼在新加坡,到底什麼樣的人更容易通過申請呢?
英蘭妮特意強調了,新加坡政府在審核公民和永久居民權申請時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包括:
申請者與新加坡的聯繫、經濟貢獻、學歷、家庭結構、年齡 他們在新加坡生活了多久

由此不難看出,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申請及遴選標準則主要根據他們是否把新加坡當作家園,以及能否融入和對新加坡做出貢獻。
作出貢獻其實不光是指高收入,可以是家裡有小孩能夠為新加坡的人口作出貢獻,可以是冷門行業人才能夠為新加坡未來發展作出貢獻,可以是熱愛公益能夠為社會作出貢獻。

通過此前新加坡發布的一些政策及人口簡報,大隊長總結出了那些容易獲批的申請的共同點:
第一:年齡主要分布在21歲到30歲(37.1%),其次是31歲-40歲(31.2%)。
第二:接受本地教育越早、越長,越容易拿到新加坡PR身份。例如,在本地讀到中學以上的學生拿到PR的比例占到了84.3%。

結合早前人力部透露,PR申請者主要考量的幾大因素和優勢:
審核PR考量因素
★ 申請者的年齡;
★ 家庭背景;
★ 對新加坡經濟的貢獻;
★ 融入本地社會;
★ 有意在新加坡落地生根;
★ 認同新加坡生活方式、價值觀和社會規範的人
很顯然,目前新加坡對新移民的畫像,更傾向於年輕、有生育能力、高學歷以及重點行業的人才。
另外,也有朋友發現,符合高學歷、重點行業的單身人士申請永久居民容易獲批;兩口子都拿工作準證,但雙高薪,同時也滿足重點行業,也很受移民局的青睞。

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高收入群體依然會被拒的原因。找到自己的優勢就有可能成為申請PR的突破口。
03 新加坡仍然面對人口壓力
少子化與老齡化並存
2022年,新加坡的居民整體生育率只有1.05,再創歷史新低。 雖然這其中有去年是虎年,華族傳統上比較少生育的原因,但主要原因仍是新加坡更多的年輕人選擇晚婚、晚育,或者是在結婚後選擇生較少的孩子。

新生娃少了,但是老年人的數量卻在不斷增加。新加坡居民的預期壽命越來越長,如今已經超過83歲,妥妥的長壽之國了!但同時也給新加坡帶來了人口老齡化的挑戰。

去年發布的人口簡報預計,到2030年,約有四分之一的新加坡公民是65歲及以上。
這給新加坡帶來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隨著勞動力的減少,新加坡的經濟增長速度將受到挑戰。而且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人將同時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雙重壓力。
04 新加坡政府很著急:催生和引進人才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新加坡政府出手了!
首先是「催生」,不但總理李顯龍親自出來喊話,剛通過的2023年的財政預算案,也準備了「催生大禮包」,給錢、給假還給購房優惠
但生育率這事,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新加坡還有各種計劃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參與建設新加坡。
如「全球投資計劃」。據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透露,2020年至2022年間,有約200名海外投資家通過全球投資計劃,申請成為了新加坡永久居民。

而從2011年到2020年,這個計劃給新加坡帶來了超過54億6000萬元的直接投資,並創造了超過2萬4000份工作崗位。
當然,能通過這一計劃的投資家不到新加坡每年批准的PR人數的1%,成為公民的更少。
05 成功申請PR的必備法則
如果你想要申請准證、申請新加坡身份,大隊長作為一個很早就拿到PR又因為疫情續簽PR折騰大一圈並成功續簽的過來人,之後也會專門出幾篇申請PR和續簽的必備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