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仍处于变动中,贸易摩擦与供需调整交织,让就业市场充满挑战。然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也意味着新机会的出现。
新加坡2025年第一季度的劳动市场数据显示,就业环境虽有放缓,但仍保持韧性,尤其是目前约8.11万个空缺岗位正等待有能力的人才填补。
对希望通过EP就业准证,来到新加坡的专业人士而言,这正是跨出新一步的黄金时机。

一、新加坡发布一季度就业数据,洞察趋势与机会
1、就业增速放缓,是调整而非衰退
6月27日,新加坡人力部公布2025年一季度劳动报告。数据显示,总就业人口达374.7万(不含外籍帮佣),实际增长仅约2400人,远低于上一季度的7700人,环比减少约5300人,增速显著回落。
这并非市场崩塌,而是企业在全球经济不明朗之下暂停扩张、谨慎招聘的表现。
与此同时,失业率略有上升:
整体失业从1.9%升至2.0%,居民失业从2.8%增至2.9%,公民失业也升至3.1%,长期失业率从0.8%增至0.9%。这提醒我们,即使形势放缓,采取支持与转型措施仍非常必要。

图/来源于于MOM,联合早报
2、职位空缺达8.11万,释放机会信号
尽管人才增速减缓,但3月的职位空缺达到8.11万个,岗位与求职者比例为1:1.64。尤其是在医疗、社会服务、金融保险、资讯通信等领域,大量岗位空缺等待填补。
这不仅为本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也为拥有专业技能和国际经验的EP申请者敞开了大门。

图/来源于于MOM,联合早报
3、裁员下降,再就业率提升
首季共有3590人被裁,略低于上一季度(3680人);短期减工则从660人小幅降至570人。而被裁员工的再就业率提升,失业者中重新回到岗位的比例从58.1%增至60.6%,体现市场的稳健韧性。

图/来源于于MOM,联合早报
4、官方与企业携手,助力人才发展
为应对就业放缓趋势,人力部长陈诗龙宣布设立“经济韧性工作小组”,未来将推出毕业生实习、职业培训等辅助措施。
同时呼吁企业合理利用人力配套资源,助力员工技能提升、供应链布局优化等。

二、人力部夏季招聘与薪资规划:稳中求进
1、企业招聘意向回升,态度依然谨慎
新加坡人力部在4月及5月对约8000家企业调研,发现今年第三季度仅约42.2%的企业有招聘计划,略高于此前第二季度调查的40.5%,但整体招聘需求趋势仍趋缓。
增速主要由专业服务及金融领域支撑,而制造业、零售、旅游等行业招聘计划普遍缺乏信心。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2、加薪计划平稳,成本控制为主
薪资方面,打算在第三季度加薪的企业占21.2%,较上一季度(21.7%)略降。这一趋势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关于“经济疲软可能拖慢人力需求及工资增速”的预测相吻合。
整体来看,企业在招聘与薪酬政策上更趋谨慎,维持原有团队的稳定性显然优先于扩张。
3、以培训为核心,提升组织绩效
在经济环境不明朗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开始转向灵活调整策略,通过培训、内部轮岗等方式,提升现有员工能力与生产力。
人力部与多方组织合作,如职总设立就业保障联盟理事会,旨在帮助员工明确目标、拓展培训路径、完善求职技能,从而提升岗位匹配机会。
总体而言,第三季度企业招聘“保增不求快”,薪资增幅将维持温和,加之政府与工会协同推进劳动力提升计划,未来人力市场应有更具弹性的应对策略。

图/来源于联合早报

三、抢抓EP黄金期:8万个岗位空缺,是你的机会
1、技术型EP申请优势凸显
即将发放或持有EP的专业人士,应积极抓住当前空缺高峰期。EP申请条件包括:非金融行业需月薪至少S$5,600,金融行业则需S$6,200;同时需通过COMPASS评分系统。
当前8万空缺中,医疗、信息技术、金融和专业服务岗位尤为抢手,为符合薪资与评分标准的申请者提供了绝佳机会。

图/来源于MOM
2、流程时长适中,EP仍是“快速通道”
EP申请线上提交通常3~4周可获原则批准(IPA),即便全面流程包括公司成立、银行开户等,最快4周,长则16周。
在空缺高企的当下,赶在下一轮薪资门槛大幅调整前提交申请尤为关键。

图/来源于MOM
3、EP是通向长期发展与PR的重要桥梁
持有EP满两年后即可申请PR,且EP持有者可为家人申请DP或LTVP签证。这不仅是职业发展的跳板,更是长期家庭安居新加坡的先行筹码。
4、强化准备策略,提升申请成功率
定位对口岗位:优先考虑医疗、IT、金融等职缺集中领域;
强化COMPASS评分:增加学历、工作经验、多元团队结构等加分项;
明确薪资与角色匹配:金融非金融月薪分别达到或超标;
自雇与创业EP机会:若你计划在新加坡注册公司、自雇,EP依旧适用,且最快4~6个月即获批。

图/来源于MOM,联合早报
【结语】把握机会,申请EP正当时
虽然2025年第一季度就业增幅放缓、失业率略有上升,但8万个岗位空缺释出的需求信号,让有志赴新加坡就业或创业的专业人才看到了新机遇。新加坡通过强化就业转型、培训支持与灵活用工策略,让市场在动荡中保持韧性。
对EP与PR申请者来说,当前是最适合出手之时:
空缺高、政策稳、流程可控。只要明确目标领域、提升申请准备,EP不仅是就业通道,更是融入新加坡社会、发展长期路径的关键选择。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提供清晰方向,助你抓住新加坡就业黄金期,开启个人突破与成长的新篇章。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新加坡MOM,ICA,联合早报,综合公开新闻报道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