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就业市场一向比较复杂多变,不管是经济还是政策层面都会对各阶层的就业产生影响。
非居民就业率增加
人力部预测,非居民就业率将继续以强劲的速度增长,达到冠病疫情前的水平,这将缓解劳动力市场紧绷的问题。
这是因为新加坡防疫限制放宽,受疫情冲击的行业也开始复苏。有鉴于居民失业率较低,居民就业率的增长速度可能放缓。

但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外在需求前景有所减弱。此外,俄乌冲突、通胀压力、区域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冠病疫情等不利因素可能影响未来的劳动力需求。因此,各个行业的劳动力市场前景不一。
其中,在航空搭客和国际访客人数增加的带动下,旅游业和航空相关领域的复苏步伐预计将持续强劲。随着国内和边境限制放宽,餐饮业等面向消费者的行业的需求也会保持强劲。
有鉴于航班和乘客量会在年底大增,当局计划再聘请3500到4000名员工加入航空领域,以满足需求。

新加坡第四搭客大厦已经开放,樟宜机场乘客量已恢复到冠病疫情前约58%的水平,预计,这个比率会在今年年底旅游高峰时,进一步攀升到80%。
截至去年底,本地航空业共有2万5千人,今年上半年也聘请了约4000人。当局希望能再增加人手,并确保新聘人员接受培训,确保运作符合要求。这意味着,航空领域的劳动队伍同去年底相比将增加约三分之一。
在全球经济逆风的影响下,金融及保险服务等受外在因素影响的行业,预计增幅将放缓。

为确保企业可持续增长并保持韧性,人力部鼓励企业推进转型,提高生产力和确保非居民劳动队伍保持多元。
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本地劳动力市场在今年第二季度持续复苏,整体就业率几乎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人力部今早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整体就业率达到2019年12月份的99.5%。居民就业率也持续攀升,6月份的就业率比疫情前高出4.2%。
随着边境管控措施在4月份放宽后,非居民就业率显著上升,但仍比疫情前少了一成。

此外,失业率持续维持在低水平,整体失业率为2.1%。居民长期失业率的情况也有所好转,达0.7%,和疫情前的平均水平相等。
裁员的情况也下跌到新低,只有990人被裁退。由于更多企业已经招聘到人手,职位空缺略微减少到12万6100个。
此外,企业上个季度的招聘率从2.5%上升到2.6%,增幅最大的是住宿和航空领域,而面向消费者和旅游相关领域的招聘也有所增加。
灵活就业
就业市场恢复,本地的就业方式在疫情后也有了变化,比如说最近备受推崇的4天工作制。
灵活就业虽好,但四天工作制未必适合所有雇主和员工,因此应该对此采取灵活的心态。
四天工作制是灵活工作安排的其中一个方式,而当局与劳资政伙伴强力鼓励雇主和员工对任何灵活工作安排持开放态度,并采纳最符合业务和员工需求的模式。

人力部表示其他国家试行四天工作制后,反应不一,他们主要担心的是生产力、成本和员工福祉受影响。
颜晓芳也说,一些个案显示,四天制提升了生产力,但这取决于领域和职位。比如,一些企业因为员工减少工作时间,而必须聘请更多员工来替补。
此外,员工也担心工资会减少,以及为了完成工作而必须加班导致承受更多压力,所以4天工作制能否在本地顺利实施还是一个未知数。
工作准证政策
影响就业另一个因素是本地的工作准证政策,今年政策多方面调整,推出了5年的高科技人才准证,新的海外专才准证对新型领域和中小企业将有帮助。
简称ONE Pass的顶级专才准证将让高收入和高阶人才能在还没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在我国居留。不过,顶级专才准证申请者必须证明他们去年的固定月薪达到至少3万元,或在科学和科技、文化艺术、研究和学术,或者体育方面有杰出的成就。
调整政策有助缓解请人难的问题,其中就业准证处理时间缩短,将让制造商能尽快将人才确定下来。新海外专才准证则能吸引更多专才,对新能源和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有帮助。

跨国公司、大公司才能够聘请的这种专业人士,现在因为专业人士不需要被一家公司绑定,他可以选择对几家中小型企业服务,或者对一个行业做咨询的服务等等,所以对一些尤其是新型的行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新准证让专才有时间找工作,提供一定保障。
