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季度就業放緩,但有8萬個崗位空缺為你打開EP夢想大門

2025年07月09日   •   684次閱讀

2025年上半年,全球經濟仍處於變動中,貿易摩擦與供需調整交織,讓就業市場充滿挑戰。然而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也意味著新機會的出現。

新加坡2025年第一季度的勞動市場數據顯示,就業環境雖有放緩,但仍保持韌性,尤其是目前約8.11萬個空缺崗位正等待有能力的人才填補。

對希望通過EP就業准證,來到新加坡的專業人士而言,這正是跨出新一步的黃金時機。

一、新加坡發布一季度就業數據,洞察趨勢與機會

1、就業增速放緩,是調整而非衰退

6月27日,新加坡人力部公布2025年一季度勞動報告。數據顯示,總就業人口達374.7萬(不含外籍幫傭),實際增長僅約2400人,遠低於上一季度的7700人,環比減少約5300人,增速顯著回落。

這並非市場崩塌,而是企業在全球經濟不明朗之下暫停擴張、謹慎招聘的表現。

與此同時,失業率略有上升:

整體失業從1.9%升至2.0%,居民失業從2.8%增至2.9%,公民失業也升至3.1%,長期失業率從0.8%增至0.9%。這提醒我們,即使形勢放緩,採取支持與轉型措施仍非常必要。

圖/來源於於MOM,聯合早報

2、職位空缺達8.11萬,釋放機會信號

儘管人才增速減緩,但3月的職位空缺達到8.11萬個,崗位與求職者比例為1:1.64。尤其是在醫療、社會服務、金融保險、資訊通信等領域,大量崗位空缺等待填補。

這不僅為本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也為擁有專業技能和國際經驗的EP申請者敞開了大門。

圖/來源於於MOM,聯合早報

3、裁員下降,再就業率提升

首季共有3590人被裁,略低於上一季度(3680人);短期減工則從660人小幅降至570人。而被裁員工的再就業率提升,失業者中重新回到崗位的比例從58.1%增至60.6%,體現市場的穩健韌性。

圖/來源於於MOM,聯合早報

4、官方與企業攜手,助力人才發展

為應對就業放緩趨勢,人力部長陳詩龍宣布設立「經濟韌性工作小組」,未來將推出畢業生實習、職業培訓等輔助措施。

同時呼籲企業合理利用人力配套資源,助力員工技能提升、供應鏈布局優化等。

二、人力部夏季招聘與薪資規劃:穩中求進

1、企業招聘意向回升,態度依然謹慎

新加坡人力部在4月及5月對約8000家企業調研,發現今年第三季度僅約42.2%的企業有招聘計劃,略高於此前第二季度調查的40.5%,但整體招聘需求趨勢仍趨緩。

增速主要由專業服務及金融領域支撐,而製造業、零售、旅遊等行業招聘計劃普遍缺乏信心。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2、加薪計劃平穩,成本控制為主

薪資方面,打算在第三季度加薪的企業占21.2%,較上一季度(21.7%)略降。這一趨勢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關於「經濟疲軟可能拖慢人力需求及工資增速」的預測相吻合。

整體來看,企業在招聘與薪酬政策上更趨謹慎,維持原有團隊的穩定性顯然優先於擴張。

3、以培訓為核心,提升組織績效

在經濟環境不明朗的背景下,許多企業開始轉向靈活調整策略,通過培訓、內部輪崗等方式,提升現有員工能力與生產力。

人力部與多方組織合作,如職總設立就業保障聯盟理事會,旨在幫助員工明確目標、拓展培訓路徑、完善求職技能,從而提升崗位匹配機會。

總體而言,第三季度企業招聘「保增不求快」,薪資增幅將維持溫和,加之政府與工會協同推進勞動力提升計劃,未來人力市場應有更具彈性的應對策略。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三、搶抓EP黃金期:8萬個崗位空缺,是你的機會

1、技術型EP申請優勢凸顯

即將發放或持有EP的專業人士,應積極抓住當前空缺高峰期。EP申請條件包括:非金融行業需月薪至少S$5,600,金融行業則需S$6,200;同時需通過COMPASS評分系統。

當前8萬空缺中,醫療、信息技術、金融和專業服務崗位尤為搶手,為符合薪資與評分標準的申請者提供了絕佳機會。

圖/來源於MOM

2、流程時長適中,EP仍是「快速通道」

EP申請線上提交通常3~4周可獲原則批准(IPA),即便全面流程包括公司成立、銀行開戶等,最快4周,長則16周。

在空缺高企的當下,趕在下一輪薪資門檻大幅調整前提交申請尤為關鍵。

圖/來源於MOM

3、EP是通向長期發展與PR的重要橋樑

持有EP滿兩年後即可申請PR,且EP持有者可為家人申請DP或LTVP簽證。這不僅是職業發展的跳板,更是長期家庭安居新加坡的先行籌碼。

4、強化準備策略,提升申請成功率

定位對口崗位:優先考慮醫療、IT、金融等職缺集中領域;

強化COMPASS評分:增加學歷、工作經驗、多元團隊結構等加分項;

明確薪資與角色匹配:金融非金融月薪分別達到或超標;

自雇與創業EP機會:若你計劃在新加坡註冊公司、自雇,EP依舊適用,且最快4~6個月即獲批。

圖/來源於MOM,聯合早報

【結語】把握機會,申請EP正當時

雖然2025年第一季度就業增幅放緩、失業率略有上升,但8萬個崗位空缺釋出的需求信號,讓有志赴新加坡就業或創業的專業人才看到了新機遇。新加坡通過強化就業轉型、培訓支持與靈活用工策略,讓市場在動盪中保持韌性。

對EP與PR申請者來說,當前是最適合出手之時:

空缺高、政策穩、流程可控。只要明確目標領域、提升申請準備,EP不僅是就業通道,更是融入新加坡社會、發展長期路徑的關鍵選擇。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提供清晰方向,助你抓住新加坡就業黃金期,開啟個人突破與成長的新篇章。

註:參考資料來源於新加坡MOM,ICA,聯合早報,綜合公開新聞報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