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商海

2020年02月14日   •   9747次阅读

新加坡,马来半岛最南端的弹丸之地,却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花园城市”。作为全球人口密度排名第二高的国家,新加坡人口密度高达7796人/平方公里,是北京的6倍,与“宇宙中心五道口”所在的海淀区基本持平。

北京“首堵”的故事想必国人都耳熟能详,而只有北京市总面积4.4%的新加坡却没有这种大城市的通病。它是如何做到的?这一切都要从一位叫做刘太格的城市规划师讲起……

出身书香门第,从小书画兼修。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专业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立即前往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城市规划硕士。毕业后顺利进入纽约的贝聿铭事务所,正式开启规划师之路。1969年,刘太格学成归来返回新加坡。他受建屋发展局(HDB)局长的邀请协助建国,在建屋局成立研究小组,负责政府组屋的整体规划。

刘太格第一个影响新加坡的重要决策,就是将西方“卫星镇”的设计理念引入组屋,为其规划完整的社区场景。他设定了一套新加坡标准,将总人口拆分成100万-150万的中等团体。每个百万人口的片区,都由若干个25-30万人规模的卫星镇组成。

狮城DNA | 新加坡如何做到“居者有其屋”一文中我们曾介绍过,在新加坡,社区商业中心、电影院、图书馆、养老院、医疗诊所、体育场馆、食阁、办公楼、学校、交通枢纽等公共设施与组屋比邻而建。居民无需走远,5-10分钟的步行范围内可解决各种生活需求。

这样功能高度齐全的组屋“卫星镇”,使居民生活最大程度的实现了本地化。在自成一体、合理分布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远程移动,大大降低了中心地带和特定区域的压力。

随着卫星镇生态的建立,刘太格将开发思路逐步提升到整体规划的高度,借此重构城市。1979年,刘太格上任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局长。10年后,新加坡规划部与国家发展部的研究数据中心合并,组成新加坡城市重建局,刘太格被任命为局长兼总规划师。

刘太格倡导每个城市都应做一个长期的、整体性的规划。他常用火鸡和大鹏鸟做比喻:“如果一个城市,50年后会长成一只大鹏鸟,应该提早把整个大鹏鸟画出来,让它慢慢长大。如果只做短期规划,相当于画了50只火鸡,综合起来像,却并不是真的大鹏鸟。”

因此,1991年刘太格就为新加坡制定了100年的城市发展规划。这样一来,整体规划不需要大幅度更改,只需配合短期动态调整。大方向敲定后,基础设施随之配套建设,在参考过分级的规划后可避免乱投资现象发生。

人口、密度和规模,是城市规划前期的三件要事。首先预测人口,再根据城市定位选择适宜的人口密度,二者相除得出大致城市规模。扣除生态红线后,就是城市开发的边界。

刘太格多次公开强调要重视人口预测。他用“碗与饭”来形容城市和人的关系:饭少了就多添菜,好比实际人口低于预测值,可以利用多出的空间安排设施;若是饭多了满出碗来(人口过多),就会引发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社会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新加坡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刘太格在规划高密度建筑时,以囯际象棋棋盘的设计作为参考。黑色格子代表高密度的住宅或写字楼,白色格子代表公园、广场及商业中心。以棋盘黑白相间为原则,这样规划的城市景观不会显得压抑和密集。钢筋水泥的建筑错落有致,公园广场成为点缀。人们穿行其中,绿地与天空交相呼应。

对于人们把他称作“规划之父”,刘太格觉得有些言之过甚。他谦虚地表示,新加坡在城市建设方面之所以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因为有领导人的远见及注重远期规划。的确,李光耀在其中功不可没。城市规划需要合理化的领导决策,讲究大系统引导小系统,做到多规合一,这几点缺一不可。

现任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的刘太格,近些年也将他的城市规划理念带到中国。他先后受聘成为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云南省等多个省市的规划顾问,参与了我国40多个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并在福州、广州、重庆、珠海、桂林等地留有得意之作。2008年,他还应邀担任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评审委员会主席。

在往返于中国和新加坡的十余年间,刘太格已然了解中国在城建方面的弱点和痛点。值得欣慰的是,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也意识到了问题,且有意愿改善,刘太格表示这“原则上是好事”。但他也指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的背景下,规划一定要防止“千城一面”的情况出现。

“要尊重软环境,即自然山水;要保护古迹;要尊重各地居民以及地貌特点”,是刘太格提出的保留城市特色的建议。他认为在规划前要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不要为了所谓的城市改造去牺牲居民的幸福感。正如他在规划新加坡的过程中对文物和老房子的保护,这些具有历史沉淀的建筑展示了新加坡的历史和进步,为城市增添了鲜明的特色。

当谈到新加坡和中国城市规划的不同,刘太格用做饭来形容:“中国城市规划像是西餐式做法,一堆马铃薯、一堆菜、一堆肉,提倡的是功能分区。我的做法是炒饭,马铃薯、菜和肉都切小,我把新加坡炒成一碟饭,一个综合性功能的环境。”孰高孰下,不做过多评判,人在城市中的生活质量能真正说明问题。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918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8892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8721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721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840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